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玉不识讲到这里,索性就此结束这次直播,反正她搜集来的资料也讲的差不多了,至于没讲到的也只能算了。

【我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历史不只是印刷在课本上,而是掩埋在大地深处。”

这句话不假,历史不仅仅能在课本上看见,也无声沉淀在神州大地之上,但不断推进革新的印刷术和那些作品,又何尝没有镌刻下历史和文化的永久痕迹呢?】

武则天品了品玉不识在这次直播结束前的最后这句话,忽然笑了。

“历史……一切都有痕迹吗?”

她长喟一声,或许历史确实是客观的,但有时候也还是会有欺骗啊。

或真或假,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笔,那内容的轻重缓急就可有的说了。

武则天不由得想起自己百年之后的光景,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情况。但要问她有没有后悔,那是一定没有的。

她轻轻一笑,不再去纠结这些有的没的,不管后世的史书上对她是秉笔直书还是歪曲遗漏,都不是现在的她能够左右的。她只要做到自己问心无愧就好。

武则天抬手拿起边上她记录下的对印刷术的要点,轻声叹了一口气,“天女开始提出的问题没有回答啊。”

她看着对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记载,眉头微微皱起。

只能都叫人去试试了,或者想想有什么能改进的。

她为了打压世家门阀,大开科举之门,印刷术和造纸术的推行也确实帮了她不少。

“算了,都试试不就知道了。”

她看了看外面逐渐暗沉的天色,放下想要叫人来的想法,毕竟这东西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左右也不急于这一时。

其实天女的态度很明显,只要有利于民的,她都是赞扬的。

武则天回到殿内,旁边的侍官遇上了都纷纷低头行礼。

她一步步走来,有李治的纵容,也有她自己的努力,纵观历史,她是唯一登上皇位的女帝,她也不知道后世还有没有。她也管不了太多,她深知自己处在风口浪尖之处,每一项变革都会遭受诸多议论。但只要有利于社稷民生,她便不惧后人评判。

望着窗外宫苑景色,她眼神坚定起来,无论前路如何,她定要带着她治下的朝廷百姓走向更好的未来。后人如何看她是后人的事,既然做了皇帝,她是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分。

******

赵匡胤对此也有些不满。

“怎么不说完整呢?”说了一大堆活字印刷的好处,怎么不讲为什么活字印刷没有取代雕版的原因啊?

活字印刷是在他赵宋一朝发明出来的,他是很高兴没错,撇去把大宋变成北宋和南宋的靖康之难,他宋朝在文治一道上可是收获满满。

现在看着玉不识在前面放下个钩子,却再也不管,也不知忘了还是想让他们自己找原因,脸上就不由得带出点情绪。

赵普笑着安慰一句:“试试不就知道了?”

印刷术对他们而言,也并没有那么重要——

说起造纸术,尚且可以把它当做一个产业来经营,正巧可以赚取一点军费和朝廷的开支,经营的好,总归有点进项。但印刷术则不然,现在依旧是手抄和雕版印刷为主,活字印刷是不是真的像天女所说那般好,都还没试过,研究又得费钱。

赵匡胤仔细想想,也只能说道:“先试着吧。”

这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利弊,一项新事物兴起,若无合适土壤滋养,也难以繁茂。活字印刷再好,在还没有展现出足够大的优势来改变这一现在传播的局面,他都不会考虑。

不过,试一试倒也是无妨。

******

玉不识什么情况呢,她是真的忘了。

在被系统提醒后她才恍然说道:“哎呀,忘记了。”

其实活字印刷没有取代雕版印刷的缘由也很简单,活字印刷虽便捷,但字模制作不易,成本颇高,而且根据材料的不同易磨损的程度也不同,不如雕版印刷模板经久耐用,可以刷上成千上百次,对于一些小印量的书籍来说,反不如雕版划算。

加上识字之人本就多集中于富贵人家或官家子弟,他们更注重版本精美,雕版印刷在这方面更为擅长。并且,活字字模数量庞大,古代读书人少,工匠想要识字也是麻烦,很难方便排版,种种原因掺杂之下,还不如雕版印刷,即使不识字也一样可以翻版模具、印刷书籍。

玉不识纠结一瞬,很快就不为难自己。

“算了,应该问题不大,这种东西,实践一下应该就能知道了。就当做一项考验吧。”

“……实在不行,下次开篇讲一讲。”

这次直播没甚得她心意,讲的很是有些疲惫,现在也懒得在想这些内容,自顾自地休息去了。

“接下来是指南针……郑和下西洋一定会提到。”

玉不识想起明太宗也是明成祖的朱棣那一些操作,忍不住有些想笑。

朱元璋位面的连接的时间……还是朱棣他青少年的时候吧?

从系统显示的时间来看,这个时候朱标还没去世。

随即她心思一敛,朱棣的内容还在后面,但他登上皇位的事实下次可就一定会讲到了。

也不知道这次还会不会上演什么“爸爸爱我,我爱爸爸”。

怀揣着这样的念头,玉不识回去房间洗漱完,就直接睡了。

嗯,养精蓄锐,明天好好搜集资料整合直播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