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家有个电饭锅 > 第38章 张家庄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些透光的物事根本无需你们操心!你们只需将框架搭建妥当即可。至于剩下的部分,届时我自会设法解决。”王小川一脸自信地说道。

听到这话,那庄户点了点头,应道:“既然主人家已经考虑得如此周全,小的便不再多言了。”

见此情形,王小川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吩咐道:“好了,你们暂且退下吧,不过范老五,你稍微等会。”

待众人纷纷离去后,屋内只剩下王小川、李秀宁,范老五以及站在一旁的张大贵。

王小川抬手指向张大贵,对范老五介绍道:“这是我的徒弟,张大贵。明日你们的口粮由他负责安排人手送来。

我们的暖棚建设所需要用到的砖头、木料等物料,由你来决定从哪里采购。等所有物品筹备齐全之后,即刻动工开建。

待到工程开始之时,我也会过来亲自前来查看工程进度与质量。张大贵,先给范老五百两银子作为启动资金。”说着,张大贵从怀中掏出几锭沉甸甸的银元宝递予范老五。

范老五赶忙双手接过银两,恭敬地回应道:“请主家放心,小的范老五在此向您担保,定会全力以赴,争取早日竣工交付使用。

倘若人力不足,小的还会发动周边庄子里的乡亲们一同参与进来,毕竟正值寒冬腊月,农田里并无太多农活可做。只要能提供饭菜果腹,人手方面肯定不成问题。”

“好了,这边已经没什么需要处理的事务了,咱们动身启程吧,宁儿、大贵。”王小川言罢,旋即转身迈步朝着门外走去。

离开庄子已经一刻之后,王小川忽然开口问道:“宁儿啊,你说说看,如果我打算将常驻之地安设在这座庄子里,你觉得怎么样?虽说现在咱们在城里住也算不错,但我总感觉有些事情还是没有那么方便。”

听了王小川的话,李秀宁略作思索:“自然是完全可行的呀!这座庄子紧临官道,距离城中也不远,并且毗邻河流,水源充足。更为难得的是,不远处还有山峦相依,如此这般的地理位置堪称绝佳。好好经营下来,小川哥这是干大事的地方啊,嘻嘻。”

“你这人,我又不造反,看你说的。好像我要逐鹿天下似的。”

这时,坐在一旁的张大贵按捺不住性子插话说道:“师傅,您不妨考虑一下咱我们老张的庄子嘛。咱那儿地方宽敞得很呢,基础设施丝毫不比此处逊色。”言语之中,不难察觉出他对于师父未选择自家庄子作为常住之所,心中多多少少存有一丝不满之意。

王小川闻言微微一笑,轻轻拍了拍张大贵的肩膀安抚道:“大贵啊,那可是属于你们张家的庄子,那是你们家族的产业。我又怎么能无端端地个鸠占鹊巢呢?

不过也不用着急,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先前往你们的庄子看上一看也好。对了,大贵,不知你们家那酱油的研制进展情况究竟如何啦?”

面对师傅的询问,张大贵面露些许尴尬之色,挠了挠头如实回答道:“实不相瞒,师傅,弟子近些时日一直在城中忙着酒楼开业的事,对于酱油研制之事确实了解不多,实在惭愧。”

当三人缓缓踏入张家庄子的时候,王小川不禁瞪大了双眼,心中暗自惊叹不已。

眼前所见完全超出了他之前的想象,也难怪张大贵总是抱怨在叶酸所赠送的庄子也就那么回事,歇个脚还行,过日子差了点意思。

好家伙!这张家庄子竟然如此广袤无垠,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尽头。不仅拥有大片肥沃的农田、更有鱼虾无数的鱼塘,还有郁郁葱葱的成片山林。粗略估计一下,整个庄子占地约有七八千亩之多,绝非外界传闻中的那么微不足道。

此时此刻,王小川心里暗自思忖着,张家兄弟所占据的这片土地已经远远超越了普通庄子的范畴,称之为坞堡或许更为贴切一些。毕竟,这般规模和气魄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拥有的。

在张大贵热情地引领下,王小川与李秀宁径直朝着张家山林的最高峰攀登而去。一路上山路崎岖,但三人兴致勃勃,丝毫不觉疲惫。

终于登上山顶之后,王小川极目远眺,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卧槽!居然连潞安府都能尽收眼底!”

“站在此处,视野开阔无比,远处的潞安府清晰可见。这地方可真是得天独厚,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李秀宁打趣道。

王小川也转头看向张大贵,半开玩笑地说道:“大贵啊,你们兄弟俩是不是打算在这里准备干大事呢?就凭这个地势,如果再修建一座高耸的眺望台,配上一副望远镜,那城里发生的任何事情恐怕都难逃你们的法眼了吧!”

“师傅,您说的望远镜到底是啥玩意儿呀?这儿离城里可着实不近呐!即便有人视力超群,想要看清城里头的情况也是难如登天,顶多也就是能瞧见个大致的轮廓罢了。

况且,您瞅瞅咱如今所处的这座东山,它可不单单归我们老张家所有!这道山梁可是由四五家人共同占着呢。再瞧瞧那边最高的那个山头,上头还驻扎着两百来号朝廷的军队呢!”

“就凭你们家现有的这般规模,难道还算不上潞安府里最顶尖的势力吗?”

“那可不是嘛!在这潞安府,我们张家连前十都挤不进去呢。师傅您还记得柳公子带过来的那帮公子哥儿不?他们才算得上是这城中势力最大的那群人!他们哪家没有几万亩的良田?家里头的仆人、庄户更是多的可怕。”

“既然你家的家业也不算小了,那为啥我们第一次见面你们兄弟会跑到柳府去当厨子呢?这两件事儿怎么看都挨不着边儿吧。”

实际上啊,不瞒您说,我们兄弟都对易牙之术特别感兴趣。这门烹饪艺术的魅力实在让人难以抗拒,我俩平日里就喜欢钻研各种食材的搭配、调味以及烹饪技巧。

而那柳刺史呢,他一直有意想要拉拢我们兄弟俩,所以经常邀请我们去柳府做客。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师父的时候,那可真是纯属巧合。当时我们兄弟二人听到厅堂那边好像有热闹可瞧,好奇心驱使,于是乎,我们便换上了厨子们的衣裳,混进人群里凑热闹。

这会儿跟您讲起来,还真是缘分啊,如果不是当初凑热闹,哪里能认识师傅你啊。嘿嘿,让您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