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天厨食记 > 第29章 文武重臣,最后之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章 文武重臣,最后之宴

深秋的汴京城,落叶纷飞。范府后园的红枫已经染红了半边天。

华千机站在厨房里,看着手中这份菜单出神。这是范仲淹特意交代的菜色,每一道都意味深长。

\"华大夫,\"管家老周走进来,\"老爷说,今日的菜品都要按照这个来。\"

华千机点点头:\"我明白。\"

今天的宴会,可不是寻常的聚会。范仲淹特意邀请了朝中重要的文武大臣,表面上是赏秋,实则要商议应对金兵南下的大计。

\"这道'塞北风味羊汤',\"华千机指着菜单第一道菜,\"一定要用最正宗的塞外黑山羊。汤要浓郁,但不能太腻,要让喝的人能感受到北风的味道。\"

老周若有所思:\"是为了让大家记住边关的寒冷?\"

\"不止如此,\"华千机轻声道,\"这也是在提醒诸位大人,边关将士正在忍受着怎样的苦寒。\"

正说话间,外面传来宾客抵达的声音。华千机透过窗子望去,只见一辆辆马车停在府门外,朝中重臣陆续到场。

司马光、欧阳修、杨文广、林同新......每一位大臣的到来,都让这场宴会的分量更重了几分。

后园中,红枫掩映下的凉亭已经布置妥当。每一道菜品的位置都经过精心安排,就连餐具的摆放都暗含玄机。

范仲淹坐在主位,环视着陆续入座的重臣。他特意让华千机在偏厅设了个案台,既可以就近照应菜品,又能听到大家的谈话。

\"诸位,\"范仲淹举起酒杯,\"今日邀大家来赏秋,实则另有要事相商。\"

\"范公但说无妨,\"司马光捋须道,\"自从王庆叛逃,朝野上下都人心惶惶。\"

侍者开始上菜。第一道\"塞北风味羊汤\"一上桌,立刻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好香!\"杨文广赞道,\"这味道,倒真像是在边关喝到的。\"

\"正是边关的口味,\"范仲淹意味深长地说,\"华大夫特意按照边关将士的口味调制,为的就是让诸位感同身受。\"

众人品着羊汤,都若有所思。那股扑面而来的北风寒意,仿佛在提醒着什么。

第二道菜名为\"江南雪片鱼\"。雪白的鱼片薄如蝉翼,却在酱汁的映衬下勾勒出一幅山水画的形状。

欧阳修看出其中深意:\"这是在提醒我们,一旦金兵南下,江南就是我们最后的防线?\"

范仲淹点头:\"欧阳兄果然明白。这道菜用的是太湖的白鱼,象征着江南的富庶。但这富庶能保持多久,就要看我们今日如何决断了。\"

第三道菜是\"三色团圆饭\",看似普通的家常菜,却用料考究,分别以糯米、紫米和黄米制成,垒成一座小小的城池模样。

\"这是......\"林同新若有所悟。

华千机在一旁解释:\"这三色米饭代表三道防线。最外围的白米象征边关,中层的紫米为中原腹地,最里层的黄米则是京畿重地。\"

\"妙!\"司马光赞叹,\"这哪里是一道菜,分明是一份军事部署图。\"

范仲淹轻叹:\"可惜如今最外层已经摇摇欲坠。金兵二十万大军压境,而我们的边关将士却在挨饿受冻。\"

\"边关告急,我们也不是没有准备,\"杨文广放下筷子,\"自从王庆叛逃,我已让人加紧运送军需。华大夫改良的军粮也在陆续送往前线。\"

\"可这远远不够,\"欧阳修忧心忡忡,\"王庆既然投敌,必定会将我们的虚实告知金人。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这时,第四道菜\"连理枝\"上桌。这是一道独特的菜品,用两根莲藕交错盘绕,中间点缀着各色时蔬,看起来生机勃勃。

\"这道菜的寓意很明显,\"范仲淹说,\"军民团结,文武一心,方能共渡难关。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沉默片刻,杨文广第一个表态:\"末将认为,应该立即加强各道防务,特别是京畿要道。同时派出斥候,严密监视金兵动向。\"

\"兵部这边,\"林同新接话,\"可以抽调江南水师,化整为零,沿着运河暗中布防。一旦金兵南下,可以切断他们的补给线。\"

就在众人讨论得热烈时,第五道菜\"惊雷卷\"被端了上来。这是一道外表看似寻常的春卷,但咬开后,却能尝到令人意外的辛辣。

\"这道菜...\"司马光刚咬了一口,立即明白了其中深意,\"是在提醒我们,表面平静之下,暗藏汹涌?\"

华千机点头:\"正是。这春卷里包着的,除了寻常菜料,还加入了一味特殊的辣椒。这辣椒产自西域,普通人难得一见。\"

欧阳修若有所思:\"西域...可是与金人有关?\"

范仲淹放下筷子:\"诸位,老夫方才收到一个消息。金人这次南下,似乎得到了西域商人的支持。\"

\"什么?\"众人大惊。

\"具体情况还不清楚,\"范仲淹压低声音,\"但根据细作回报,近期确实有大批西域商队频繁出入金营。他们不仅提供粮草物资,更可能......\"

\"更可能带来了西域的火器,\"杨文广脸色凝重,\"末将早有所闻,西域人善制火器,若是金人得到这些......\"

殿内一片寂静。众人都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还有一事,\"华千机突然开口,\"这几日我在配制军粮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北方各地送来的药材中,有几味关键的品种突然断货。打听之下,说是被西域商人高价收购了。\"

司马光眼睛一亮:\"这些药材,可是能解火器之毒的?\"

\"正是,\"华千机点头,\"而且从采购的数量来看,对方似乎准备打一场大仗。\"

范仲淹站起身,走到后园的围墙边。远处的天际,乌云密布。

\"诸位,\"他转身说道,\"今日这顿饭,恐怕是我们最后一次安坐叙话了。从明日起,朝廷上下,都要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范公的意思是......\"林同新问道。

\"兵部即刻下文,\"范仲淹目光如炬,\"调集各路人马,布防要道。同时,让华千机加紧制备军粮和药材,以防火器之患。\"

\"还有,\"他顿了顿,\"让狄青将军严防死守,决不能让金兵轻易南下。给他的密信上就说:宁可战死沙场,也不能让敌人踏过防线一步。\"

众人齐声应诺。这时,外面传来阵阵雷声,一场暴雨即将来临。

华千机走出范府时,看到范仲淹还站在后园的红枫下,背影显得异常孤寂。

\"范公,\"他忍不住问,\"您说这场仗,我们能赢吗?\"

范仲淹沉默良久,才说道:\"胜负难料,但我辈只求无愧于心。记住今日这顿饭,它不仅是一场宴席,更是一份责任。\"

天空中划过一道闪电,照亮了整个汴京城。这座千年帝都,即将迎来它最艰难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