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战神回明末 > 第56章 稳定粮价,救灾获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6章 稳定粮价,救灾获胜

朱由检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岂有此理!这帮狗东西,刚让他们吃饱几天饭,就又开始作妖了!”

他眼神冷得像腊月寒冬的冰碴子,整个御书房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一般。

“朕刚刚还觉得这大明要起飞了,结果这群蛀虫又开始搞幺蛾子!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颜色就开染坊!”

朱由检站起身,来回踱步,胸中怒火蹭蹭上涨,“传朕旨意,立刻彻查京城粮价!朕倒要看看,是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朕眼皮子底下搞事情!”

“遵旨!”侍卫领命,立刻下去安排。

很快,调查结果就如雪片般飞来,呈到了朱由检的案头。

“好家伙,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朱由检看着调查报告,气得笑了出来,却是冷笑:

“这帮黑心商人,一个个胆子肥得流油,竟然敢联合起来操纵粮价,囤积居奇!他们是真不怕朕抄家灭族啊!”

报告显示,京城几大粮商相互勾结,暗中抬高粮价,市场上原本正常的米面,价格翻了好几倍,简直是明抢!

“他们是真把老百姓当韭菜割啊!”朱由检狠狠地把报告摔在桌子上,“这群家伙,还真以为朕是泥捏的?朕不发威,他们真当朕是小猫咪啊?”

朱由检立刻下令,让左懋第带人,去查封那些粮商的仓库,他倒要看看,这群家伙肚子里到底有多少坏水!

就在左懋第准备出发时,一个粮商悄悄凑到左懋第身边,从袖中掏出一锭金元宝,满脸谄媚地说:

“大人,您高抬贵手,这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左懋第看都不看一眼,冷哼一声:“你这是想贿赂朝廷命官?罪加一等!来人,给我拿下!”

“皇上放心,微臣定当不辱使命!”左懋第抱拳领命,带着锦衣卫,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粮商的仓库。

“打开仓库!例行检查!”左懋第语气冰冷,不怒自威。

那些粮商一看这阵仗,顿时慌了手脚,一个个脸色煞白,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

“大人,这……这里面都是我们囤积的粮食,可不是什么违禁品啊。”

一个粮商颤颤巍巍地说,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少废话,开门!”左懋第冷喝一声,根本不给他们狡辩的机会。

仓库门打开,里面的景象让锦衣卫们都倒吸一口凉气。

一袋袋粮食堆积如山,密密麻麻,如同一个个巨大的堡垒,简直可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

“好家伙,这哪里是囤积粮食,这是要囤积出一个粮仓来了!”一个锦衣卫小声嘀咕道。

“呵,还敢抵赖?”左懋第冷笑一声,指着那些粮商,“现在,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那些粮商此刻才意识到,事情是真的闹大了,一个个吓得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求饶。

“大人饶命啊,我们也是一时糊涂,求大人给我们一次机会吧!”

“晚了!”左懋第眼神中充满了厌恶,“带走!全部带走!”

几大粮商被锦衣卫押着走过街头时,百姓们纷纷围了上来,朝着粮商们扔烂菜叶,口中高呼:

“让你们哄抬物价,这就是下场!”

几大粮商被带走了,他们的仓库也被查封了,但是,事情真的结束了吗?

风暴,才刚刚开始。

而另一边,朱由检在御书房来回踱步,京城的街道上,愁云惨雾笼罩。

往日里熙熙攘攘的粮店门口,如今却挤满了唉声叹气的百姓。

米价飞涨,几乎是一天一个价,让本就生活困苦的百姓更是雪上加霜。

他们手里攥着几个铜板,眼巴巴地望着粮店里堆积如山的粮食,却只能望洋兴叹,如同被生活扼住了喉咙,连呼吸都觉得艰难。

“这日子,没法过了啊!”一个老汉捶胸顿足,满脸的皱纹都拧在了一起,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苦楚。

“昨天还能买二两米,今天连一两都买不起了!”

