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 第34章 药堂百态:仁心解疾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章 药堂百态:仁心解疾厄

为了进一步提升药堂水平,胡秋水又动起了新脑筋。他听闻县城里有位归隐的老御医,医术出神入化,便想着法子去拜访,盼能请老御医来药堂指点一二。他带着村里最珍贵的药材,守在老御医府邸外,几次三番,诚意十足。老御医终是被打动,来药堂走了一遭,留下不少宝贵建议,从药材储存到药方配伍,让药堂众人受益良多。

药堂的生意越来越好,胡秋水打算在县城寻一处合适的店面,筹备开分店。他与小伙伴们在县城四处奔波,看了不少铺子,却总有些不如意。有的位置太偏,有的租金贵得离谱。一日,正当他们灰心丧气时,一位热心的老掌柜告知他们,有间铺子因掌柜急着回乡,低价转让。众人赶忙去瞧,那铺子坐落在热闹街区,店面宽敞,布局也合适。胡秋水当下拍板,与原掌柜谈妥价钱,签了契约。拿到钥匙那一刻,大伙兴奋得欢呼起来。虽说分店只是迈出第一步,往后还有诸多筹备事宜,但望着那属于自己的店面,他们仿佛瞧见了连锁药堂遍布各地的辉煌未来,心中满是憧憬与干劲,脚步愈发轻快地迈向新的征程。

晨光初照,济世药堂的门扉缓缓开启,忙碌的一天就此拉开帷幕。不大一会儿,药堂里便聚起了形形色色的患者,各怀病痛,神色各异。

一位身形佝偻的老叟,裹着厚厚的棉衣,还不时地咳嗽几声,被家人搀扶着迈进了药堂。老叟面色苍白,唇色泛青,进了门就止不住地喘气。胡秋水赶忙迎上前去,扶着老叟到问诊区坐下,口中说道:“老伯,您这是怎么了?瞧着气色不大好。”

老叟缓了缓,才虚弱地开口:“咳咳…… 入了冬,夜里着了凉,起初只是流清鼻涕,没当回事,谁晓得这几日咳得越来越厉害,胸口也闷得慌。” 坐堂的老郎中伸出三指搭在老叟腕上,微闭双眼,片刻后说道:“脉浮紧,苔薄白,是典型的风寒束表,肺气失宣。” 说着,提笔写下药方:“用麻黄、杏仁、甘草、桂枝、紫苏这些药,给您开一剂麻黄汤加减,驱驱寒,把肺气给理顺咯。”

胡秋水接过药方,转身走向药柜抓药。老叟的家人在一旁面露忧色,小声问道:“大夫,我爹这病不碍事吧?” 老郎中宽慰道:“莫担心,按时服药,这几日注意保暖,别再受了风,不出旬日便能大好。” 胡秋水抓好药,仔细包好递过去:“煎药时,先用大火煮开,再小火慢熬,三碗水煎成一碗,早晚各服一次。” 家人千恩万谢,扶着老叟慢慢离开了。

紧接着,一位年轻妇人抱着个哭闹不休的孩子匆匆而入,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孩子小脸涨得通红,小手在空中乱挥,嘴里哼哼唧唧。妇人焦急地喊道:“大夫,快给瞧瞧,我家娃不知咋的,这两日饭也不吃,觉也睡不好,光哭闹。”

老郎中招招手,示意妇人把孩子抱近些,先是看了看舌苔,又摸了摸孩子的肚子,孩子立马哭得更凶了。老郎中笑笑:“莫慌,这孩子是积食了,肚子胀得硬邦邦的,舌苔厚腻,还有股酸腐味儿。” 说罢,开了保和丸的方子,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等几味药,分量拿捏精准。

胡秋水一边抓药,一边叮嘱妇人:“大嫂,孩子小,脾胃弱,日后喂食可得注意,别由着他吃太多杂食。这药啊,煮得浓些,分几次喂,喂完了,给他揉揉肚子,助消化。” 妇人连连点头,哄着孩子,拿着药匆匆走了,嘴里还念叨着:“都怪我,心疼他,给喂多了。”

晌午时分,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捂着肚子走进药堂,眉头紧皱,脚步虚浮。他在椅子上坐下,才开口道:“大夫,我这几日腹痛泄泻,拉出来的都是稀水样便,肛门还有灼热感,人也没什么力气。”

老郎中让书生伸出舌头,一看那舌红苔黄腻,心中便有了数:“你这是湿热泄泻,想必近日饮食不节,又逢暑湿之气重,内外夹攻,伤了脾胃。” 当下开了葛根芩连汤的方子,吩咐胡秋水抓药。

胡秋水抓好药,对书生说道:“公子,这药煎好后,放凉些再喝,能清湿热,止泄泻。这几日啊,饮食清淡些,别碰那肥腻、辛辣的食物,免得加重病情。” 书生拱手谢道:“多谢大夫提醒,学生为了备考,日夜苦读,饮食上确实随意了些,往后定当注意。”

午后,药堂里来了位面色苍白的妇人,手捂着小腹,身形微微颤抖。小樱桃眼尖,赶忙扶着妇人坐下:“姐姐,您这是哪儿不舒服?” 妇人咬着嘴唇,轻声说:“妹子,我每月那几日,肚子都疼得厉害,冷汗直冒,这次更是疼得受不了啦。”

老郎中过来问诊,一番询问后,说道:“你这是宫寒血瘀,气血不畅才这般疼痛。” 开了温经汤的方子,里面有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等药材。胡斐过来抓药,还贴心地对妇人说:“姐姐,这药您回去啊,从经前几日就开始喝,用小火慢慢煎,喝完药,拿热水袋敷敷肚子,也能舒坦些。平日里别吃太多生冷的东西,注意保暖。” 妇人感激涕零:“多谢你们,每次经期都折磨得我死去活来,但愿这次能管用。”

临近傍晚,一位皮肤黝黑、身形健壮的渔夫被同伴架着进了药堂。渔夫一脸疲惫,眼眶深陷,声音沙哑:“大夫,我这浑身没劲儿,累得很,出海打渔久了,感觉身体越来越虚。”

老郎中仔细查看,发现渔夫脉象细弱,气息不足,说道:“你这是劳倦过度,耗伤气血了。得好好调养一番。” 开了八珍汤的方子,胡秋水一边抓药一边感慨:“大哥,您为了生计风里来浪里去,太辛苦了。这药您按时喝,平日里也多歇着,吃点补气血的食物,慢慢把身子养回来。” 渔夫苦笑:“哪能歇着呢,一家老小都指望着我,不过还是多谢大夫关心。”

一日下来,济世药堂接待了各路病患,胡秋水与伙伴们忙得脚不沾地,却毫无怨言。每一副递出去的药,每一句关切的叮嘱,都承载着他们济世救人的初心,在这一方小小的药堂里,用仁心与医术,缝合着病痛撕开的生活裂缝,续写着温暖又充满希望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