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好时节 > 第五十二章 我给京城加个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十二章 我给京城加个盖

对于文武百官而言,今天是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日子!

就在今天,就在金銮殿上,就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就在百官众目睽睽之下,那位刚正不阿的靳御史,他竟然撞柱子了!

文官撞柱子不是新鲜事,但是如靳御史这般撞的义无反顾、荡气回肠的,自大雍立朝还是第一人。

以往文官们撞柱子都是做做样子。

一个做出要撞的姿势:“别拦着我,谁也别拦着我!”

一众群演阻拦:“不能啊,千万不能,您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圣上会心疼的。”

梯子递给了皇帝,皇帝轻咳一声:“爱卿这是何苦,朕......”

......

直到很久以后,朝臣们回想起那天的事,还会惊艳于靳御史那一刻的视死如归。

带着飞蛾扑火的决绝和粉身碎骨的从容,随着那砰的一声,血花漫天飞舞,那是皑皑冰雪中少年寒窗苦读的梦想,那是三月桃花里少女用情丝绣成的花瓣,那是年轻官员们心中无数次吟诵的那首石灰吟。

靳御史劲瘦的身躯轰然倒下,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弦。

随着靳御史的倒下,刚刚还在质疑他的朝臣们有些愧疚。

在今天之前,只要靳御史一开口,所言所指无一不是有伤大雅的阴暗面。

就比如前不久刚刚被罚了一年俸禄的延安伯,带着小妾去赴宴,却没带正室夫人。

这件事从靳御史嘴里说出来时,便被无限放大,宠妾灭妻,伤风败俗,不敬先贤,祸乱纲常,于理不容。

还有宝庆侯世子,赌钱输了一条街,宝庆侯知道后,骂了儿子一顿,这件事便翻篇了。

可是靳御史却一道折子把父子二人全都参了,宝庆侯治家不严,纵子豪赌,不配为父,宝庆侯世子骄奢淫欲,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不配做世子。

最终,宝庆侯含泪打断儿子的一条腿,这件事才不了了之。

所以,今天靳御史说他有本要奏时,所有人都认为,他今天又要参人了。

可谁也没有想到,靳御史没有参人,反而热泪盈眶,满含激情地请求皇帝,让梁王世子叶落归根,魂归故土,活着的时候不能为父奔丧,死也要让他死在父亲墓前。

没有奔丧,是为不孝。

死在父亲墓前,是为谢罪。

靳御史引经据典,慷慨陈辞,以一个旁观人的身份,陈述梁世子落叶归根的重要性。

有多重要呢?

那就是若梁世子死在京城,便会有人有样学样,父亲病了,做儿子的却称病不去侍疾,父亲死了,做儿子的却进行瞒报逃避丁忧。

靳御史引用了两年前发生在罗石县的一件事。

当时正是大考之年,罗石知县上上下下好一番打点,眼看升迁有望,可其父却在老家病重,药石无灵。

于是罗石知县便将其父封于山洞之中,对外却说其父被一游方仙道所救,病愈后便跟随仙道游历去了。

彼时上有太上皇入长寿宫修仙,下有世家大族捐建道观,因此,罗石知县此说竟然骗过了所有人,甚至还被阿腴奉承之徒写入县志之中。

不久之后,这位知县便升任知州,离开了罗石县。

这位新任知州到任之后,有人送来两位美妾,知州大人沉迷美妾,冷落了原配夫人,夫人大怒,与之争吵的时候,口不择言,将他把父亲封进山洞,并且活活饿死的事情抖了出来。

于是这件事便从丫鬟们的口口相传中传扬出去,传进有心人耳中,密报给了知府大人,偏偏这位知州顶了知府大人原本想要安排给自己人的位置,所以知府大人听说此事后,一番部署,找齐人证物证,将此案上报大理寺。

此案轰动一时,永嘉帝亲自过问,那位知州最终被判凌迟。

现在靳御史搬出了这件案子,以前尚且没有梁世子的事,便有人为了逃避丁忧,而害死亲生父亲,当时朝廷重判,以儆效尤。

可现在堂堂梁王世子,却不回去为父亲奔丧,弃寡母、幼弟于不顾,哪怕他是真的病了,可是世人会做何想?

