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余闻言,顿时眼睛一亮,笑着说:“陈院长,正好我这几天一直在想一件事,我之前对于咱们目前国家现阶段的医疗水平还有农村的情况有过一些调查。

针对于农村医疗方面,我写了一本医疗手册,你这会来了,可以帮我看一下咋样不?”

将《赤脚医生手册》简化版从怀里拿了出来,系统的奖励比较贴心,这本手册都是手写的,并且都是苏余的字迹。

陈院长在苏余拿出手册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上面的字。

“赤脚医生手册?”

他眼睛亮了起来,赶忙接过苏余递来的笔记。

刚开始他还以为苏余写的这本手册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些关于医疗还有中医方面的知识。

可是在翻了几页过后。

陈院长的脸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他一页页仔细翻看着,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

手册里详细的病症解析、简单易懂的治疗方法,还有针对农村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都让他大为震撼。

里面不仅有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还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列举了许多就地取材的草药用法,以及简易医疗器材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过了许久,陈院长缓缓合上手册,眼中满是赞赏:“苏医生,你这手册写得太扎实了!这里面的内容,对农村医疗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你这思路很清晰,把复杂的医学知识,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哪怕是没什么医学基础的人,看了也能明白个大概。”

苏余笑着解释:“陈院长,我想着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很多村民生病后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这本手册就是希望能让一些简单的病症在村里就能得到解决,也能帮助那些赤脚医生提升一些医术。”

陈院长不住点头:“想法很好,而且你考虑得很周全。像这些草药的用法,还有应急处理的办法,实用性非常强。不过,要推广的话,可能还得再完善一下,比如加入一些图片说明,这样理解起来会更容易。”

苏余眼睛一亮:“陈院长,您说得太对了,我怎么没想到呢!有了图片,肯定能让手册更直观。还有,我觉得可以再补充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从源头上减少疾病的发生。”

陈院长欣慰地说:“苏医生,你能有这样的想法和行动,真的很难得。这本手册要是能推广开来,对农村医疗事业的发展,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这本手册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上报上去,你觉得咋样?”

苏余等的就是陈院长这句话。

听他这么说,苏余点头,“我没意见,这本书如果能推广出去,对于咱们这个时代的老百姓也是一种福音,希望它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苏余同志,你的精神让人佩服。”

陈院长有些感慨。

在这个时代,这种觉悟的人不少,但是像苏余这种,为了付出贡献,手写了这种手册,并且意义重大的手册,这种人就很少了。

他心中震撼。

倘若这本书传出去,届时该有多少人受益,而这其中又该震撼多少医学界的医生。

仅是一本书。

便已经可以让苏余彻底扬名了。

陈院长颤抖着身子,他也没废话,跟苏余聊了几句,便拿着《赤脚医生手册》离开厂医院。

乘坐一辆吉普车。

大概半小时后,他来到北城卫生部北城卫生局分部。

刚走进卫生局。

局长刘健明便看到陈院长来了,顿时笑着说:“哟,我说老陈,什么风把你给刮来了,今天咋有空来我们卫生局?”

陈院长这会哪里有时间想那么多,他赶紧道:“自然是有重大的事,而且是利国利民,惊天动地的大事。”

看到他一副激动,就好像得了癫痫的模样。

刘健明也是摸不着头脑,但这会神色严肃了下来。

跟着陈院长走进卫生局,两人来到办公室。

陈院长直接进入主题,将苏余手写的《赤脚医生手册》放在办公室桌前。

然后对刘健明说:“老刘,你好好看一下这本书。”

刘健明不清楚他卖的啥关系,于是拿起本子看了一下。

只是越看,他的脸色就越严肃。

而到最后,他忽然抬起头,“这本书是谁写的?这种水平太高了啊?”

“老陈,你还真是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这本书一出,恐怕要震惊整个医学界了,若是推广出去,必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陈院长苦笑着说,“我哪里写出这本书了,是我们厂医院的苏余医生,那丫头写的。”

苏余医生?

刘健明一听,直接就愣住了。

陈院长见他不解,于是跟他说了一下关于苏余最近在钢铁厂发生的事,只是听了一番下来。

刘健明便已经目瞪口呆。

刘健明缓过神后,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这苏余女同志简直是医学界的一颗新星!如此年轻,竟有这般远见卓识和深厚的医学功底,实在是令人钦佩!”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眼神中满是兴奋与激动。

“老陈,这个苏余医生,一定要重点培养!这本手册一旦推广,对咱们农村医疗的改善简直不可估量!”

刘健明激动地说道,“我看呐,得马上组织专家对这手册进行研讨,看看在全国推广的可行性。要是能成,那可真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我得赶紧上报一下四九城那边。”

“不行,今天我亲自前往四九城一趟吧,跟罗部长好好聊聊。”

说着,他又坐回椅子,再次翻开手册,一边看一边不住点头,嘴里还念叨着:“这草药用法,这预防措施,每一处都考虑得如此周全。想不到在一个厂医院,竟藏着这样的人才!”

突然,刘健明抬起头,看着陈院长,眼神中带着一丝急切:“老陈,你可得把苏余医生给我看好咯,别让人才流失了。等专家研讨完,说不定还得请她来给大家讲讲编写思路呢。”

陈院长笑着应道:“那是自然,苏余医生一心为农村医疗事业着想,肯定愿意配合。”

刘健明又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要是推广顺利,这手册说不定能成为农村医疗的标配,到时候,咱们可得好好宣传这妮子的事迹,让更多的人知道她为医疗事业做出的贡献 。”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事,重在千秋万代的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