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话三侠五义 > 第八十二回 试御刑小侠经初审 遵钦命内宦会五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八十二回 试御刑小侠经初审 遵钦命内宦会五堂

且说艾虎听到包公质问他受何人指使,心中暗自惊叹:“这包相爷果然名不虚传,断案如神,这问题问得可真够犀利的!” 他灵机一动,故意露出惊慌失措的神情,说道:“这可让我为难了。不报吧,怕罪加一等;报了吧,又被怀疑受人指使。要不这样,就当没这回事,等我们员外自己说了,我再来呈报,您看如何?” 说完,他就站起身,作势要下堂。两旁的衙役见这小孩子不懂衙门规矩,连忙大声呵斥:“回来,回来!跪下,跪下!” 艾虎只好又乖乖地跪倒在地。包公冷笑着说:“我看你这小孩年纪虽小,眼神却透着狡猾。你可知道本阁的规矩?” 艾虎听了,心里暗暗打了个冷战,但还是强装镇定地回答:“小人不知道什么规矩。” 包公道:“本阁有条例,凡是以下犯上的人,都要被铡去四肢。如今你告发自己的主人,犯了本阁的规矩,理应铡去四肢。来人!请御刑!” 只听两旁一声齐声呐喊,王、马、张、赵四位衙役将狗头铡抬了上来,重重地撂在大堂中央,抖去上面的龙袱,只见一口黄澄澄、冷森森的铜铡出现在艾虎面前,那锋利的刀刃仿佛能割破空气,让人不寒而栗。

小侠艾虎看着这威风凛凛的铡刀,心里虽然害怕,但他在心底暗暗给自己打气:“艾虎啊,艾虎!你是为了搭救忠臣义士才来的,别说铡去四肢,就算被腰斩成两截,只要能成就大事,也绝不能露出破绽。” 这时,忽听包公问道:“你还不说实话吗?” 艾虎故意装出一副颤颤巍巍的样子,说道:“小人真的只是害怕被治罪,迫不得已才来呈报的啊,相爷!” 包公下令去掉艾虎的鞋袜。张龙、赵虎立刻上前,随着左右一声呐喊,将艾虎推倒在地,迅速脱去他的鞋袜。接着,张龙、赵虎托起艾虎的双脚,放入铡口。王朝、马汉则稳稳地握住铡刀,手搭在鬼头靶上,面对着包公,只等包公一摆手,那锋利的铡刀便会落下,到时候,不过是 “咔嚓” 一声,艾虎的双脚就没了。张龙、赵虎一左一右架着艾虎,马汉揪住艾虎的头发,将他的脸转向包公。包公问道:“艾虎,你受何人指使?还不赶快招来!” 艾虎故意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哭喊道:“小人真的没有受人指使,就是害怕被治罪才说的。相爷要是不信,可以派人去取珠冠,要是没有,小人甘愿认罪。” 包公点了点头,说道:“先把他放下来。” 马汉松开了艾虎的头发,张龙、赵虎连忙将他往前一推,让他的双脚离开了铡口。王朝、马汉随后将御刑抬到了一边。此时,不仅艾虎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就连王、马、张、赵四位义士也都暗暗为艾虎感到庆幸。

包公又问道:“艾虎,现在这顶御冠还在你家主人的佛楼之上吗?” 艾虎回答道:“还在佛楼之上。回相爷,不是玉冠,小人的太老爷说是珍珠九龙冠。” 包公确认了这些细节后,便吩咐将艾虎带下去。当值的衙役听了,立刻将艾虎带下堂来。

早有禁子郝头儿接手,领着艾虎来到监中的单间屋子,说道:“少爷,您就在这儿坐吧,我去给您取茶。” 不一会儿,郝头儿就端来了新泡的盖碗茶。艾虎心里犯起了嘀咕:“他们这是怎么回事?莫不是想捞钱?怎么打官司的还被称呼为少爷,还能喝这么好的茶,这是什么意思呢?” 只见郝头儿悄悄地和伙计说了几句话,转眼间就摆上了丰盛的酒菜和点心,郝头儿还亲自殷勤地斟酒,这一番操作让艾虎更加不知所措了。

忽然,外面传来 “嗤、嗤” 的声音。郝头儿连忙迎了出去,恭敬地请安道:“小人已经安置好了少爷,还孝敬了一桌酒饭。” 又听到一位官长说道:“好,辛苦你了。赏你十两银子,明天到我住处去取。” 郝头儿连忙叩头谢赏。只听那位官长吩咐道:“你在外面看着,我和你家少爷有话要说,等我叫你时你再进来。” 郝禁子连连答应,转身守在监口,但凡有人来,他就伸出五指晃一晃,努努嘴,摆摆手,那人见了便赶紧退去。

