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还被夜色紧紧裹挟着,只在遥远的天边泛起一丝极淡的鱼肚白,整个村子尚在沉睡之中,静谧得只能听见偶尔的几声犬吠。胡秋水一行人便已抖擞起精神,各自背着竹篓、手持锋利的镰刀,朝着那连绵起伏的青山进发。

山路宛如一条蜿蜒的巨蟒,在山间曲折盘旋。小川子年纪虽小,却因常随胡秋水进山,对这路径熟稔得如同自家后院,在前面蹦蹦跳跳地领路,活脱脱一只灵动的小山雀。时不时,他还扭头脆生生地喊:“哥哥,这边有金银花!” 众人听闻,赶忙加快脚步围拢过去。只见那金银花的藤蔓,像是巧手织女织就的绿绸,轻柔地缠绕在树枝上,黄白相间的小花,恰似繁星点缀其间,正迎着清晨的微风,微微颤动,散发出一缕缕淡雅的清香。

胡秋水蹲下身子,手指轻轻抚过藤蔓,抬眼看向众人,神色认真地讲解:“这金银花啊,可是味好药,清热解毒的功效一流。不过,采它可得讲究时机,须趁这晨露未干的时候采撷,药效才最为上乘。下手的时候也得轻点,千万别伤了藤蔓,来年还指望着它接着长呢。” 二蛋听了,连连点头,小心翼翼地将镰刀探入藤蔓之间,轻轻剪下花朵,再一朵朵放入背后的竹篓,那模样,仿佛在对待稀世珍宝。众人继续沿着山路前行,没多会儿,一丛柴胡映入眼帘。胡秋水率先蹲下,招呼大家凑近:“你们瞧,这柴胡,茎杆细长,叶片窄窄的,可别认错咯。它能疏肝解热,用处大着呢。采的时候,得连根挖起,这样才能留住最全的药性。” 说着,他用镰刀轻轻拨开周边的杂草,露出柴胡扎根的泥土。胡斐二话不说,撸起袖子,仗着自己力气大,接过胡秋水递来的小锄头,开始深挖起来。一锄头下去,再撬起泥土,慢慢把柴胡连根带土挖出,抖落多余的土块,递给小川子,小川子便喜滋滋地将其放进竹篓。

一路上,众人有说有笑,眼睛也没闲着,时刻搜寻着草药的踪迹。不多久,一片鱼腥草出现在路旁的湿地里。胡秋水眼睛一亮:“嘿,这儿有鱼腥草,这味儿你们闻闻,特殊得很。它可是天然的消炎药,对肺热、咳嗽有奇效。” 众人俯下身,一阵浓烈的鱼腥味扑鼻而来,小川子皱了皱鼻子:“这味儿可真冲!” 胡秋水笑着说:“别嫌弃,良药苦口利于病,这味儿怪,功效可不一般。采的时候,就掐嫩茎和叶子就行。” 大家依言采摘,不一会儿,手上便沾满了那独特的气味。

再往前走,几株连翘在山坡上探出头来。胡秋水快走几步,指着连翘说道:“看这连翘,果实一串串的,外壳有点硬,它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好物。现在采些果实回去,炮制之后,用处多多。” 众人七手八脚地采摘起来,连翘果实碰撞在一起,发出轻微的声响。随后,又陆续发现了薄荷。刚靠近,一股清凉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胡秋水摘下一片叶子,揉碎后放在众人鼻下:“闻到没?清清凉凉的,这薄荷能疏风散热、清头目,夏天要是中暑了,含上几片叶子,立马舒坦不少。采的时候,就掐顶尖儿最嫩的部分。” 小川子迫不及待地掐了几片,放进嘴里嚼着,直呼凉快。

走着走着,一小片益母草映入眼帘。胡秋水轻抚益母草锯齿状的叶片:“这益母草,是妇人的贴心药,能调理血气、化瘀生新,家里有媳妇、姑娘的,可少不了它。连根拔起,把根上的泥抖净。” 如意听了,格外用心地采摘起来,想着回去分给村里的婶子们。

紧接着,碰上了黄芪。胡秋水用力拔起一株,展示给大家:“黄芪可是补气的圣品,身子虚、没力气的人,用它煲汤、入药,能慢慢把元气补回来。它的根又粗又壮,挖的时候费点劲。” 胡斐再次出马,吭哧吭哧地挖着,费了好大劲才把黄芪完整挖出。

没多远,还瞧见了地黄。胡秋水蹲下,挖出地黄的块根:“地黄分鲜用和炮制后用,凉血滋阴的本事不小。看这根,肥嘟嘟的,挖的时候小心别挖断咯。” 众人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把地黄一一收进竹篓。

又遇上了山药,藤蔓顺着架子攀爬,胡秋水说:“山药既能做菜又能入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挖的时候顺着根挖,它埋得深,可得有点耐心。” 大家分工,有的清理藤蔓,有的深挖,费了一番周折才把山药采出来。

随后是枸杞,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胡秋水笑道:“枸杞养肝明目,平日抓上一小把泡水喝,对眼睛好。直接摘果实就行。” 大家一拥而上,把枝头的枸杞采摘干净。

还发现了当归,胡秋水介绍:“当归是妇科要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它的根须多,挖的时候细致点。” 众人不敢马虎,慢慢把当归挖出。

