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袭敌城大获全胜后的日子,军营里满是欢庆的氛围。赵威将军对周逸、逸尘和奇奥三人的表现赞不绝口,特意在营帐中摆下丰盛酒席,邀请三人一同庆祝。营帐内,酒香四溢,欢声笑语不断。赵威将军举起酒杯,满脸笑意地说:“三位壮士,此次能不费一枪一弹收复城池,全靠你们啊!我敬你们一杯!”三人连忙起身,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正当他们喝得尽兴时,一道嘹亮的声音从营帐外传了进来:“圣旨到!”众人连忙起身,整理衣冠,跪地接旨。传旨太监清了清嗓子,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周逸、逸尘、奇奥三人,智勇双全,于边关立下赫赫战功,特升周逸为猛将,逸尘为虎将,奇奥为天将,赵威将军治军有方,亦晋升一级。望尔等再接再厉,保我江山社稷。钦此!”众人谢恩领旨,心中满是喜悦。赵威将军升官,脸上笑开了花,对三人更是感激不已。皇帝赏赐的金银财宝堆积如山,摆在营帐中闪闪发光。
然而,喜悦过后,却迎来了分别。赵威将军接到调令,要返回京城任职。而周逸三人则被要求留在边关,继续守卫疆土。三人得知消息后,找到赵威将军,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周逸诚恳地说:“将军,我们很感激您和皇上的厚爱,但我们不想留下。您知道龙吃货的故事吧,我们是他的师傅。之前为了弄点铁打造兵器,误打误撞进了军队。现在我们想回去了。”赵威将军听后,十分惊讶,他劝说道:“三位,留在边关可是大好前程啊,荣华富贵享之不尽。”逸尘摇摇头,说道:“将军,我们志不在此。我们更牵挂家乡的人和事。”奇奥也在一旁附和。赵威将军见三人去意已决,无奈之下,只好立刻修书一封,向皇帝说明情况。
过了两三天,圣旨再次传来。众人又一次跪地迎接,传旨太监念道:“边关已稳,周逸、逸尘、奇奥三人既归心似箭,准其返老还乡。若有战事,仍需听令出征。钦此!”三人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对皇帝的恩准感激不已。赵威将军虽有不舍,但还是尊重他们的决定。临行前,他为三人在村里各自盖了一座气派的将军府。将军府雕梁画栋,朱门红墙,在村里显得格外醒目。竣工那天,赵威将军亲自带着三人参观。他拍着周逸的肩膀说:“三位,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若有任何难处,尽管派人到京城找我。”周逸三人看着眼前宏伟的将军府,心中满是感动。他们向赵威将军保证,若边关再有战事,定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告别了赵威将军,三人回到村里。村民们得知他们立下大功,纷纷前来祝贺。曾经冷清的村子一下子热闹起来,孩子们围绕在他们身边,好奇地听着他们讲述战场上的故事;老人们则满脸欣慰,夸赞他们有出息。周逸、逸尘和奇奥三人在将军府安顿下来,过上了久违的平静生活。但他们知道,这份平静随时可能被打破,只要国家需要,他们便会再次披上战甲,奔赴战场。而在这宁静的村子里,他们也在等待着下一次冒险的召唤,继续寻找马驹的线索,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 。
村里的热闹持续了好些日子,周逸、逸尘和奇奥回乡的消息越传越远,周边村落的人都赶来听他们讲述战场的惊险。孩子们最喜欢围在三人身边,听他们讲如何在战场上以一敌百,如何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敌军城池。村里的老人们也爱凑过来,嘴里念叨着“咱们村可出了大英雄”。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觉得这些英雄的事迹不该被遗忘,便有了盖祠堂的想法。很快,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座气派的祠堂在村子中央拔地而起。祠堂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朱红的大门庄重又威严。祠堂建成那天,全村人都来了。村民们把龙吃货、龙祥英、王猛将军,还有周逸、逸尘、奇奥的画像恭恭敬敬地请进祠堂。在众人心中,龙吃货虽然贪吃,却憨厚善良、重情重义,在大家最艰难的时候带来希望,所以将他的画像摆在了中间的位置。龙祥英聪慧果敢,带领大家度过诸多难关,画像紧挨着龙吃货。王猛将军威风凛凛,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画像也被庄重地供奉着。周逸、逸尘和奇奥,这三位刚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画像同样被精心安置在祠堂中,接受着村民们的敬仰。
逢年过节,村民们都会带着丰盛的祭品来到祠堂。老人们会对着画像,给孩子们讲述当年的故事,从龙吃货的趣事,到龙祥英的智谋,再到王猛将军的勇猛,还有周逸三人的传奇战役。孩子们睁着大眼睛,听得入神,眼中满是对英雄的崇拜。祠堂的存在,不仅是对英雄们的纪念,更是成为了村子的精神支柱。它时刻提醒着村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这些英雄一样,勇敢无畏、团结一心。每当村子面临抉择,村民们都会来到祠堂,在英雄们的注视下,寻找勇气和方向。而那些英雄的故事,也在口口相传中,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