是不是只要称病,就能不敬父母?

所以梁王世子此举大错特错。

靳御史认为,梁世子虽然事出有因,但也确有不孝之举。

如何才能消除此事在朝野之中的影响,那就必须让他在父亲坟前赎罪,他必须要回梁地结庐守孝,就是死,也要死在梁王墓前。

没办法,梁世子身份太高,影响太大,他只有弥补自己的不孝,才能消除这件事的影响,否则,难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罗石知县。

王如此,官如此,那么民呢?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悌为人之根本,对生身父母尚不尽孝,何谈对朝廷尽忠?

长此以往,皇朝危矣。

靳御史说到激动之处,以头碰柱,以血明志!

永嘉帝神情晦暗不明,他对靳御史谈不上喜恶,不过,在今天之前,靳御史很好用。

大雍立朝一百二十余年,除了八大王以外,在京的宗室也同样盘根错节,还有那些靠着祖上的军功便自以为是的勋贵们,这些人都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然而他却不能全都夺爵或者全都抄家,就像梁王府一样,不能全动,只能一点点潜移默化,让他们从野心勃勃的狼,变成听话的狗。

所以他需要靳御史这样的人,以前需要,以后也同样需要,无论什么时候,朝堂上都要有这样的人。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靳御史这么大阵仗,竟然是为了梁世子。

永嘉帝不信这是靳御史自己的决定。

靳御史此人非常看中自己的名声,所以他攻击的,多是原本名声就不太好的那些人。

比如宝庆侯世子,那本就是京城里有名的纨绔。

再比如被他弹劾过的萧驸马,瞒着长公主养外室,被整个皇室所唾弃。

靳御史最擅长的,便是借着痛打落水狗,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

可是现在,全京城的人都知道,赵廷晗马上就要死了,且,梁王府风雨飘摇,本就惹人同情,以靳御史一惯所为,他是不会选择赵廷晗做靶子的。

永嘉帝已经决定,下朝之后就让锦衣卫盯紧靳御史。

靳御史这一撞,不但撞破了他自己的头,也撞出了一大片赞同之声。

“臣附议。”

“臣附议。”

......

正在这时,一名内侍快步跑了进来,在掌事太监李公公耳边低语几句,李公公神色微变。

李公公的异样没有逃过永嘉帝的眼睛,他不动声色,说道:“宣太医,给靳御史看看,顺便再让太医去给梁世子看看,看看他的病体能不能支撑到回到梁地,唉,梁世子是梁王爷的嫡长子,朕看着他长大,岂能忍心看到他......”

后面的话,皇帝没有说,群臣暗自在心中猜测,不知道皇帝是不忍心看到赵廷晗死在京城,还是不忍心看到他死在路上。

朝中没有哪个大臣是真傻子。

赵廷晗为何没有回梁地奔丧?

真的是他病得爬不起来了吗?

为人子者,哪怕是爬不起来,也要让人抬着回去。

可是赵廷晗却没有回去,傻子也能看出来,这是有人不让他回去,赵廷晗怕是连梁王府都走不出去。

听闻梁王次子资质平庸,温顺守礼,无疑,在皇帝看来,这位没有多少存在感的次子,远比自幼便在京城血雨腥风中长大的赵廷晗更适合继承王位。

好在赵廷晗体弱多病,否则谁知道他会不会步吴王世子后尘,死得不明不白呢。

所以皇帝让太医去看赵廷晗,听上去像是关心赵廷晗的身体,实际上只要太医说赵廷晗的身体无法承受奔波之苦,那么赵廷晗就要乖乖留在京城,死也要死在京城。

因为一旦放他出京,便等如放虎归山。

他若死了也就罢了,万一他没死,活下来了呢?

皇帝还能不下旨让他继承王位吗?

