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 第302章 两国大军撤退遇见地雷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2章 两国大军撤退遇见地雷阵!

司马孚和刘长军也各自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他们都知道如果继续坚持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既然大云有这么厉害的武器,看来我们得考虑一下撤退,而且得考虑下以后怎么补偿大云。”

司马孚皱着眉头发出飞鸽传书。

刘长军点了点头回信:

“没错,这东风导弹的威力太大了,我们不能硬扛,

就让赵国自己独享吧,小命要紧,这钱和利益我都不要了。”

在大云边关,杨天看着远处被东风导弹袭击后的楚国和魏国军队营地,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这一击已经让对方心生畏惧,局势开始朝着对大云有利的方向发展。

“将军,楚国和魏国似乎有了撤退的迹象。”一名士兵前来报告。

杨天点了点头:“继续密切监视,不能掉以轻心。”

此时,在楚国和魏国的军营中,司马孚和刘长军正焦急地商议着对策。

“没想到这大云的武器如此厉害,我们不能再继续冒险了。”司马孚说道。

刘长军叹了口气:“是啊,我们得尽快想办法撤退,不然损失会更大。”

他们开始着手安排撤退事宜,但心中却充满了担忧。

他们知道,一旦撤退,赵国必然会对他们不满,

而大云也可能会在他们撤退的过程中发动攻击。

“将军,我们该如何向赵国交代?”一名楚国将领问道。

刘长军皱着眉头:“先不管赵国,我们得先保证自己的军队安全撤离。至于赵国,让他们自己去面对大云吧。”

在魏国这边,司马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的部下们都对撤退后的局势感到担忧。

“王爷,我们撤退后,大云会不会趁机攻打我们?”一名魏国将领问道。

司马孚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尽量避免与大云发生冲突,

尽快撤回国内,加强防御。如果大云真的要攻打我们,我们也只能尽力抵抗。”

就在楚国和魏国准备撤退的时候,赵国使者又急匆匆地赶来了。

“两位将军,你们不能撤退啊!我们三国联军共同对抗大云,现在你们撤退了,赵国怎么办?”赵国使者焦急地说道。

司马孚冷哼一声:“你们赵国挑起这场战争,现在却让我们为你们的利益卖命。我们已经损失惨重,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刘长军也说道:“没错,我们不会再为了赵国而让自己的士兵白白送死。

你回去告诉赵国国君,这场战争我们退出了。”

赵国使者无奈地离开了楚国和魏国的军营。

他知道,这场战争已经成了他们赵国和大云的两国之战了。

“什么?一击就灭杀了十几将近二十万人?杨天的武器如此恐怖?他这武器还能用么?”

得知使者带回来的消息,赵国国君直接被吓懵逼了,他沉声问道。

“回大人,确实如此,只不过这等厉害武器应该有使用限制,现在用不了,

要不然,他给咱们也来一个,起码也是得死十几万人。”

赵国使者也不是傻子,于是就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有道理,你出去吧,让我自己思考一下。”

让使者退走,赵国国君陷入了沉思。

而另一边,楚国和魏国的军队开始缓缓撤退,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大云的士兵甚至百姓,

生怕一个举动导致发生冲突,惹得杨天不满意,再次遭到攻击。

在大云边关,杨天得知楚国和魏国开始撤退后,心中松了一口气,但他也知道,这场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

因为,这楚国和魏国两支军队回自己国家的路上,都被杨天给埋上了地雷,而且数量还不少。

而且,他们这些人正仓惶的跑路,根本就不会注意到脚下还能有埋伏,

身为古代人,这些士兵又没有一个会排雷的,

所以杨天的这些地雷造成的杀伤也十分可观。

楚国和魏国的军队在撤退的路上提心吊胆,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然而,尽管他们万般谨慎,还是不时有士兵触发地雷。

“轰!”又一声巨响传来,

几名士兵瞬间被炸飞。周围的士兵们惊恐地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绝望。

“这可怎么办?我们根本无法避开这些地雷。”一名魏国士兵绝望地说道。

司马孚脸色铁青,他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传令下去,让士兵们尽量分散行走,减少触发地雷的概率。”

刘长军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楚国的士兵们开始分散开来。

然而,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有士兵不断地被炸伤或炸死。

在大云边关,杨天看着楚国和魏国军队的惨状,心中没有丝毫怜悯。

他知道,这是战争的残酷,也是对敌人的威慑。

“将军,我们要不要继续给他们施加压力?”郭保坤问道。

杨天沉思片刻后说道:“先等等,让他们继续在恐惧中挣扎一段时间。

等他们更加疲惫和绝望的时候,我们再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此时,赵国国君也得知了楚国和魏国军队在撤退路上的困境。

他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轻易撤退,但同时也对大云的实力感到担忧。

“看来这杨天不好对付啊。我们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赵国国君说道。

赵国的大臣们纷纷献计献策,但都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赵国国君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这场战争的胜负将关系到赵国的命运。

而在楚国和魏国的军队中,士兵们的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

他们开始抱怨这场战争,甚至有人想要和大云求和。

“我们这样下去只有死路一条,还不如投降大云。”一名楚国士兵说道。

“是啊,大云的将军看起来并不是一个残忍的人,也许我们投降后还能保住性命。”一名魏国士兵附和道。

司马孚和刘长军听到士兵们的议论,心中大惊。

他们知道,如果士兵们真的投降大云,那么他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绝对不能让士兵们投降!我们要想办法鼓舞士气,组织一批敢死队在前边走,

谁加入官升三级,抚恤金加倍,老婆孩子归国家养。”

没有办法,司马孚只能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