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八零姐妹日常 > 第155章 高三变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二,许聪聪的班主任依然是郑老师。许聪聪心想,难怪郑老师劝她学理的时候不太走心呢,原来他自己是带文科班的。

郑老师很高兴,他觉得许聪聪考上北大是不难的。

文科确实带有一点主观性,不太容易出特别高的成绩,但是对许聪聪来说,这完全不是个问题。

她的数学和英语学的很好,这两科几乎不扣分,历史和政治她也学的轻轻松松,一是记性好,二是,她的逻辑思维也很好。

很多人可能觉得文科就是死记硬背,其实不是,文科更需要一定的逻辑基础才行。死记硬背能让你得基础分,但是逻辑思维能让你得高分。

然后,许聪聪的语文也不差,作文不太稳定,但整体上分数也可以。

这个孩子,几乎没有短板。这就非常难得。

他算过,即便许聪聪语文发挥不好,她考北大也没啥大问题。

所以,他怎么可能不高兴呢?

许聪聪也很高兴,学文科对她而言真的太简单了。

文理分科对她来说,就是减负。虽然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都还是要上,但是学的内容相对来讲比较简单,老师的要求也降低了,这四门课就是为了应对高三时候的会考,而不是应对高考了。

高三下学期,会有一次会考,所有科目都要考,通过了才能拿到高中毕业证。会考比较简单,监考也不是太严格,通不过的人很少。

坊间传言,如果会考成绩能够达到六A三b,可以保送省大。

所以,哪怕高考不考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许聪聪也没有放松学习,不管是不是真的,她都要拿下这个六A三b,算是一条备选之路。

而且,关键是她也不讨厌这些科目,学起来还挺有意思的。尤其是难度降低之后,就跟上课外兴趣班没什么区别。

许聪聪的成绩,放到文科班一骑绝尘,始终都是年级第一。孔成祥和曲珍竞争年级第二,一开始还是各有输赢,后来,曲珍就一直稳居年级第二了。

原因很简单,她比孔成祥用功。

许聪聪每次见到她,她眼睛都呆愣愣的,嘴里念念有词地背着书。学得都快疯魔了。

走路不看道,直直向前,大家都得躲着她。许聪聪还见过她走路不拐弯,直直地撞到墙上去。下课也不动,就坐在座位上做题、背书。

对于曲珍这种毅力,许聪聪敬佩不已。她自己做不到,但是佩服这样用功的人。

郑老师就跟许聪聪说:“你要是有人家曲珍这样用功,省状元也是可以想一想的。”

许聪聪想了想曲珍那双似乎总是困得睁不开的眼睛,抿了抿嘴,“还是算了吧。”

她还是需要一点娱乐的,打球跑步看课外书,一个都不能少。偶尔还得去逛逛街,买点东西。她上了高中以后不再跟着音乐老师训练了,但是她爸给她买了个电子琴,没事可以弹着玩。为了防止扰民,琴没有放在家里,就在店里搁着呢。她中午晚上都可以弹一会。

郑老师也就这么一说,只要成绩不滑坡,孩子不学坏,别的都问题不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

他作为老师,并不需要在这种非原则问题上规训学生,要求她一定要怎么怎么样。

这也是许聪聪特别喜欢郑老师的一点,他有自己的想法,也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高二一眨眼就过去了。

高三的时候,变故突发。

泰前县教育改革,十三中撤校,和一中合并。

大家都说目前在校的这三届十三中学生运气好,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中的学生。

对于十三中排名靠前的学生来说,这确实是件天大的好事。他们的成绩本来就在高考录取分数线上下徘徊,有了更好的教育资源之后,显然有了更多的希望。

对于一中原来的学生来说,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十三中原来的老师,有一部分调去了初中,还有一部分被调去了后勤,少数承担教学工作的,教的也是不需要高考的科目,比如教理科生政治历史,教文科生物理化学,整体上来讲,并校对一中的教学质量不会有什么影响。

但坏就坏在,一中要进行一种新的尝试,将高三年级整体迁到十三中原来的校区,实行军事化管理,住校生不允许随意进出学校。

而原来家住县城的走读生们,也不能再走读了。

十三中的校址在东庄镇,只有少数家在东庄镇的学生具备走读条件。

学校给家在县城的老师准备了一辆大巴车,每天接送他们,老师们还要轮流排班,每天都有几个老师留在学校值夜班,监督住校生遵守学校纪律,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住校生出校门要找老师开出门条。

许聪聪顿时觉得天都要塌了。

邓念英觉得无所谓,“别的那些土生土长的城里孩子还得去住校呢,你咋就不能住了?”

“我不想住。”

她抱着许新安的胳膊撒娇,许新安说:“离开学还有一个月呢,爸爸想想办法。”

他想什么办法呢?他决定在东庄镇的中心大街租个房子,当个陪读家长。

邓念英说:“不能让她跟着老师的大巴车来回吗?”

许新安想了想,觉得不太方便。“我问过郑老师,说那个车发车时间不太确定,而且中午也不回来,聪聪没法午休。晚上回来可能还晚,我怕影响她睡觉。还有可能没下晚自习呢,不用值班的老师就先回来了。那聪聪怎么办?而且,来来回回的太折腾了。”

邓念英说他:“你走了我一个人忙得过来吗?”

许新安说:“忙不过来就少干点,或者雇人来帮忙。聪聪上高三了,这一年很关键,咱不能在这个时候掉链子。我在那边也能干点小买卖,整体收入不会少的。”

“你干什么?”

“卖盒饭啊。这批住校的学生,有一些是县城过去的,他们吃得惯食堂吗?这些一中的老师们到了那边,也得吃饭吧?他们大概也吃不习惯食堂,可以来我这儿订盒饭。这些人都有钱,舍得花。”

邓念英:“……你还真没少想。”

她点着许聪聪的脑袋,“就你事多。”

许聪聪高兴了,由着她点了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