又碰到了党参,胡秋水说:“党参也补气,和黄芪搭配,效果更佳。它的根长,深挖的时候注意别伤着。” 胡斐累得满头大汗,但依旧干劲十足地挖着。

看到芍药时,胡秋水讲:“芍药分赤芍和白芍,赤芍清热凉血,白芍养血调经,采的时候区分好,根要完整挖起。” 大家仔细辨认,谨慎采摘。

最后遇到了板蓝根,胡秋水说:“板蓝根抗病毒、清热解毒,如今疫病刚过,采回去备着,以防万一。挖根就行。” 众人齐心协力,把板蓝根挖好。

众人背着沉甸甸的竹篓,满心欢喜地回到村子时,日头已然西斜,暖橙色的光给村子蒙上了一层柔纱。胡秋水一刻也不敢耽搁,径直走向院子,把采回的草药一股脑儿倒在地上,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草药瞬间铺了一地,还散发着混合的草木清香。胡秋水先是蹲下身,将草药大致分拣开来。他一边分拣,一边对围在身旁的小伙伴说道:“咱采回来这么多宝贝,可不能瞎糊弄,不同的草药,处理法子各有讲究。” 他拿起一把金银花,轻轻抖落上头残留的杂质,“就拿这金银花来说,采的时候留了不少晨露,得先摊开在竹篾上晾晾,把水汽祛了,不然容易发霉变质。” 众人赶忙拿来竹篾,把金银花均匀铺散开来,小小的黄花与白花在余晖下闪烁着微光。分拣完金银花,胡秋水又拿起柴胡,拍了拍根部的泥土:“柴胡挖回来,根上还裹着泥巴,得洗净咯。” 说着,他端来木盆,盛满清水,把柴胡浸在里头,仔细揉搓着根须,洗去层层泥沙,直到水不再浑浊。洗完后,他把柴胡捞出来,放在通风的架子上沥干:“沥干水分也重要,湿漉漉的入药,药效可就打折扣了。”鱼腥草的处理有些特别,胡秋水闻了闻手中的鱼腥草,皱了皱眉头又笑起来:“这味儿,闻着上头,不过洗净后切段,拿盐稍微腌渍一下,既能去些腥气,还能长久保存,往后入药、做菜都方便。” 小川子好奇地凑过来:“哥哥,鱼腥草还能做菜呀?” 胡秋水点头:“那可不,凉拌鱼腥草,清爽可口,还能防病嘞。” 大家七手八脚地洗净鱼腥草,切段撒盐,装进干净的陶罐里。

连翘采回来带着果实,胡秋水把连翘果实一一摘下,摆在另一个竹篾上:“连翘果实得晒,晒到外壳干脆,里头的籽微微晃动,那就算成了。这炮制过的连翘,药效更稳。” 胡斐负责看守着连翘晒太阳,时不时翻动一下,让每颗果实都能均匀受热。

薄荷采的是嫩叶尖儿,胡秋水把薄荷拢成一小把一小把:“薄荷鲜用最好,不过一时用不完,就扎成束,倒挂在阴凉通风处阴干,要用的时候取下来,香气还在。” 不多会儿,院子里就挂起了好几束薄荷,微风拂过,满院清凉气息。

处理益母草时,胡秋水拿起一株,把根须剪得齐整些:“益母草洗净晾干,切成小段,拿纸包好收着,等要用的时候抓上一把,方便得很。” 如意手法娴熟地剪着益母草,她想着村里的婶子们日后用得上,格外用心。

黄芪的根粗壮,胡秋水费了好大劲才把黄芪根清洗干净,随后他取来一把小刀,把黄芪根切成薄片:“黄芪切成薄片,不管是煎汤还是泡茶,都能更快析出药效。” 胡斐在一旁看着,暗暗记住这法子,想着往后也能帮上忙。地黄的块根圆滚滚的,胡秋水把地黄摊开:“地黄先晒个半干,再堆起来闷一闷,让里头的药性转化转化,反复几次,炮制出来的地黄,药用价值才高。” 这工序复杂,胡秋水守着地黄,不时查看晾晒程度,不敢有丝毫懈怠。山药采回来带着泥土,还沾着些须根,胡秋水用刷子仔细刷洗山药:“山药洗干净,切段蒸熟,既能做菜吃,也能晾干磨粉入药,用处多着呢。” 二蛋主动接过刷洗山药的活儿,卖力地刷着,溅得满脸都是水珠。枸杞红彤彤的,十分讨喜,胡秋水只是简单挑去其中干瘪、破损的:“枸杞干净,稍微晒一晒,把多余水分去掉就行,往后泡水、炖汤随手抓上一把。” 小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枸杞,胡秋水笑着每人分了几颗,逗得孩子们咯咯直笑。

当归的根须细密,胡秋水耐心梳理着当归的根须,一边说道:“当归洗净,切下头尾,中间这段药效最好,切成小段收着,补血活血,用处大。” 处理完当归,他把小段当归放进干燥的木盒里。

党参长长的根条看着喜人,胡秋水清洗党参时格外小心:“党参根脆,别洗断咯,洗净晾干,扎成小捆,补气的时候常用它。” 胡斐帮忙把晾干的党参扎捆,动作渐渐熟练起来。

对于芍药,胡秋水区分赤芍和白芍后,各自处理:“赤芍切片晒干,清热凉血的效力不减;白芍用酒润润,再切片烘干,养血调经更拿手。” 分好类后,赤芍、白芍分别摆在不同的竹篾上等待炮制。板蓝根的根细长,胡秋水把板蓝根根洗净后,折成小段:“板蓝根根直接晒干就行,遇上疫病、热毒,拿它煮水,能起大作用。” 众人忙活着,院子里满是草药的气息,混合着大家的欢声笑语。

待所有草药初步处理妥当,天色已然全黑。胡秋水点起灯笼,又把小伙伴召集起来:“今儿大伙累了,不过草药炮制才刚开始,往后还得日日照看,等都炮制好,咱药房就有底气了。” 众人虽疲惫,却纷纷点头,眼里满是对未来药房的憧憬,在暖黄的灯笼光下,那股子热忱愈发滚烫,仿佛已经瞧见药房里摆满炮制精良的药材,为全村老少的安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