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官员们私底下筹谋已久,终于找到了他们认为的突破口——柏宇轩身边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吏。
金钱开道,糖衣炮弹,很快,一些经不住诱惑的小吏便暗中倒戈,成了保守派手中搅乱局面的棋子。
他们在柏宇轩推行的改革过程中,开始阳奉阴违,故意制造各种混乱。
有的地方税收政策被曲解执行,导致民怨沸腾;有的地方新颁布的法令被刻意拖延,迟迟无法落实;还有的地方,干脆就出现账目不清、物资短缺等问题。
一时间,各种负面消息如同潮水般涌向京城,柏宇轩的改革措施被描绘成了一场灾难,舆论压力排山倒海般袭来。
不仅如此,保守派官员还暗中联络了一些地方豪强。
这些豪强在当地根深蒂固,拥有巨大的势力和财富,他们对柏宇轩的改革措施更是恨之入骨,视之为对其自身利益的巨大威胁。
在保守派官员的煽动下,他们开始公开抵制改革,拒绝执行新法令,甚至煽动百姓闹事。
一时间,全国多地都出现了抵制改革的浪潮,柏宇轩的改革计划几乎陷入了瘫痪状态。
深夜,柏府书房的灯火依旧明亮。
柏宇轩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知道,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目的就是要将他拉下马。
但他不会就此屈服,他坚信自己改革的决心,也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他猛地转身,眼神中透出一股凛冽的寒光:“是时候收网了……”
柏宇轩早已预料到改革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因此暗中建立了遍布全国的情报网络。
他并不急于出手,而是放任那些蛀虫们上蹿下跳,直到掌握了确凿的证据。
时机成熟,柏宇轩雷霆出击,将那些被贿赂的小吏一网打尽,毫不留情地处以严惩。
这雷厉风行的举动,震慑了朝野上下,也让那些暗中观望的官员们心中一凛。
接下来,柏宇轩没有选择在京城与保守派官员们纠缠,而是直接前往那些地方豪强的领地。
他并没有带兵压境,而是只身前往,以强大的气场和过人的智慧,与豪强们展开了一场场唇枪舌剑的较量。
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改革的利弊分析得清清楚楚,并承诺会保障他们的合理利益。
一些豪强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也意识到改革的大势所趋,最终选择支持改革。
而对于那些顽固不化,依旧执迷不悟的豪强,皇帝也下令进行警告,并暗示了更严厉的处罚。
在柏宇轩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接受改革。
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教育的普及使得更多年轻人有了知识,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商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国家税收大幅增加,国库日益充盈。
皇帝对柏宇轩的才能和功绩更加赞赏,赏赐了他更多的特权,并暗示了更高的职位。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柏宇轩却感到一丝不安。
他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这种感觉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让人压抑得喘不过气。
一天深夜,南诗雅走进书房,看到柏宇轩眉头紧锁,便轻声问道:“怎么了?”柏宇轩摇了摇头,走到窗边,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缓缓说道:“我觉得,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南诗雅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握住他的手,眼神中充满了担忧。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敲门声急促而沉重,打破了书房中短暂的宁静。
柏宇轩心头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快步走到门口,猛地拉开了房门。
门外站着他的心腹侍卫,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大人,不好了!皇上……皇上突然病重!”
柏宇轩和南诗雅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担忧。
来不及多想,柏宇轩立刻跟着侍卫赶往皇宫。
就在皇帝病重的消息传出的同时,保守派官员们再次行动起来。
他们深知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能够趁机扳倒柏宇轩,就能彻底阻止改革,保住自己的利益。
第二天早朝,气氛异常凝重。
保守派官员以吏部尚书为首,纷纷站出来弹劾柏宇轩,指责他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甚至将皇帝的病重也归咎于他。
他们拿出了所谓的“证据”,声称柏宇轩利用职权中饱私囊,挥霍民脂民膏。
柏宇轩面对这些莫须有的罪名,却显得异常冷静。
他早已料到保守派会借机发难,因此提前做好了准备。
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账目和数据,逐条反驳保守派的指控,并揭露了他们伪造证据的手段。
“吏部尚书大人,您所说的这笔款项,并非我个人所得,而是用于修建水利工程,造福百姓。账目明细在此,请您过目。”柏宇轩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吏部尚书脸色铁青,哑口无言。
他没想到柏宇轩竟然早有准备,而且证据确凿,让他无从辩驳。
其他保守派官员也一个个脸色难看,他们的阴谋被当众揭穿,颜面尽失。
回到府中,柏宇轩疲惫地坐在椅子上。
连日来的斗争让他身心俱疲。
南诗雅心疼地走到他身后,轻柔地为他按摩着太阳穴。
“辛苦你了。”南诗雅的声音温柔而充满爱意。
柏宇轩闭上眼睛,感受着南诗雅的温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诗雅,你说……他们还会有什么手段?” 柏宇轩低声问道。
南诗雅的手顿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我不知道”
突然,一个侍卫急匆匆地跑进书房,脸色慌张:“大人,宫里…宫里传来消息……”
侍卫语气颤抖,几乎说不出完整的句子:“皇上……驾崩了!”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得柏宇轩和南诗雅都愣在了原地。
书房里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窗外呼啸的风声,似乎在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到来。
皇帝驾崩,朝野震动。
国不可一日无君,新皇的人选成了朝堂之上争论的焦点。
保守派官员们仿佛看到了希望,他们积极拥立一位年幼的皇子,企图通过控制幼帝来掌控朝政。
然而,柏宇轩却出人意料地没有参与到这场权力斗争中。
他甚至主动向太后建议,让保守派官员们参与到改革的具体事务中来,让他们亲身经历改革的过程,了解改革的意义。
这番大度的举动,不仅让太后对他更加器重,也让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官员开始反思自己的立场。
柏宇轩的举动看似退一步,实则以退为进。
他深知,与其与保守派官员们正面冲突,不如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改革的好处,从而从内部瓦解他们的势力。
在柏宇轩的精心安排下,保守派官员们开始参与到改革的具体事务中。
他们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形式,却没想到柏宇轩竟然真的放权给他们,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亲眼见证了改革带来的积极变化,也逐渐理解了柏宇轩的良苦用心。
一些保守派官员开始转变观念,支持改革。
而那些依旧顽固不化的官员,则在改革的浪潮中逐渐被边缘化。
柏宇轩看似平静的举动,实则是一场不动声色的政治斗争,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瓦解了保守派的势力。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就在柏宇轩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让他意识到,保守派官员背后似乎还有更深层次的势力在操控着一切。
一天深夜,南诗雅神色凝重地走进书房,将一封密信交到柏宇轩手中:“这是我从一个保守派官员家中搜出来的,你看看。”
柏宇轩展开信件,脸色骤变。
信中内容不多,却让他感到一股彻骨的寒意。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南诗雅,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担忧:“这……这不可能……”
南诗雅紧紧握住柏宇轩的手,语气坚定:“不管是什么,我们都要一起面对。”
柏宇轩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坚定起来:“你说的对,无论是什么,我们都要一起面对。” 他走到窗边,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喃喃自语:“看来,真正的敌人…才刚刚露出端倪……” 他突然转身,眼神凌厉地对南诗雅说:“去,把李将军叫来,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他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