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手中的羊肉夹馍,刘禅微微有些愣神。
这个时代的军粮主要以粟米、鹿肉为主,仅可填饱肚子,食之无味,且运输起来极不方便。
历史上,诸葛亮南征孟获时,曾发明携带方便的“馒头”作为重要的粮草物资。
所谓馒头,汉朝时称之为“面起饼”,后来蛮人以人头祭神,将饼做成蓬松的馒头状,谓之“蛮头”。
晋代以后,面饼揉水作为剂子,中间有馅,称之馒头或者包子。
馒头和包子后来作为重要的粮草物资,携带方便,便于充饥,深受兵将们的喜爱。
“蜀中多山路,运送粮草极为不便,看来是时候优化下军粮了...”刘禅沉吟道。
羊肉夹馍只是个小插曲,事实上,行军路上的困苦和无聊消磨了将士们大部分的时光。
长时间的骑马行军,刘禅的大腿内侧已经磨出血泡,苦不堪言,下马走路时,只能被迫保持两腿撇开的外八走势,引得亲卫们一阵嘲笑。
当然这些嘲笑声也付出了他们对应的代价,写检讨成为了将士们专属的梦魇。
就在刘禅痛骂行军的痛苦时,前方斥候来报,大军已行至汉中边界。
这里,算得上是魏蜀两国的交界处。
而镇守汉中的将领,则是汉中太守,魏延,魏文长。
......
对于魏延,史书上对他的争议颇多,演义中记载他脑后有反骨,不受诸葛亮重用,诸葛亮死后他更是恃才傲物,正大光明的造反,后被马岱斩于马下。
然而在正史当中,魏延是典型的军事型人才,他长于军事,勇猛过人,乃镇守汉中的不二人选。
只不过他的政治能力偏低,纯粹的耿直boy,平日里不善于隐藏情绪,牢骚颇多,与行军长史杨仪恩怨颇重,最终在两人的相爱相杀中,走上了败亡之路。
对于魏延,后世学者印象最为深刻、争论最大的,便是他的子午谷奇谋之策。
“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
这便是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之策。
意思是诸葛亮率蜀兵主力步步紧逼长安,魏延则亲率一支轻骑,绕道子午谷,抄小路直奔魏国的长安城。
此乃魏延奇袭之谋,若成蜀军则攻下长安,直奔魏国的都城。
只可惜诸葛亮生性谨慎,不愿让将士们冒险,因此并未同意这条计策,然而魏延却屡发牢骚,以为诸葛亮胆怯,恨自己的谋略不为所用。
子午谷奇谋真的会成功吗?
并不见得。
当年闯王高迎祥曾走过子午谷,遭遇大败,当然魏延的对手不是孙传庭,而是镇守长安的夏侯楙,或许是有机会的。
但不管怎样,这项奇谋在后世争议很大,以当时蜀国的国力来说,诸葛亮不冒此险乃是上上之策。
......
近万名蜀兵进发汉中郡,此时的汉中旌旗飘扬,万马齐喑,刘禅将印信交付斥候后,率领全军将士在汉中城外扎营。
身在汉中的魏延接到刘禅的印信后,连忙率亲卫出城相迎。
帅帐内,汉中太守魏延踏进时,刘禅便是感觉到战场的杀伐之意扑面而来,就连空气都变得迟滞不少,魏延身后的亲卫更是面带凛冽的杀气,令人不敢直视。
见到这位名垂千古的蜀汉名将,刘禅的心跳都莫名加快了几分。
只见魏延身长八尺,面如重枣,四十来岁的年纪,身披重甲,虎鼻阔口,颇具威严。
“汉中太守魏延,见过太子殿下。”
见到刘禅后,魏延不敢倨傲,连忙朝他抱拳行礼。
刘禅仔细打量着他,不一会儿,嘴角微微泛起笑意:“魏叔不必多礼,有您坐镇汉中,蜀中高枕无忧矣。”
“殿下谬赞,此乃末将之责。”魏延拱手而拜,脸上的笑意一闪即逝,“久闻殿下少年英才,辅佐主公将蜀中治理的井井有条,今日末将有幸得见,方知所言非虚。”
刘禅扯了扯嘴角,笑着应道:“魏叔谬赞了,前几日行军时,麾下将军还曾吐槽过公嗣不会领军作战,可见‘英才’两字,小子实属担当不起。”
魏延抬头愕然道:“是哪个不开眼的鼠辈,胆敢如此藐视殿下?待老夫将其斩于马下!”
刘禅呵呵一笑,摆手道:“不劳魏叔动手,嘴贱的人都欠抽,我不是吃亏的人,已经抽过了。”
魏延微怔,脸上尴尬的笑意一闪而逝。
“殿下,末将在城中已备好佳肴,可愿随吾去城中一叙?”魏延话锋一转,肃声道。
“魏叔的好意公嗣心领了,小子欲率军前往阳平关,与孟起将军合兵,故便不多叨扰。”刘禅轻声说道。
魏延盯着刘禅,认真道:“殿下前往阳平关,欲意何为?”
刘禅沉思片刻,一字一顿道:“伺机而动,挥师北进,剑锋所指,长安也!”
魏延瞬时瞪大眼睛,连忙拱手问道:“难道殿下已有攻城良策?”
刘禅摇头,缓缓吐出两个字:“没有。”
魏延苦笑,逗我玩呢?
运筹帷幄,攻城良策这种事可不敢乱说,就算是有,也要烂在肚子里,穿越者又不是神,良策哪能说来就来?
显然,刘禅并没有膨胀到无所不能的地步。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小子所等的也不过是一个契机而已。”刘禅沉声道。
魏延不解道:“什么契机?”
刘禅笑了笑,轻声道:“魏叔身为汉中太守,想必也察觉到了洛阳城的异动吧?”
魏延瞬间明白过来,惊呼道:“难不成魏军真要趁着蜀吴交战之际,趁机攻取上庸城?”
“不止,想必汉中也在他们的谋划之内。”刘禅拧着眉头,凝重道。
“不过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机会,一个攻下长安的机会。”
魏延虎目微凝,脸上闪过激动之色,旋即抱拳道:“愿听殿下调遣。”
刘禅紧盯着魏延的双眸,沉声说道:“曹魏自洛阳兵发上庸,依子龙将军之才,镇守上庸绰绰有余,小子与阳平关的孟起将军兵合一处,伺机向长安推进...”
“当此形势,魏叔掌既汉中之兵,汝当奈何?”
魏延思索片刻,谨慎道:“死守汉中。”
刘禅摇摇头:“这不是我想听到的答案,此乃下策,你的想法不妨再大胆些。”
魏延微怔,心中已然翻起惊涛骇浪,他强忍住心下的激动,声音有些颤抖道:“殿下可有大汉舆图?”
“当然。”
刘禅会心一笑,旋即拍了拍手,偌大的沙盘被人抬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