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艾书本来打算,两个学历最高、新来的老师担任初中课程。现在武老师这样做,明是冲着自己来的。所有老师只有自己的学历最低。他站起身来,独自在门口抽烟做气。见状,司勇老师出去,低声对艾书说:“拈就拈吧,你拈到哪科,不想教,我就来。”钟成老师也出去对艾书说:“拈就拈,你如果拈到数理化,有我换,不怕。”艾书不置可否,继续在门口抽烟。他再思考一层意思:怕传出去说他安排不了老师,安排课程是拈阄,丢面子。

全体老师都年轻,最大年龄也刚进30岁。大家嘻嘻哈哈,一个二个:“哎,我拈到教小学........”钟成:“我拈到初中班数理化。”艾书自己不去拈。很明显,剩的纸团是初中政文史地。他把烟头使劲往地一甩:“可以,就按拈的办,边教边学,怕有鬼了!”

第一周试课和拟教学计划,两人各上14节。艾书发现了一大问题:钟成上课经常拖课,艾书的课如果在他后面,休息时他还在讲课,下一节上课钟响了,艾书握着教本站在门口,敲门他才下课。艾书走进教室,请假解手的同学多。只好叫大家都去解手,这样一来,至少被占去5分钟,艾书的课一节只得最多35钟用。

艾书和钟成争论起来了。艾书:“钟成,给你提个意见。希望你不要拖课,占用我的时间!”钟成:“这个课我上不了,一个星期,代数少于12节,物理、生物两科少于4节,这课上不下去。我要求把体育、图画、劳动、唱歌拿两节给我,我拿来上数理化。”艾书说:“你拿去了17节,我得11节,又怎样上语政史地呢,艺体课一节都不能少!”

两位老同学争课不休。

“好啦,解围的办法只有一条:加课。”艾书未说完,钟成说:“对了!误人子弟,不如不教。”艾书说:“对上的口径就说比规定只多4节,共28节。那我们就定为33节,你的17节,我的16节。”钟成说:“这还差不多。其中艺体课,你把体育、劳动排给我,天气不好时,我有用。”

艾书比老同学钟成小两岁,文化基础比钟成低,但毕竟是领导,有权。他使了一个心计:每天钟成的课排在艾书之后,还有就是下午最后一节课排给钟成,“你爱拖课你去拖吧!”艾书还自作主张,还排了一节上面没有安排的写字课。

钟成说:“老同学,你这个课排得好,我有机动权了。”

一天吃饭时,艾书提出:“我们7个老师,6个人有小伙食补助费,一个月有9元钱,拿集中使用,找个炊事员,给生产队商量,本人交6元给生产队,记一个劳动力工分,我们大家从炊事小圈子里跳出来。”全体老师说:“可以,你去办就行了。”

艾书承担的科目政治、语文、历史、地理,除政治是用《毛主席语录》代替外,其他都是新编试用教材,篇幅不多。语文教材中,毛主席着作和诗词要占一半以上,文后无附语文知识,其他文章多是历史上“法家人物”和近代“改革人物”的文章,也没附多少语文知识,交“白卷”的张铁生,是全国的样板,“学而优则仕”被批得体无完肤。“读书无用”嵌进人们心田。

上面安排,要自编”乡土教材“,作为语文补充。

艾书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要让知识将来在社会上使用。不会写文章、不会写报告、不会写应用文,那还读什么书?当老师的还教什么书?误人子弟,不是男盗女娼么!他年轻,涉世不深,不顾虑会不会被打成“小封资修”。文字是语言为表达思想、情绪的工具。虽还有有声的听闻传达,但传达面哪有文字传达那样广泛和长久。

他见到语文知识的书就买,买不到的抄,对旧报纸副刊登载的也录了一些。

不过艾书讲语文知识,还是要政治挂帅。他在黑板上板书,毛主席教导我们:“把消灭错字认真地当做一件事情来办。”树立为革命而学的思想。

“我讲两个写错别字的真实故事。”

他先在黑板上写“士”和“土”。

同学们先认读:“战士的士”,“土地的土”。

他问:“这两个字的区别呢?”

学生艾忠说:“笔划一样多,就是两个字的横,‘士’字长横在上,短横在底,‘土’在短横在上,长横在底。”

艾书讲:“去年,一个本地去参军两年的同志,写信给父母说‘兵分三等,我是上等,不久就要下‘土’。父母一听,急死了,认为儿子是不是犯了大事,要被枪毙了,哭哭啼啼,打访去打访来,最后知道儿子是从上等兵要升成下士,才解了一场虚惊,破啼为笑。”

“还有一个故事,是本区外公社的,”艾书边说边板书:“胆”、“肚”。“这两个字区别在哪里?”

学生宁发抢先:“两个字都是‘月’旁,‘胆’字右边是‘旦’,‘元旦的旦’。‘肚’字右边是‘土’‘土地的土’。

艾书讲:”对了,还是认真读书的好。“接着讲了一个故事。

“大前年,国家钢铁基地招工,有百分之五女工指标。某公社去了一个女工,她去了一段时间,写信回来给父母说:”我刚上车床的时候,肚子很小,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我肚子月(越)来月(越)大了........。”父母一听,急了,这姑爷是哪个也没听说过,结婚也不告诉我们一声。不管怎样还是先做点甜酒作准备吧。过了几个月,父母猜想女儿应该生孩子了,带着甜酒,千里迢迢去送月米。看见女儿肚子是平的,问‘小人呢’?‘什么小人,婚都没结,........’弄清错字真相后,母女啼笑皆非。”

艾书安排:“同学们,我的语文课,对‘容易写错的字’、‘容易读错的字’,我不集中讲解,将在每课书中结合讲解,但大家要备好一个‘语文知识记录本’集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