你道这位官长是谁?正是白玉堂白五爷。原来,他听说有个小孩子告状,便急忙跑到公堂之上。仔细一看,认出是艾虎,心中暗自诧异:“他来这儿干什么?” 后来听艾虎说出事情的缘由,他惊骇不已。又暗自思量了一番,明白这是为了倪太守和欧阳春的事,心中不禁踌躇起来:“这么大的事,怎么能让一个小孩子来承担呢?” 忽然听到公堂之上包公发怒,说要 “请御刑”,白五爷急得直搓手,心中叫苦:“完了!完了!这可怎么办?” 他自己又不敢贸然上前,只能两眼直勾勾地盯着艾虎。等到艾虎一口咬定,没有丝毫动摇,白五爷又暗自夸赞:“好孩子!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要是能从这铡刀下安然无恙,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后来见包公放下艾虎,准了他的状词,白五爷高兴得心花怒放,便从堂上溜了下来,找到郝禁子,嘱咐道:“堂上喊冤的是我的侄儿,一会儿他下来,你可要好好照应。” 郝禁子哪敢怠慢,所以才称呼艾虎为 “少爷”,又是伺候茶水,又是准备酒饭,他心里明白白五爷肯定会来探监,这么做既可以讨好上司,又能从中捞些好处。果然,白五爷来了,赏了他十两银子,还让他在外面望风。

五爷走进了单屋。艾虎抬头一看是白玉堂,连忙上前拜见。五爷悄悄地说:“贤侄,你可真是大胆!竟敢在开封府玩这么大的事儿,这可太冒险了!我问你,这是谁的主意?你为什么不先来见我呢?” 艾虎见问,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叙述了一遍,说道:“侄儿临来的时候,我师父给了一封信,让我来找白五叔。侄儿一想,一来怕事情泄露,走漏了风声;二来正好赶上相爷下朝,所以侄儿就喊冤告状了。” 说着,他从里衣内取出书信,递给玉堂。玉堂接过来拆开一看,信里无非是托他暗中照顾艾虎,别让他吃亏。看完信,玉堂暗自思忖:“这明显是艾虎自恃胆量,不肯先投书信,可见这孩子心高气傲,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便对艾虎说:“现在最关键的一关已经过去了,你也可以放心了。方才我听了你的口供,心里有了底,相爷明天一早就要启奏了。且看皇上旨意如何,再做打算。你吃饭了吗?” 艾虎道:“饭倒不用,就是酒……” 说到这儿,便停住了。白五爷问道:“怎么,没酒了?” 艾虎道:“有酒,可就那么一点点,刚喝了五六碗就没了。” 白玉堂听了,心想:“这孩子还挺能喝,其实五六碗也不少了。” 便喊道:“郝头儿呢?” 只听外面立刻答应,郝头儿连忙进来。五爷道:“再取一瓶酒来。” 郝禁子答应着去了。白五爷又嘱咐道:“一会儿酒来了,你要节制着喝,别贪杯。谁知道明天是什么旨意呢,你也要留个心眼儿。” 艾虎道:“五叔说得对,侄儿再喝这一瓶,就不喝了。” 白玉堂听了,也忍不住笑了。郝头儿取了酒来,白五爷又再三嘱咐了一番,这才离开。

果然,第二天包公将此事递上奏折。仁宗皇帝看了奏折后,将其留在宫中,仔细思量。他突然想起:“兵部尚书金辉曾两次上奏,说朕的皇叔有谋反之意,朕当时一怒之下将他贬谪,怎么今天包卿的奏折里又提到这件事呢?此事可疑。” 于是,他宣都堂陈林,秘密下旨派他去稽查四值库。陈林领旨后,带着手下人等,传唤了马朝贤,宣读了圣旨。

马朝贤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见是都堂奉钦命前来,哪敢不遵,只好跟着一起前往四值库。到了库中,验了封条,打开库门。他们从朱红格子上标着 “天字一号” 的地方查起,揭开封皮,打开锁,拉开朱门一看,众人都傻眼了!里面空空如也。陈公公问道:“这九龙珍珠冠去哪儿了?” 谁知马朝贤看到皇冠不见了,早已吓得脸色焦黄,像被抽干了血液的僵尸一般。如今被都堂一问,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张着嘴,瞪着眼,半晌才结结巴巴地说:“不…… 不…… 不知道。” 陈公公见他神色慌张,便说:“本堂奉旨查库,就是为了查这顶皇冠。如今皇冠不见了,本堂只好回奏皇上,听候旨意。” 回头吩咐道:“孩儿们,把马总管好好看管起来。” 陈公公随即回宫复奏。圣上得知后龙颜大怒,立刻下令将总管马朝贤缉拿审问,还派都堂负责审讯。陈公公上奏道:“现有马朝贤的侄子马强正在大理寺审讯。马朝贤既然监守自盗,他侄子马强肯定知情,理应押到大理寺对质。” 天子准奏,将原奏折和马朝贤都交给了大理寺。天子传旨之后,担心其中还有其他隐情,又特地派刑部尚书杜文辉、都察院总宪范仲禹、枢密院掌院颜查散,会同大理寺文彦博,分别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审讯。

