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宇轩推行科举改革的消息一出,朝野震动。
新增的算学、工程、农学等实用学科,对那些死读经书的传统士子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
暗流涌动间,一股强大的阻力正在酝酿。
丞相府邸,灯火通明。
几位老臣围坐一堂,脸色阴沉。
“这摄政王,真是欺人太甚!竟敢如此轻视我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怒气冲冲地说道。
丞相捋了捋胡须,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莫急,老夫已有对策。这次科举,定要让他颜面扫地!”
一份篡改后的考题悄然送到了考官手中,其中夹杂着偏难怪僻的经义解释,以及早已被淘汰的古文,实用学科的内容则被大幅削减,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
同时,大笔的银两也流入了这些考官的口袋。
一切安排妥当,只等科举考试开始,给柏宇轩致命一击。
然而,这一切都逃不过柏宇轩的眼睛。
他早已在暗中布下眼线,丞相府中的一举一动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距离科举考试仅剩三天,时间紧迫,柏宇轩却依旧神色从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回到王府,南诗雅见他回来,连忙上前问道:“夫君,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吗?”柏宇轩微微一笑,握住她的手,眼神中充满了自信。
“一切尽在掌握。这群老狐狸,以为能瞒天过海,却不知早已落入我的圈套。”
他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白纸,提笔写下几个字——“引蛇出洞”。
南诗雅研墨,静静地站在他身旁,看着他运筹帷幄,心中充满了敬佩。
柏宇轩放下笔,看向南诗雅,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
“诗雅,好戏,就要开始了……”他拿起一枚棋子,轻轻地放在棋盘上,“第一步……”
科举考试当天,气氛凝重。
考生们鱼贯入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紧张和期待。
高台上,皇帝端坐中央,柏宇轩则立于一旁,目光如炬,扫视着全场。
就在这时,柏宇轩突然向前一步,朗声道:“启禀陛下,臣有重要事情禀报!”
皇帝微微颔首,示意他说下去。
柏宇轩环视一周,声音洪亮:“此次科举,有人暗中篡改考题,徇私舞弊,意图扰乱朝纲!”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考生们面面相觑,交头接耳,而那些参与阴谋的官员则脸色煞白,冷汗涔涔。
柏宇轩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继续说道:“臣已掌握确凿证据,请陛下明察!” 他命人将事先准备好的证据呈上,其中包括被买通的考官名单、篡改后的考题以及行贿受贿的账簿。
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皇帝勃然大怒,下令将涉案官员当场拿下。
丞相府中,几位老臣得到消息,如遭雷击。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柏宇轩竟然早有准备,将他们的阴谋彻底粉碎。
“怎么会这样?他怎么可能知道?”丞相瘫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绝望。
科举改革得以顺利进行,新的考题公正严明,注重实用技能。
考试结束后,一批真正有才华的年轻人脱颖而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些人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出现,为国家注入了新的活力。
几年之后,国家在商业、科技、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进步。
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皇帝在宫中设宴,为柏宇轩庆功。
宴会上,柏宇轩身着华服,站在大殿中央,接受着文武百官的朝拜。
他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满足。
他环视四周,目光最终落在南诗雅身上。
南诗雅巧笑嫣然,眼波流转,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庆功宴结束后,夜深人静,柏宇轩独自一人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突然涌起一丝不安。
“诗雅,帮我倒杯茶。”他轻声说道。
身后却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恐怕,你没这个机会了……”
寒光一闪,一柄匕首从黑暗中刺出,直取柏宇轩的后心。
千钧一发之际,柏宇轩侧身闪过,匕首贴着他的衣衫划过,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
“保护王爷!”侍卫们大喊着冲了上来,将柏宇轩团团围住。
书房内顿时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
这些死士个个武艺高强,招招致命,悍不畏死。
他们身穿黑衣,蒙着面,行动迅捷如风,在侍卫的包围中左冲右突,试图突破防线接近柏宇轩。
柏宇轩临危不惧,冷静地指挥着侍卫们:“结阵!守住门口!”侍卫们迅速变换阵型,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他们利用书房内的桌椅屏风作为掩护,与死士们展开殊死搏斗。
刀剑碰撞,火花四溅。
书房内一片混乱,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令人心惊胆战。
柏宇轩站在侍卫的保护圈内,目光如炬,观察着战局的变化。
他发现这些死士虽然武艺高强,但缺乏配合,各自为战,给了侍卫们各个击破的机会。
“张统领,你带人攻击他们的侧翼,李统领,你从后方包抄,切断他们的退路!”柏宇轩沉着冷静地下达着命令。
侍卫们在他的指挥下,配合默契,攻守兼备。
死士们逐渐落入下风,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
激战持续了半个时辰,书房内血流成河,尸横遍地。
最后一个死士也被侍卫们砍倒在地,战斗终于结束。
旁观的官员们早已吓得面如土色,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看到柏宇轩如此从容不迫地指挥战斗,他们心中充满了敬佩和畏惧。
庆功宴上,觥筹交错,歌舞升平。
南诗雅一袭华服,光彩照人。
她走到柏宇轩身边,轻轻挽着他的手臂,眼中满是骄傲和爱意。
“夫君,你是这世间最了不起的人。”她轻声说道,身体微微倾向他,吐气如兰。
柏宇轩感受到她的温柔和崇拜,心中满是幸福。
他轻轻搂住她的腰,在她耳边低语:“有你在,我才能如此。”
夜已深,柏宇轩处理完政务,回到寝宫。
他推开门,却发现南诗雅不在房中。
桌子上放着一封信,上面只有四个字:“珍重,勿念。” 柏宇轩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快步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望着漆黑的夜空,喃喃自语:“诗雅,你去哪了……”
他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她在等我……”
柏宇轩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他知道,真正的胜利不在于消灭敌人,而在于赢得民心。
对于那些参与阴谋的官员的家属,他没有赶尽杀绝,而是网开一面,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他甚至公开宣布,只要他们的子女愿意努力学习,仍然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为国家效力。
此举一出,朝野震动。
百姓们纷纷称赞柏宇轩的仁慈和胸襟,那些曾经反对他的官员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柏宇轩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名字成为了百姓心中正义和希望的象征。
国家在柏宇轩的治理下,达到了繁荣的顶峰。
商业繁荣,科技发达,军事强大,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柏宇轩深知,和平只是暂时的,世界瞬息万变,危险潜伏在暗处。
他注意到,远方的一些国家开始蠢蠢欲动,他们的使臣频繁出入邻国,秘密会晤,似乎在酝酿着什么阴谋。
边境的斥候也传回消息,说发现了不明身份的军队在集结。
战争的阴云,正在悄然逼近。
一日,柏宇轩正在书房批阅奏折,南诗雅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夫君,这是从边关送来的紧急情报。”
柏宇轩接过信,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凝重。
信上说,邻国与几个小国结成联盟,准备共同出兵攻打我国。
他们的军队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看来,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了。”柏宇轩放下信,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方,喃喃自语:“就让我来会一会这些宵小之辈,看看他们有什么本事!”
南诗雅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柏宇轩转过身,深情地望着她,“谢谢你,诗雅。”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侍卫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王爷,不好了!宫里传来消息……”侍卫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他看到了站在柏宇轩身后的黑衣人,以及黑衣人手中滴血的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