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秦朝历险记 > 第166章 暗夜潜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曦初露,微光艰难地穿透厚重云层,洒在咸阳城上,却未能驱散那弥漫在街巷间的阴霾。

王宫之中,嬴渠梁一夜未眠,双眼布满血丝,犹如鹰隼般锐利,他伫立在窗前,望着窗外那被雾气笼罩的城池,若有所思。此时,一名近侍脚步匆匆,小心翼翼地入殿,微微俯身,低声禀报:“王上,密卫昨夜又有斩获,在城外破获一处疑似魏国暗桩据点,抓获数名可疑之人。”

嬴渠梁目光一凛,眼神中闪过一丝寒芒,沉声道:“速带他们至偏殿,孤要亲自审问。”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偏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一般。密卫们神情严肃,押着几名灰头土脸的嫌犯进来。这些嫌犯个个身形狼狈,衣裳褴褛,脸上满是惊恐与不安,却眼神闪烁,透着几分狡黠。

嬴渠梁高坐于上,眼神冷峻如冰,仿佛能看穿众人的心思,他审视着众人,冷冷开口:“说,你们在咸阳城暗地谋划何事?背后又是何人指使?”

其中一名稍显胆大的嫌犯冷哼一声,强装镇定,抬头回道:“秦王,咱不过是些做小买卖的,误闯了你们的地儿,哪有什么谋划。”话虽如此,可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双手不自觉地颤抖,暴露了内心的慌张。

嬴渠梁怒拍桌案,“啪”的一声巨响在殿内回荡,他大声喝道:“哼,做小买卖?那为何身上带着魏国旗号的信物,还与城外密探频繁往来信号?”

嫌犯脸色骤变,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还欲狡辩,白枭从旁闪出,犹如猛虎扑食般,一把揪住他衣领,低声吼道:“再不从实招来,有你苦头吃!”白枭眼中满是凶狠,那道疤痕在微光下仿若扭动的蜈蚣,更添几分威慑。

嫌犯被白枭揪住衣领,双脚离地,顿时吓得脸色苍白如纸,声音颤抖地喊道:“大人饶命,我说,我说!我们是受魏国密使指使,在咸阳城收集情报,伺机破坏城中粮草储备。”

与此同时,天牢深处,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味。商鞅虽被禁足,却也没闲着。他借着微弱烛光,在墙壁上反复推演着各国势力分布图,口中喃喃自语:“魏国既已暗中布局,那其他几国动向又该如何牵制……”

忽然,牢门“吱呀”一声轻响,嬴驷悄然进入,他脚步轻盈,神色凝重。嬴驷走到商鞅身前,微微拱手:“先生,父王昨夜又审出些魏国阴谋端倪,可局势依旧混沌,依您之见,当下何为首要之务?”

商鞅转过身,目光深邃,犹如夜空中的星辰,他看着嬴驷,缓缓说道:“太子,当务之急,是要从这些零散线索中,寻出魏国串联六国的关键脉络,以点破面,方可解秦国燃眉之急。如今魏国野心勃勃,欲借六国之力,将秦国扼杀于襁褓之中,我们必须找到其要害之处,给予致命一击。”

在邯郸城内,六国使节居所一片乱象。昭阳在屋内来回踱步,眉头紧皱,满脸焦虑,昨夜秦国谋士那番话如鲠在喉,让他坐立不安。此时,公孙衍推门而入,他面色阴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公孙衍看着来回踱步的昭阳,开口道:“昭阳,事到如今,你还看不清吗?秦国这是铁了心要搅黄合纵,咱不能坐以待毙。”

昭阳停下脚步,瞪着公孙衍,眼中闪过一丝愤怒:“那依你之见?”

公孙衍凑近,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依我看,咱得先稳住赵国,再设法从秦国国内寻破绽,他们如今不也内乱纷起,那‘商君欲代秦’的童谣便是契机。只要能利用好秦国的内部矛盾,合纵之事还有转机。”

昭阳皱眉沉思片刻,缓缓点头:“也只能如此了……可秦国商鞅老谋深算,嬴渠梁更是雄才大略,谈何容易啊。”