圣旨一下,各部院堂官纷纷前往大理寺。枢密院的颜查散颜大人正准备上轿,这时,虞侯手里拿着一封信,匆匆跑来禀报:“白五老爷派人送来的,恳请大人过目。” 颜查散接过信拆开一看,原来是白玉堂托付他照应艾虎。颜大人看完后,说道:“知道了,让来人回去吧。” 虞侯传达了指令。颜大人暗自思忖:“这是奉旨交审的案件,可不能徇私情,只能到时候见机行事了。” 随后上轿前往大理寺。

到了大理寺,众位堂官已经齐聚。大家一起看了原折,才知道马朝贤监守自盗,其中还牵扯到襄阳王图谋不轨的事情。众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赶忙相互商议对策。范仲禹率先发言:“等会儿都堂来了,肯定先审问那个小孩子,可他说的是真是假还不好判断。要不这样,我们先这样试探他一番,你们觉得怎么样?” 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纷纷点头赞同。接着,众人又向文大人询问马强一案的审讯情况。文大人说:“这马强为人蛮横霸道,很多罪行都已经招认了。但他唯独一口咬定倪太守勾结大盗,抢掠他的家私。我们已经把北侠欧阳春抓来了,没想到他是个行侠仗义的义士,倪太守还是多亏他才获救的。至于抢掠之事,欧阳春一概不知情,坚决不承认。我审了好几堂,看他为人正直,说话豪爽,绝对不像是劫掠的大盗。我已经派人暗中去调查了。如今既然有艾虎,他是马强的家奴,他家被劫的事,他肯定知道,这件事也可以问问他。” 大家都表示认可。

忽然有人来禀报:“都堂到了。” 众大人赶忙到丹墀迎接。只见陈公公下了轿,快步向前,与各位大人见礼后,说道:“众位大人来得真早,恕咱家来晚了。只因圣上为这事大发雷霆,连饭都吃不下,还是我好言相劝,圣上才肯进膳。我伺候完圣上用膳,就急忙赶来了,所以来迟了。” 众人来到公堂,只见堂上设着五个公位,大家按顺序依次坐下。陈公公问道:“众位大人还没开始审问吗?” 众人回答:“等都堂大人呢。我们已经商量好了一个办法。” 于是把刚才商议的内容说了一遍。陈公公听后,称赞道:“众位大人高见,好,就这么办。” 接着吩咐先带艾虎。左右衙役齐声高呼,声音此起彼伏:“带艾虎!带艾虎!”

小爷艾虎在开封府已经经历过一场风波,如今到了大理寺,面对五堂会审,他却镇定自若,毫无惧色。上了堂,他双膝跪地,眼睛滴溜溜地四处打量,像个好奇的小猴子。陈公公率先开口:“哎哟!咱家还以为是什么样的艾虎呢,原来是个小孩子。看他胖乎乎的,倒也机灵得很。你今年多大了?” 艾虎回答道:“小人十五岁了。” 陈公公又问:“你小小年纪,有什么冤屈,竟敢来告状?大声点,说给众位大人听听。” 艾虎便把昨天在开封府的口供又说了一遍,还补充道:“包相爷要铡去我的四肢,我实在是害怕被治罪,才不敢陷害主人,承蒙相爷开恩,才准了我的状子。” 说完,便向上叩头。

陈公公听完,对众人说道:“众位大人都听清楚了,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咱家虽然是奉旨钦派,但咱家只懂在御前当差,这案子的事还不太明白。” 这时,杜大人问道:“艾虎,你在马强家多少年了?” 艾虎答:“小人从小就在那儿。” 杜大人又问:“三年前你家太老爷交给你主人的九龙冠,是你亲眼所见吗?” 艾虎说:“是亲眼所见。我家太老爷先把冠给了我家主人,我家主人就让我捧着,一起到了佛楼,放在中间佛龛左边的扇后面。” 杜大人追问:“既然是三年前的事,你为什么今天才来告发?说!” 陈公公也附和道:“是啊,三年前马总管告假,咱家还记得,大概是为了修理祖坟,告了三个月的假,我们那儿还有底帐可查。既然是那时候的事,怎么现在才说出来?你讲!” 艾虎不慌不忙地回答:“三年前我才十二岁,什么都不懂。现在我十五岁了,多少明白了些事理。又因为我家主人如今遭了官司,我怕他说出这件事,我可担不起知情不报、隐匿罪证的罪名啊。” 范大人接着问:“这倒也说得通。我再问你,当初你太老爷把九龙冠交给你主人的时候,说了些什么?” 艾虎答道:“我就听我太老爷说:‘这顶冠要好好收藏,等襄阳王起事的时候,就把这冠献上,肯定能得个大大的爵位。’我也不知道要举什么事。” 范大人又问:“这么说来,你家太老爷你肯定认识了?” 这一问,就像一记闷棍,打得艾虎一下子愣住了,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不知他将如何应对,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