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金三角1951 > 第78章 规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江回程经过孟洋土司山寨时,没想到孟洋土司等在路上拜会他。

朱江已经几次经过孟洋土司山寨,但从来没有见过孟洋土司,也没有和他打过交道。

孟洋土司满脸皱纹,看起来年纪很大,但不能确定具体岁数。

双方互相行合十礼。

经过交谈,原来孟洋土司被政府军单独告知,要在他的土司辖区实现戒严。

孟洋土司正在惶恐不安的时候,遇到从霍班土司返回的其他土司,从其他土司口中了解到霍班协议的内容,就决定也向朱江求助。

“好说,只要您同意,就在这个协议上签字画押,和其他土司一样,我们以后就是自己人了。”

朱江把带在身上的协议取出来,给孟洋土司宣读一遍。

土司早就知道协议内容,二话不说就签字了。

这样,朱江又收获一个土司山寨加盟。

数日后,朱江回到青龙山。

当天晚上,召集自卫队几个负责人开会。

先了解青龙山的情况。

新兵的训练已经有一定成果,队员们已经初步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

陆续又来了一些青年加入自卫队,这其中很有一些是傣族人,目前整个新兵人数已达超过四百。

也就是说整个自卫队人数超过七百人。

再招人,武器都不够了。

朱江不想自卫队使用缴获土匪的那些破烂货,这些东西他以后要用来武装霍班的土司兵,以后孟甘管理区也要成立民兵自卫队,让当地百姓武装起来,自己维持治安。

自卫队必须集中起来,一是要护商,二是要应付随时可能与政府军发生的冲突。

孟甘的情况。

唐林说,老百姓很听话。土司没有了,对老百姓没有任何影响。

土司并不是精神领袖,只是一个统治者,对老百姓来说,谁是统治者,都是一样。都不过是交税和服役。

“那就把大部分人撤回来,留下几个科室的工作人员和一个小队的队员维持治安。”

大家都同意。

再就是部队的编制。

人数增加了,需要重新编制。

朱江的设想是,部队最终的基本单位是旅,一个旅三个团,一个团三个营,一个营三个连,连下面设班排,这样,一个连一百人左右,一个营三百多人,一个团一千人左右,一个旅三千多人。

部队最终设置多少个旅,现在无法确定,要看部队的发展状况和需要。

部队的编制,就只能根据实时的人数情况确定。

现在人员总数达到七百多,不足一个团,但可以先按团级进行编排。

现有的三个中队,各增加一百多人,中队改为营,下辖两个连,三个中队长为营长,手下士兵以连为单位扩张,扩张到九个连,升级为团,扩张到二十七个连,升级为旅。

朱江提出上述设想,大家都没有意见,因为这个设想简直就是量身定制的,就是假设部队人数有序增加,最终形成三个旅,现在的三个中队长依次升级为旅长。

但朱江强调,这只是暂时的计划,但计划从来都赶不上变化,到时候还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每个人都必须无条件服从队伍的安排。

朱江知道,明年国民党军队大撤军,会有很大一部分不愿意去台湾,这其中又有很多是掸邦本地人,到时候就是招兵买马,扩张队伍的最佳时候。那里面说不定有得力干将。所以,朱江现在必须得把话说明。

每个人都表态,坚决服从部队的安排。

就这样,自卫队的三个中队变为三个营,营长分别是马奎、唐林和赵治进,每个营下面两个连。连长人选由各营自行决定,然后报大队登记。

自卫队的首领,暂时还是叫大队长,以后人数增加了,将改称为司令。

部队编制商量完毕,大家继续讨论下一步的计划。

现在部队护商已经有一定经验,以后需要的是稳定。

朱江提出一个设想,在腊戍至景栋之间,设立几个押运站,安排队员长期值守,值守士兵实行轮值制度。初步设想在腊戍、霍班和孟卡三地,设立押运站。

这样,押运士兵只需将烟土押运至下一个押运站即可返回。这样的安排,会使得押运效率和安全都大幅提升。

大家都表示同意。

首批押运站由马奎负责。初步设想,腊戍押运站长期驻守二十人即可,霍班和孟卡押运站各驻守五十人 。

一致决定,押运站的建设立即启动。

腊戍押运站,就建在杨家马帮附近,由杨国昌出面协助购买一块场地,就在当地建房。

这也算是在腊戍扎下一个钉子,为以后进入腊戍做准备。

霍班是朱江的地盘,到时候叫玉罕安排就行。

孟卡则人生地不熟,需要提前去熟悉环境,找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

尽管现在即将进入雨季,但朱江最近了解到,掸邦高原的雨季不同于热带雨林,虽然雨季历时五个月之久,但并不是阴雨连绵。降雨多是以暴雨形式出现,即使雨量最多的六至八月,也是一阵暴雨之后天即放晴,阴天都很少。这与想象中的雨季有很大差别。

这样的气候意味着雨季并不是完全不能出门,而且,押运站的建立,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为马帮提供帮助,或许还可以根据情况,多设几个临时押运站。

安排完毕,朱江还提出一个事情。

这事本就是朱江之前的计划,只是被突发的事情耽搁了。

朱江决定,亲自带队,走东枝这条线路,运送从孟甘土司那里得来的烟土到大其力,卖掉烟土后采购武器弹药。

朱江决定这次带唐林出门押运,三个营长目前只有唐林没有押运经验,也需要锻炼一下。

这次因为烟土较多,朱江决定唐林带一个连的人押运,为谨慎起见,把巴祖卡也带上几个。

朱老三当然也随行。

安排完毕,第二天,朱江带着唐林的连队下山出发。

马奎也带着人一同前往腊戍,正好和朱江一起去找杨国昌,准备买地建房筹建押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