当然不能。

此时此刻,单纯善良的已经冲过去陪着靳御史一起冲锋陷阵,老奸巨滑的则沉默不语。

今天的朝会,便是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结束的。

刚刚李公公的脸色突变,永嘉帝看到了,文武百官中也有不少人看到了。

李公公此人,素来喜怒不形于色,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才会让他脸色大变?

不知道这件事是发生在宫内,还是发生在宫外。

不过,有此疑问的大臣们很快便有了答案。

他们刚刚出宫,候在宫外的自家小厮便说出了真相。

天降异象,京城要出大事了!

而此时的永嘉帝也已经在李公公口中知道了这件事。

就连刚刚被太医把伤口包好的靳御史也听说了。

对于这刚刚发生,或许现在还在持续的异象之事,宫外的大臣们是吃惊,接着连衙门都不回去,坐上自己的轿子或马车便前往出事的地方。

而永嘉帝则是眉头深锁,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是天有异象,对于帝王而言都是大事,很大的事。

永嘉帝自己是不方便出宫的,他叫来锦衣卫指挥使路乾,让路乾亲自去看看,若真的是天象,也就罢了,若是有人背后生事,路乾可行便意之权。

而靳御史则是噗通一声坐到了地上,原本就疼的屁股,被摔得更疼了。

太可怕了,那些人太可怕了,梁王府的人太可怕了。

靳御史不敢想,如果今天他没有仗义执言,没有去撞柱子,那么......

靳御史忽然想起,昨晚他在雷神庙看到的那些乌鸦。

当时他还没有进门,便有一群乌鸦从雷神庙里飞出来。

那时他虽然吓了一跳,却并未在意。

可现在看来,太可怕,太可怕了。

乌鸦,真的是乌鸦啊,这世上哪有这么多的巧合,分明就是梁王府里有高人,不,是神人,是仙人,是能够洞悉一切,驱神养鬼,洒豆成兵的仙人!

这场异象发生的地方是在魁星楼。

时间回到一个时辰之前。

越是临近乡试的日子,来京城备考的书生便越来越多。

这些书生踏进京城的第一件事,不是找客栈住下,而是风尘仆仆直奔魁星楼,拜魁星老爷。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他们的诚意。

等到考试之前的那一天,他们会再来拜第二次。

待到放榜,看到榜上有名,他们会再来魁星楼,这一次是来感谢的,也可以说是来还愿的。

此时离得最近的便是八月的乡试,等到乡试过后,再来魁星楼拜拜的,便都是举人老爷了。

明年二月,各地举子们,便从四面八方赶到京城参加三年一次的会试。有些家里不缺银钱的,过了中秋便动身前往京城了。

那时还是这一套流程,一进京便来拜魁星,接着是再来,再再来,考上的会留在京城,等着参加殿试,当然还是要来拜魁星,这套流程再走一遍。

满朝文武,但凡是科举入仕的,就没有没来拜过魁星的。

多年来,靠着一代又一代,不计其数,前赴后继的书生们,魁星楼一带成为京城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

今天就在文武百官全都进宫参加朝会的时候,又有一批书生进京了。

他们或自己一人,或带着仆从,提着行李,背着书箱,满怀希望来到魁星楼。

砰砰砰,几个头磕下去,抬起头来时,看到自己身边身后一眼望去,全都是同自己一样的莘莘学子。

这一刻,他们的心情无比复杂。

这些人,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自己要用手中的笔,从他们当中杀出一条血路,然后一路杀,一路杀,直至走到皇帝面前。

书生百感交集,怀着一颗忐忑却又兴奋的心走出大殿,这里便是京城了,这令他魂牵梦萦的地方,他还是第一次来。

咦,天怎么黑了?

明明刚刚进去时,还是艳阳高照,可现在却是天色暗沉。

是要下雨了吗?

书生下意识地抬头看天,下一刻他便怔住了。

仰头所望之处,黑鸦鸦一片,如墨云压顶,却又似风雨欲来。

书生发出一声惊呼,因为他看到了,乌鸦,是乌鸦!

无数乌鸦盘桓在空中,如同给这繁华锦绣的京城,罩上了一个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