“唉,谁说不是呢!”旁边一个中年妇女抹着眼泪,哽咽着说道,“家里还有几个孩子等着吃饭,这可怎么办啊!”

整个京城,都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让人感到窒息。

御书房里,朱由检听着锦衣卫的汇报,眉头紧锁,他并没有被眼前的乱象所迷惑,反而更加冷静。

他知道,直接动用武力镇压,虽然可以一时解决问题,但治标不治本,反而会引起更大的动荡。

朱由检在决定各地总督调拨粮食进京时,脑海中闪过曾经旱灾中灾民饿死的惨状,他握紧拳头,心中暗暗发誓,绝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在京城百姓身上。

“传朕旨意,命各地总督,火速调拨粮食进京!另外,让左懋第即刻拟定粮价调控政策,务必让京城百姓,有饭吃!”朱由检语气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不出三日,一艘艘装满粮食的大船缓缓驶入京城码头,船头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码头上,百姓们自发地排起了长队,男女老少,脸上都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当第一袋粮食被卸下时,一个小娃子好奇地伸手摸了摸,一旁的老妪笑着说:“娃子,这可是咱们的救命粮啊。”

这一刻,阳光洒在粮食堆上,仿佛给整个京城都带来了生机。

这些粮食,犹如及时雨般,缓解了京城的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左懋第也带着粮价调控政策,在京城大街小巷张贴告示。

政策明确规定,粮食价格必须维持在合理水平,严禁任何哄抬物价的行为,违者严惩不贷。

“我看看,朝廷这次是玩真的了!”一个识字的年轻人,指着告示上的内容,兴奋地说道,“这下,那些黑心商人,可要倒霉了!”

“可不是嘛!”周围的百姓也都纷纷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总算能喘口气了!”

然而,就在京城百姓为了粮价回稳而欢欣鼓舞之时,那些原本还嚣张跋扈的粮商,却已经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其中一个粮商,看着码头上不断涌入的粮食,眼神中充满了恐慌,喃喃自语:“这...这怎么可能?”

他身旁的另一位粮商,脸色铁青,惊恐地说道:“我们...我们好像...惹上大麻烦了!”

看到源源不断的粮食运进京城,粮商们彻底傻眼了。

他们囤积居奇的美梦,瞬间变成了噩梦。

“完了,完蛋了!”一个粮商哭丧着脸,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朱由检可不是吃素的。

他直接下令,抄了这些粮商的家,把他们的粮食全部充公,然后以平价卖给百姓。

“皇上圣明!皇上万岁!”百姓们欢呼雀跃,山呼海啸般的赞美声响彻京城。

朱由检的威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旱灾的阴霾终于散去,灾民死亡率控制在10%以内,粮食储备足够军队和京城三个月所需。

救灾工作圆满完成,朱由检站在京城中心,接受万民敬仰。

严悦站在他身旁,目光中满是崇拜。

严悦是某个富商的女儿,对商业有独特的见解,她本想告诉朱由检那些传统商业势力在各地的钱庄都已经暗中准备收紧银根,以此来对抗改革,但朝堂之上耳目众多,她只能咬了咬嘴唇,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朝堂。

可朱由检心里清楚,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旱灾解决了,但大明的经济依旧千疮百孔。

接下来,他要进行商业改革,打破传统商业势力的垄断,让大明的经济活起来。

然而,这注定是一场硬仗。

那些传统商业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岂会轻易让步?

他们暗中串联,准备给朱由检来个下马威。

“陛下,臣有事启奏。”户部尚书李侍问颤巍巍地站了出来,“这商业改革,此事关系重大,还请陛下三思啊!”

朱由检冷笑一声:“李大人,你这是在教朕做事?”

李侍问吓得冷汗直流,连忙跪倒在地:“臣不敢!”

朱由检的目光扫过朝堂上的众人,语气冰冷:“朕意已决,谁敢阻拦,格杀勿论!”

就在这时,朱由检突然感觉心中不安,他总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