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徐氏略记 > 慧眼识人徐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相关记载,西汉徐明是东海人,字长君,为东海徐氏北支祖徐丰之子。据《汉书·王尊传》及相关资料,其主要活跃于汉元帝时期,元帝在位时间是前75年至前33年,可大致推测徐明生活在这一期间。

徐明是西汉时期的涿郡太守,其生平事迹主要是举荐王尊。

早年间,命运就像一个喜怒无常的顽童,肆意捉弄着王尊。在他尚处于懵懂无知的年纪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无情地夺走了他父母的生命,从此他沦为了无依无靠的孤儿。生活对于这个年幼的孩子来说,犹如一片荒芜贫瘠的沙漠,充满了无尽的困苦与艰辛。

自幼失去双亲的庇护,王尊不得不寄人篱下,依靠叔伯们微薄的接济勉强度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即便生活贫苦到这般地步,年幼的王尊也从未向命运低头,而是以超乎常人想象的坚韧和毅力顽强地抗争着。

无论是晨曦刚刚破晓,还是夕阳缓缓西沉,在那宁静的河淀之畔,总会出现一个瘦弱而坚定的身影——那就是王尊。只见他手握着长长的羊鞭,小心翼翼地驱赶着羊群,宛如一位尽职尽责的牧羊人。每天,他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这些羊群,因为它们不仅是他生活的来源,更是他未来的希望所在。

尽管整日为了维持生计而四处奔波劳碌,但王尊内心深处对于知识的渴望之火却始终熊熊燃烧着。哪怕生活再怎么艰难,他也从未放弃过对知识的追求。在旁人早已进入梦乡的时候,王尊依然借着微弱的烛光,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一本本厚重的史书。那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字仿佛具有一种无形的魔力,深深地吸引着他,引领着他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一个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在书海的遨游中,王尊见证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崛起与陨落,领略了王朝兴衰更替的沧桑变迁。每一段历史故事都像是一首激昂澎湃的乐章,在他心中奏响,令他心潮起伏、沉醉不已。渐渐地,这些宝贵的知识不仅充实了他的头脑,更塑造了他坚毅果敢的性格和广阔深邃的视野。

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眨眼之间,王尊已然度过了十三个春秋寒暑。如今的他,虽然年纪尚轻,但内心却早已燃烧起熊熊烈火,那是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与渴望所点燃的激情火焰。他的胸膛之中,怀揣着远大的抱负和宏伟的梦想,犹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一般闪耀夺目。

于是,在这个青春年少之际,王尊毫不犹豫地向长官提出申请,希望能够担任狱中的一名小官吏。在外人看来,这样一份工作不仅地位低微,而且还异常艰辛劳累,然而对于心怀壮志的王尊而言,这却是他迈向成功道路上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因为只有从基层做起,亲身经历种种磨难与挑战,才能够积累宝贵的经验,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品质。

凭借着自身的勤奋努力以及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没过多久,王尊便得到了上级的赏识与认可。他很快就被提拔晋升为涿郡的书佐一职,从此开始肩负起管理当地监狱事务的重任。面对新的岗位和职责,王尊并没有丝毫畏惧退缩之意,反而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精心策划、合理安排每一项工作任务。无论是囚犯的监管、案件的审理还是监狱设施的维护等诸多方面,他都能做到有条不紊、游刃有余。正因如此,王尊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众人的一致好评与高度赞扬,大家纷纷对这位年轻有为的官员投来钦佩与敬重的目光。

而就在王尊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命运再次眷顾了这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年轻人。这一年,他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被朝廷正式任命为虢县令,并同时兼任美阳县令之职。从此刻起,王尊真正踏上了属于他的仕途之旅,前方等待着他的将会是更多未知的机遇与挑战……

美阳县,这个看似平静的地方,却隐藏着一起令人瞩目的案件。一名妇女神色悲愤地来到县衙,她要状告自己的义子。原来,那义子平日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不仅对养母不敬,还时常欺凌邻里。王尊听闻此事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着手调查。经过一番明察暗访和细致审讯,他终于掌握了确凿证据,将那恶贯满盈的义子绳之以法,还了这位可怜妇人一个公道。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到了初元五年。这期间,王尊因其出色的政绩逐渐崭露头角。恰在此时,皇帝决定出宫巡视各地。而负责安排皇帝出巡食宿等诸多繁杂事务的重任,就落在了王尊的肩上。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王尊展现出了非凡的组织能力和应变智慧。他事无巨细地筹划每一个环节,确保皇帝一行人的行程安全顺畅、衣食无忧。最终,这次出巡圆满完成,王尊也因此受到了皇帝的赏识与赞誉。

不久之后,王尊荣升为安定太守。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深知当地吏治腐败、贪污成风,百姓苦不堪言。于是,他雷厉风行地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整顿行动。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们纷纷落马,受到应有的惩处。同时,王尊大力选拔清正廉洁、有才能之士充实官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郡内风气焕然一新,社会秩序井然有序,百姓们安居乐业,对这位新来的太守无不交口称赞。

公元前42年即永光二年历史中极其普通的一年,因时局需要王尊随护羌将军任转校尉,时局动荡汉羌矛盾愈演愈烈王尊护运前线军粮时因遭走投无路的羌民起义而被围困,突围后因罪被皇帝所免职。后经涿郡太守徐明赏识而被举荐,任郿县令,后又因功升任益州刺史等职,但因多次不畏权贵执法,遭人诬陷被免官,又多次被起用,这一生真可谓是试图坎坷啊,平常人历经大起大落要么辞官归隐逃避现实,要么怨天尤人 而王尊却能以平常心去待之着实令人钦佩。

汉成帝时,王尊任东郡太守,遇黄河涨水,在如此危险的时候正常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去保全自己而他却亲率属吏民役冒死防洪抢险,甚至欲以身填堤,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大堤得以保全,其勇节受到吏民赞誉和皇帝嘉奖。在他身上我仿佛看见了97年抗洪抢险时的人民子弟兵那种毫不畏惧的牺牲精神。

晚年王尊最终卒于任上,其一生廉洁奉公,执法如山,不畏豪强,与王章、王骏齐名,号称“三王”,东郡吏民勒石纪念其功绩。

王尊,西汉良臣,尽显刚正风范。出身孤贫却自学成才,初入仕途便锋芒展露,任官各地,严惩贪腐、豪强,安定郡县,执法严明无畏。谏东平王,忠言直陈不阿权贵。抗洪守堤,身先士卒,愿舍己护民。一生仕途波折,屡遭诬陷,然其志不改,廉正奉公,青史留名,堪为后世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