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正是临云州城隍庙重新开庙的日子。
事情早已经在数日前便宣扬出去,不少信徒从各地而来。这一次的开庙简直就是空前的热闹。
那简直就是彩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之所以这般热闹,一来这是州城隍庙开庙,信徒众多。
二来那就是这一次开庙,刘建功这个知州竟然亲自主持。朝廷命官给一位神灵主持开庙仪式,而且还是一位六品知州,这可是前所未有。
这种事情,毕竟多少有些犯忌讳,没有哪个官员吃饱了饭会干这种有可能招祸的事情。
可是,这一次因为城隍庙的事情,朝廷竟然接连派了两次人过来,而且还是玄庭的四品供奉。
四品啊,那可是相当于都府府君的品级,牛逼得不行。
朝廷的规制,最核心的当然是京师之地,往下便是都府,再下一级就是郡府,再往下是知州,再下就是县。
大齐王朝,采用的乃是七七制。
京师之外有七个都府,每个都府之下有七个郡府,每个郡府下又是七个知州,每个知州下又有七个县,县下含七镇。
镇下面村子就不一而足了,少的十几个村,多的可达三十几个村庄。
拿三元县来说,有一万多人。整个临云州则有十几万人,照此算来整个大齐国差不多有上亿人口。
上亿人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所以说,整个大齐其实还是不小的。
如果上亿人口都成为城隍庙的信徒,那将是一股无比强大的力量,每日提供的香火值将无法想象。
真到那一天,殷天梓不知道自己不能成为这世界的唯一真神,但肯定是一尊无比强大的存在。
朝廷对城隍庙如此重视,他当然就猜到了朝廷的态度。而且,再看那玄庭四品供奉赵龙权对城隍爷恭敬的态度,这让刘建功才敢有这样胆大的动作。
因为有刘建功的提前安排,州府的兵士维持秩序倒是没有出现踩踏事件。
但是,最让人震惊的有两件事情。
一是这临云州的州城隍庙祝竟然是一个女人,而且还是一个犹如冰冷仙子的女人。
“哇!那位女子长得好漂亮,像天仙一样!”
“不知是哪家小姐,要是我能赵二狗能娶到这样的女子当老婆,少活三十年都愿意。”
“得了你赵二狗,你都快穷得跟猪圈里的母狗睡在一处了吧,哈哈哈……”
众人一阵打趣,哈哈大笑。
当然,也有人认出了汪路瑶的身份。之前三元县的城隍庙,也是不少富家翁和公子可是都去看过的。
“我认得,她姓汪,是三元县城隍庙的庙祝,人称白月仙子,可是怎么来州城隍庙了?”有识的的人惊呼。
“白月仙子?真美……”
“哎!可惜了,这么漂亮一女子怎么就甘愿在敢庙祝呢!”
不少男人,无论老少皆是一脸惋惜。
第二件让人震惊的自然就是进庙后的那一幅壁画了,当汪路瑶亲手将墙上的红布扯下来之后,所有人一看都惊住了。
就连汪路瑶初看之下,也是惊惧不已。但好在她实力强大,品性极佳,倒是没有太大反应。
但是,普通人反应就大了,一个个面色都吓得泛白。
甚至,有不少人直接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连连磕头忏悔。显然,这些人都或多或少做了不少违心之事。
刘建功这位六品知州也是吓得面色惨白,两腿一软差点没吓得直接坐地上。
还好,被旁边的两个衙役赶紧扶住,否则今天可就要丢脸了。
当然,丢脸那还是轻的,难免会让人怀疑他肯定做了不少坏事,否则不至于吓成那样。
虽然当官哪有清清白白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当众出糗那就太吸引目光了。
若这事情被有心人捅上去,多少也是麻烦。
“走走走,赶紧回府。”刘建功催促下,立刻被衙役驾着快速离去。
十八层地狱图的消息迅速被传播开来,像是被春风吹散,以一种极快的速度撒向了整个临云州。
并且,还在继续向外扩散。
十八层地狱图虽然恐怖骇人,可是却向世人散发了一个信息。
做恶事要下地狱,但是做了好事会得到善报。
这辈子做好人,下辈子就能投生富贵之家,享受一生。
这辈子过得就不好,谁不想下辈子能过得好,过上梦想中的生活。
而那些这辈子是富贵之人,又做了坏事,谁不怕死后下地狱。
如此威慑之下,一时间倒是临云州以及周边地区的风气好了不少。
犯罪率也有了一定的下降,还多了不少行善之人。
以前大家都是自扫门前雪,谁肯助他人。因为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概念,如今不管是真正忏悔还是为了自己多少也不想继续作恶。
这样的效果,殷天梓非常满意,决定将此风加强。于是,又让王富贵想法办尽快将十八层地狱图出现在辖的内的县城隍庙之中。
虽然刘建功不敢再去城隍庙,因为害怕那面画有十八层地狱图的墙壁。
不过,犯罪率大量减少,这也让他欣喜不已。
照这样保持下去,三年一次的政绩考核他必然能拿一个甲。到时候,说不定自己的位置还能往上提半级。
混到郡府去做个二把手,那也是极有可能的嘛。
这一日,殷天梓再次将陆元海的魂魄给召进了城隍神殿之中。
上次将翻天教在勋州出现的信息告知对方,让他向朝廷汇报上去。
而这家伙,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什么反应。
一问之下才得知,朝廷那边并无回复。
这里面,学问可就多了,表面看似没有得到任何信息,实则信息量还真不小。
朝廷不给任何回复,要么就是不重视,要么就是早已知晓,要么就是无可奈何。
虽然不知道是哪一种,朝廷必定是知晓此事的。
想来也是,整个勋州的圣灵都莫名消失,肯定瞒不过朝廷的眼线。
不过,临云州和贺州此时都已经立了城隍庙,各村各镇也都有了土地庙,朝廷也没有管,这说明朝廷默许。
哎!也不知道朝廷这态度究竟是好还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