而在咸阳街头,百姓们人心惶惶,流言蜚语四处飘散。街道上,人们行色匆匆,脸上写满了担忧。

“听说了没?最近城里抓了好多奸细,这日子怕是不得安宁咯。”一位老者忧心忡忡地对旁人说道,他脸上布满皱纹,眼神中透露出恐惧。

“是啊,咱秦国这是咋了,内忧外患的。也不知道王上能不能解决这些麻烦。”年轻人附和着,满脸愁容,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渭水河畔,一队秦国精锐正秘密护送着一位神秘客人。此人一袭黑袍,面容隐在阴影之下,脚步匆匆,仿佛在躲避着什么。待至一隐蔽营帐,黑袍人揭下兜帽,竟是一位秦国潜伏在魏国多年的高阶密探。他面色憔悴,眼神中却透着坚定。

密探向营帐内等候的将领拱手道:“将军,此次返秦,带来重大情报。魏国已与楚国暗中勾结,欲在秦楚边境挑起事端,引发战火,使秦国两面受敌。他们计划在半月后,由魏国出兵佯攻,楚国则趁机偷袭秦国后方。”

将领脸色一变,神情紧张,急忙问道:“可有应对之策?”

密探从袖中掏出一卷帛书,递向将领:“这是我在魏宫密室偷取的部分计划,依我之见,可先在楚国朝堂散布谣言,称魏国欲独占合纵之功,将楚国当棋子,离间两国。同时,加强秦楚边境的防御力量,布置伏兵,等待时机。”

将领沉思片刻,点头道:“此计可行,我即刻上报秦王。”

秦国朝堂之上,群臣齐聚,气氛紧张。嬴渠梁听完禀报,眉头紧锁,与群臣商议对策。

“王上,臣以为可一边按密探所言,离间楚魏;另一边,加强我军在秦楚、秦魏边境布防,以防万一。”一位大臣出列,拱手奏道。

嬴渠梁微微颔首,目光坚定:“就依卿言。传令下去,边境守军即刻进入戒备状态,加强巡逻。同时,选派得力密探前往楚国,务必将谣言散布成功,离间楚魏联盟。”

深夜,黑冰台密探如鬼魅般穿梭在楚都郢城。他们在市井街巷、王公府邸,悄悄散播着魏国的“野心”。一时间,楚国朝堂上下也起了波澜。

楚王紧急召集群臣,大殿内气氛凝重。楚王面色阴沉,目光扫视着群臣:“诸位爱卿,近日听闻传言,魏国欲在合纵中独吞利益,可有此事?”

群臣面面相觑,交头接耳。一位老臣出列,他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说道:“王上,此事不可不察,秦国虽虎视眈眈,但魏国若心怀不轨,亦不可轻信。楚国与魏国结盟,本是为了共同对抗秦国,若魏国背信弃义,楚国岂不是成了冤大头?”

楚王脸色阴沉,陷入沉思,他心中明白,楚国如今身处风口浪尖,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而在秦国国内,旧贵族们趁商鞅被禁,又开始小动作不断。他们在私下串联,妄图进一步打压革新派势力。

甘龙在密室中,对着一群心腹低声谋划,他眼神阴鸷,脸上带着一丝得意:“如今商鞅失势,正是我等恢复旧制的好时机,绝不能让秦国再这么‘离经叛道’下去。只要我们联合起来,向秦王施压,定能让商鞅的变法付之东流。”

“甘龙大人说得对,商鞅的变法触动了我们的利益,决不能让他得逞。”一位旧贵族附和道,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另一边,嬴驷深知局势危急,一方面协助父王应对外敌,一方面暗中组织力量,防范旧贵族反扑。他召集亲信,神色严峻,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当下秦国生死存亡之际,外敌环伺,内患又起,我们务必守住秦国根基,不能让先辈心血毁于一旦。旧贵族们妄图复辟旧制,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太子放心,我等愿为秦国肝脑涂地!”亲信们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充满了决心。

就在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局势胶着之时,墨家机关术再次发挥奇效。墨家巨子亲率弟子,带着改良后的机关兽,协助秦国在边境关键要道设伏。这些机关兽造型奇特,能在夜间自动预警,识别敌友,一旦触发,瞬间释放迷烟、暗器,让敌军防不胜防。

秦国凭借着这一系列内外举措,逐渐稳住阵脚。然而,前路依旧崎岖。魏国见阴谋败露,是否会再生变数?楚国能否彻底与魏国决裂?秦国国内旧贵族又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正如《诗经·大雅·荡》所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秦国在这乱世求存之路,开局艰难,能否有圆满结局,尚待后续拼搏。但秦人已在困境中寻得一丝曙光,向着未知的未来,砥砺前行,誓要在这风云变幻的战国版图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而那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正窥视着秦国的一举一动,新一轮的阴谋或许正在悄然酝酿,秦国又将如何应对,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