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莺形态狼狈,她是后嫁给陆云展的,明明她可以独善其身,却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随着逃亡这几天,她后悔了。
爱情确实可贵,但她更想要之前的生活,而不是躲躲藏藏、饥不饱食,还要藏身粪桶这种地方。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陆云展没有心,或许之前他是爱着骆纷的,可到了生死关头,还不是抛下那个挚爱的女子。
冲过水,换上一身粗布麻衣,薛莺被带到了天牢。
她没想到,竟在隔壁看到了楚千卉,以及关押在不远处的长公主。
“薛莺?哈哈,你也进来了,这么说陆云展也被抓住了!”楚千卉看到薛莺后大笑,她没忘自己是怎么被抛弃的。
薛莺坐在干草上,目光中透着同情,“是啊,我们都被抓住了,等着我的是死路一条,而你会生不如死。”
“那又如何,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也毁了他想要的。”楚千卉状若癫狂。
薛莺皱眉,陆云展想要的是皇位,而皇位是被陆云槿夺走的,她毁了什么?
看薛莺满脸不解的模样,楚千卉好心告诉她,“我杀了骆纷肚子里的孩子,那是陆云展唯一的血脉!”
薛莺震惊不已,楚千卉是疯了吗?
再看楚千卉披头散发,双眼泛红的模样,她猜想楚千卉确实疯了。
“你不是爱他吗?”薛莺不解,自己到最后的时候,还想着救一救陆云展。
楚千卉仰头大笑,笑着笑着眼泪就流出来了,“是啊,我们都爱他,可我们得到了什么?”
得到了什么?
薛莺面色茫然,陆云展口中的甜言蜜语,还是他对自己的多次利用?
天牢内瞬间安静下来,这边关押的女犯本就不多,她们算是最有活力的。
长公主看着自己的女儿,她不怪女儿,当初要不是她撮合这两人,彼此都不会走到这一步。
至于陆云槿,他会是个好帝王,毕竟他是柔妃的孩子,那个外柔内刚的女子,可惜毁在了皇宫之内。
或许,从她帮先帝陷害柔妃开始,她的命运就注定了。
陆云展被捕的第二日,便传出了判决结果。
因下毒谋害先帝的乃是茗妃,陆云展只是协助,考虑到他乃皇家血脉,最终判刑终身监禁。
至于薛鼎元和薛莺等人,因在京都内剥削百姓的钱粮,且造成一定伤亡,判秋后处斩。
最终,薛家没能留下一丝血脉。
而那些被薛家害得家破人亡的百姓们,纷纷朝皇宫的方向叩首,感谢陛下的判决。
北渊得知毒害大齐先皇的乃是北茗,特地送来赔偿和诚意。
北渊国君亲自写信告知,北茗在北渊便不受宠,早被北渊舍弃,她的所作所为都跟北渊无关。
陆云槿并没有为难北渊,毕竟两国刚刚和解。
至于北茗的通缉令仍在,北渊国君表示,若是北茗敢回北渊,必然将其擒获,送回大齐交给大齐国君处置。
陆云槿对北渊国君的表现很满意,这件事就算揭过去了。
同时,南浔、西域、东临皆来人,表示对大齐新皇登基的庆贺。
礼部苗侍郎率先提出封后的事儿,毕竟陛下的年纪不小了,陆云展在继位前,后宫都满员了。
陆云槿看了苗侍郎一眼,他知道岳潼和苗小渝关系不错,看来这位苗侍郎是怕他不认账。
“苗侍郎所言极是,那就封左相嫡女为皇后,找钦天监算个时间,举行封后大典。”陆云槿爽快地答应下来。
大臣们见此,纷纷表示自家女儿也不错,不敢妄想后位,毕竟妃嫔的位置也不少。
无奈,陆云槿没有松口的意思,直接宣布下朝。
不过,大臣们却没有死心,或许陛下是为表深情,等岳潼成为皇后之后,他们再提就松口了。
岳潼为了接这个圣旨,特地回了一趟左相府。
岳庭年老怀大慰,虽然他不想女儿嫁入皇室,但直接封后,陛下还是给足了诚意。
“潼潼,接下这道旨意,你便是未来的皇后了。”岳庭年忍不住感慨。
岳潼挽着父亲的手臂,“皇后又如何,我都是您的闺女,是小契的阿姐。”
岳庭年笑了笑,“你这样,以后怎么统管后宫,母仪天下。”
“母仪天下可以考虑,统管后宫就算了,子曜跟我保证,只会有我一个女人。”岳潼笑嘻嘻地说出惊人话语。
岳庭年大惊,“什么,陛下真这么说?”
“是啊,在他还是锐王的时候,就许诺了。”岳潼说得理所应当。
跟着一起接旨的岳契在一旁道:“阿姐这么优秀,陛下有她一个就够了。”
“不可不可,这样一来你会被天下人妄议的。”岳庭年不像他们,他可知道这件事背后的严重性。
岳潼知道父亲的担心,“爹爹放心,这件事交给子曜去做,我呢只要在后宫好吃好喝就够了。”
岳庭年嘴角一抽,女儿的理想真伟大。
“阿姐,成亲都需要准备什么,我帮你。”岳契跃跃欲试。
岳庭年没忍住,一脚朝儿子踹了过去,“什么你就准备了,你懂个屁!”
岳契没敢躲,硬生生受了父亲一脚,父亲是个文人,踢人不疼。
“那父亲可以告诉我,我就知道了。”岳契低声道,阿姐的嫁妆他肯定要帮忙准备。
想到儿子关心女儿,岳庭年又摆出文人的姿态,不再动手动脚。
“你去找周伯和周婶,我给你们舅舅写信。”岳庭年说道,潼潼准备嫁人了,封钺肯定会来。
当然,让封钺回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左相府过于贫寒。
妻子那份嫁妆虽然不少,但嫁去皇宫的话,还是稍显寒酸了。
岳契忙去找周伯和周婶,岳潼见爹爹开始奋笔疾书,便也出去了。
“小契,你等等。”岳潼叫住脚步飞快的弟弟。
岳契停下,“阿姐,还有什么事儿吗?”
“你知道,南浔这次过来的使臣是谁吗?”岳潼问道,四国都有使臣前来庆贺大齐新皇登基。
岳契身为皇城司的正使,还真知道这件事,“是一文一武两位大臣,武将姓孙,文官没记住。”
岳潼有些失望,她还以为会是南森屿。
不过想到南森屿的身份,再来大齐的机会十分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