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关。
南栖凰静静地伫立在高大而坚固的城墙上,身姿挺拔如松,一袭红衣随风猎猎作响。她那双美丽动人的眼眸遥望着北方那片广袤无垠、苍茫辽阔的天地,目光深邃而悠远,其间似乎还隐隐流露出一抹淡淡的忧郁之色,宛如轻烟薄雾般萦绕不散。
就在这时,一阵极其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来,犹如微风拂过湖面所引起的丝丝涟漪。紧接着,一声饱含着关切与疼爱的温柔问候声在南栖凰的身后轻轻响起:“凰儿。”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南栖凰缓缓转过身来,美眸流转之间,看到来人正是自己的母亲晏碧君。
南栖凰轻声问道:“娘,您找我有事吗?”
晏碧君微微一笑,走到南栖凰身旁,同样将视线投向远处,然后才开口说道:“自从咱们一家人来到这虎踞关之后,为娘发现你每天都会登上这城墙,长时间地眺望着远方。孩子啊,莫非你心中藏着什么难以言说的心事不成?”
南栖凰闻言,微微垂下头去,沉默片刻之后,又抬起头来,再次望向那遥远的北方。她轻轻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娘,女儿一直想知道,当年您和父亲在雍州相识之时,二人同为朝堂上的武官,前途可谓一片光明。然而后来不知为何,您们竟然会毅然决然地放弃官职,选择前往梁洲隐居度日。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缘由呢?”
晏碧君侧过头来,温柔地凝视着南栖凰那张略带困惑的脸庞,眼中满是慈爱之情。她稍作沉吟,方才缓缓开口回答道:“凰儿啊,当时那周天子昏庸无道,忠奸不分。许多一心为国为民的清正廉洁之官,都不幸惨死于他的毒手之下。我与你父亲见此情形,心中实在惶恐不安,生怕哪天也会步上那些忠臣良将们的后尘。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们最终决定辞去官职,远离京城那个是非之地,举家迁往梁洲,只求能过上平静安稳的日子。”
南栖凰听闻,沉默片刻后,便再次询问道:“娘,据史料记载,你们为官那时的周天子,似乎并没有那么不堪,反倒是他的后代,各个昏庸腐朽。”
晏碧君听了南栖凰的话,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她紧紧地拉着南栖凰的手,轻声说道:“凰儿,你有所不知,正史往往是胜利者书写的。真正的周天子,后期已然被佞臣蒙蔽双眼,变得残暴多疑,他的所作所为,令人痛心疾首。”南栖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对晏碧君的话深有感触。
紧接着,南栖凰转移话题,她那双美丽的双眸继续眺望远方,仿佛在追寻着什么。她轻声问道:“母亲,当初您是为了什么,才选择征兵入伍的?”
晏碧君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回忆的光芒,她缓缓地回答道:“我们晏家的祖上也是将门之后,曾经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晏家逐渐落寞,到了为娘这一代,唯一能够传宗接代的大哥也不幸病逝了。整个晏家,只剩下为娘与母亲二人。面对家族的困境,为娘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于是决定挺身而出,投身军旅,希望能够重振晏家的声威。”
晏碧君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无奈,她继续说道:“在军队中,为娘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也见证了太多的生死离别。但为了家族的荣誉,为了国家的安宁,为娘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南栖凰安静地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聆听着晏碧君的讲述。随着故事的展开,她的内心渐渐被一种深深的情感所填满——那是对母亲由衷的敬佩。
只见南栖凰微微抬起头,目光坚定而明亮,轻声说道:“既然母亲从未对自己当初的抉择有过丝毫悔意,那么作为您的孩子,我又怎能轻易放弃属于我的道路呢?”
晏碧君听到这话,原本平静的面容上瞬间掠过一丝惊愕之色,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女儿,迟疑地开口道:“凰儿,难道您当真打算......\" 话未说完,但其中未尽之意已不言而喻。
南栖凰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语气斩钉截铁:“是的,母亲!我志在必得,一定要登上那至高无上、众人瞩目的帝位。母亲您当年能够毅然决然地为了家族的荣耀与复兴,投身于充满荆棘的官场,成为一名令人敬仰的朝堂武官。既然如此,身为您的女儿,我为何就不能打破世俗的枷锁,去开创一番前无古人的伟业,成为这漫长历史长河中的首位女帝呢?”
晏碧君一听,心中已然明了她的答案:“凰儿,当初为娘在军中暴露身份时,朝堂上的那些官员们,几乎无一不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你如今却要逆天而行,如此行事,真的能够成功吗?”
南栖凰听闻此言,眼神坚定地回应道:“我自然知晓其中艰难,然而母亲你当年不也是如此挺过来的吗?母亲能够承受住压力,我也必定可以!”
晏碧君听后,内心不禁涌起一丝焦急。她深知自己本就是将门之后,女子为将虽在历史中并非罕见,但也仅是寥寥数例。然而,历史上从未有任何一个女人能够登上皇位,即便是那些权倾朝野的太后,也未曾有过犯天下之大不韪、称帝登基之举。
南栖凰见到母亲面露犹豫之色,便上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母亲,称帝之路,本就充满荆棘。但就是这么一个难以完成的目标,历史上不也有人完成吗?尽管他们都是男子,那母亲作为女子,不也一样可以挺住那些人的流言蜚语,拥有属于自己荣誉吗?”
晏碧君看着女儿那充满自信的眼神,心中的担忧稍稍减轻了一些。她深知南栖凰的性格坚毅,一旦决定了的事情,便不会轻易改变。或许,这便是将门之女的风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