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上丹霄 > 第120章 自求多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皇后面色平静,转头看着墙壁道:“杨凌是杨凌,御都杨家是御都杨家。”

沈枭垚没笑,只是平静的盯着杨皇后,她很想警告杨皇后一些话,可是又觉得没必要,她在意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已经死在了御都。

其余的,全都不重要。

她安静了一会儿道:“那就好,杨家自求多福,你也是。”

说着起身抄又补充道:“对了,父皇醒了。”

杨皇后却还记挂着刚才的话题:“你自身难保,难道不担心自己无路可走?”

沈枭垚这次倒是轻轻笑了:“你着急了,太子...还没当上皇帝呢。”又如何有权处置栖霞公主。

言尽于此,沈枭垚转身出了凤仪宫,她雪青色的长裙在明亮的金砖上拖曳出花朵一般的弧度,杨皇后看着那弧度眯了眯眼,她总觉得哪里不对。

沈枭垚自然还要去探望徐贵妃,她站在殿外就听见了里头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滚出去!骗子!你们全是骗子!叫令儿回来,把令儿还给我!”

沈枭垚站着没动,她自然也听见了里头和静公主的哽咽。

皇帝的暴怒,徐贵妃的崩溃,和静的伤心。

他们才像是一家人,不知恭宜皇后死的时候,皇帝难过了吗。

一旁的小太监不敢进屋禀告,只低声道:“殿下,娘娘正是哀恸的时候,恐怕没时间招待您,您请回吧。”

沈枭垚摇了摇头,她没说话也没动。

大半年了,沈九娘就在年前回了一封信跟她道了安好便再也没有消息了。

自己已经不能再将青雀的死瞒着了,到那时候沈九娘该怎么办,她该怎么办。

徐贵妃还在哭,时而哭着说雍王走前说了什么,时而咒骂奴才们诓骗她。

她的声音已经沙哑了,摧枯拉朽般。

还不等沈枭垚离开,和静正抹着泪从殿内出来,她手里拿着贵妃的玉印,口里应着:“嗯嗯,我这就去,娘别担心!”

一抬头看到了沈枭垚,眼泪簌簌落下,她抬袖子抹了一把脸。嘴巴一撇,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沈枭垚跟前,一把抱住沈枭垚。

然后压抑着哭声无助道:“皇兄,....皇兄真的战死了吗?我该怎么办啊?娘怎么办啊......”

她还只是个小姑娘,突然知道这些事,看到父母这样,只觉得天都塌了。

沈枭垚抬手拍了拍她的背,她什么都没说,挣脱开和静的怀抱拉着她往外走了一段。

阳光照在和静脸上,她已经哭得双眼红肿,额发凌乱地贴在脸颊上,此时有些不适地闭了闭眼。

沈枭垚温柔地道:“你怎么出来了?”

和静还在哭,哽咽道:“母妃,她不信战报,叫我...叫我去见舅舅...让舅舅去找皇兄。”

沈枭垚拍了拍她的肩膀道:“别怕,还有父皇在。”

这个父亲对别人不好,可对和静公主是实实在在的好。

芙蕖跟在沈枭垚身后看着她如此温和的抚慰和静公主只觉得头皮都要炸开了,她知道自己侍奉的主子是笑里藏刀的,是温柔刀割人性命的,是既爱恨分明却又阴沉狠毒的。

可是,最可怕的往往是现在这个样子,她是真的认真对待和静公主的,是真的对和静公主抱有善意的,可是她却对算计雍王战死一事时没有丝毫犹豫,仿佛这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人。

还有福山县主,她为福山县主救治周卿华,帮助福山县主在辅国公府除掉内敌,就算教唆福山县主给辅国公下药,那也是为了福山县主,可是她在算计辅国公的时候一样没有丝毫心软。

没了辅国公,周羡好和周卿华以后没有父亲依仗怎么办。

可沈枭垚像是完全不在意这些。

无论头顶的太阳有多大,芙蕖都还是觉得有些冷,她忠心对沈枭垚,也不会指责沈枭垚是错的,她只是不理解,这世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

沈枭垚还在安慰着和静,她在茶水房里拧了帕子给和静公主敷眼睛,又帮她把额发整理好才道:“派信得过的人去跟徐家说一声,叫人来劝劝贵妃,你好好吃些东西再去看看父皇。”

和静抽噎了两下道:“我吃不下,皇兄走的时候还说等他凯旋回来带我出去吃宫外的羊肉汤和烩饼。”

她说着又落了泪,沈枭垚轻轻给她敷眼睛,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道:“你若再病了父皇和贵妃怎么办。”

和静哭着点了点头。

沈枭垚陪着她吃了些东西,又看她吩咐人去徐家传话后才离开。

黄昏的余晖将她的身影投在红墙上,显得有些孤单。

沈枭垚终于长长的有些沉重地叹了口气。

皇帝罢朝了三日,他和徐贵妃沉浸在失子的病痛里,中州那边的战事却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孙少春失了大量人马,一时半会根本不敢跟杨凌死磕,只能僵持着等皇帝派大将领兵来援。

皇帝这般,朝臣们急得跳脚。

杨辉在乾清宫外跪了一日,请旨去中州平叛,皇帝既不见他,也不叫太监理会他,显然对杨家怨气不小。

皇帝对杨家的恩怨是私怨,如今杨凌谋反是国事,朝中大臣的奏折如雪花一般进了御书房和乾清宫。

甚至很多直接进宫跪着了,请皇帝及时处理中州战事。

皇帝直到第三天才出现在了早朝上,面色苍白,双眼布满血丝。

满朝文武却顾不得安慰皇帝,几乎一窝蜂的便说战事的事,杨辉再次自荐,皇帝依然没有搭理他,而是看向一旁恭敬的安王道:“安王,雍王与你是血亲兄弟。”

众臣看皇帝点名安王,纷纷让开由安王跪在殿中。

皇帝又道:“你可愿领兵前去为雍王报仇,提了逆贼杨凌的头颅来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