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镇国公 > 第233章 短离别,思更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陆宁闻讯父亲到来,心急如焚地从后宅奔出,他那双灵动的眼睛里闪烁着惊喜与期待。

一见到陆通,便如同一只欢快的小鹿般,一头扎进了父亲的怀抱,声音中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阿耶,宁儿想你!”

陆通感受到女儿的温暖与依恋,心中涌起一股柔情,他轻轻抱起陆宁,用手抚摸着她的头发,温柔地说道:“宁儿,阿耶也想你。阿耶这次来长安,你想要什么?”

陆宁听到有礼物,眼睛一亮,却懂事地摇了摇头:“阿耶,宁儿不要礼物,只要阿耶能多陪陪宁儿就好了。”

在一旁的李靖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轻声说道:“陆通,宁儿已经长大了。”

陆通点了点头,心中明白岳父的良苦用心,他将陆宁放下来,牵着他的手,对李靖说道:“岳父大人,宁儿确实长大了不少。”

孙思邈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他轻轻拍了拍陆通的肩膀,说道:“侯爷,家和万事兴,有空多陪陪家人,也是积德行善的好事。”

陆通感激地看了孙思邈一眼,心中暗自决定,无论公务多么繁忙,都要抽时间陪伴家人,让这份亲情成为支撑他前行的力量。

不多时,李英亦步履轻盈地从后宅走出,她身着淡雅的衣裙,发间点缀着几朵小巧的珠花,显得格外温婉动人。

一见到夫君陆通也在场,她的眼中闪过一抹惊讶与喜悦,随即轻移莲步,来到陆通面前,轻声问道:“夫君,你怎么也来长安了?”

陆通见妻子如此美丽,心中爱意更甚,他微微一笑,上前一步握住李英的手,温和地答道:“英儿,此番前来长安,一是为了公主的病,二是特意来看看你们。刚忙完公主之事,我便趁着这个机会来看看你们母子。”

李英听罢,眼中流露出一丝温柔,她轻轻点了点头,心中暖意融融,轻声说道:“夫君辛苦了,英儿和宁儿都很好,你放心吧。不过,公务之余,可要多注意身体,不要太过劳累。”

陆宁在一旁听得父母的对话,心中更是欢喜,拉了拉母亲的衣角,调皮地笑道:“娘亲,阿耶回来了,我们今晚可以一起吃顿好的,好不好?”

李英闻言,宠溺地摸了摸陆宁的头,笑道:“好,好,今天晚上就让厨子准备一顿丰盛的晚宴,一家人好好聚聚。”

孙思邈在为李靖仔细诊脉之后,轻轻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

他转过身来,目光温和地望向红拂女,轻声问道:“夫人近日可有不适?”说罢,便开始细致地观察她的面色与神情,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变化。

红拂女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心中却感到一股暖流涌动,这位医术高超的大夫让她感到无比安心。

随后,孙思邈又依次为李德謇的妻子和李德奖那即将临盆的夫人把脉。

每到一处,他都表现出极大的耐心与细心,仿佛在对待自己最亲近的人一般。

当最后一人的诊断结束时,孙思邈缓缓开口道:“几位夫人都身体康健,无须过多忧虑。”

李靖听闻此言,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感激地对孙思邈行了一礼,道:“多谢先生妙手回春,我等皆感荣幸。”

孙思邈微微一笑,摆手道:“医者仁心,此乃吾辈职责所在,将军不必挂怀。”

红拂女亦是轻声道谢,声音中带着几许温柔:“先生高义,妾身感激不尽。”

孙思邈望着眼前这一家人和睦相处的场景,心中亦是感到一阵温暖,他轻轻点了点头,道:“但愿世间皆如斯,健康平安。”

这一幕,不仅展现了孙思邈作为一代名医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他那颗仁爱之心。

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动容,心中对这位医圣的敬仰之情更甚。

当日,李靖府邸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庭前院后,灯笼高挂,彩旗飘扬,一片欢腾景象。

宾客们陆续到来,府中仆人们穿梭其间,忙而不乱,将一盘盘精致的菜肴端上桌来。

酒香四溢,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李靖身着华服,面带微笑,亲自迎接每一位来宾,宾主尽欢。

红拂女则在一旁优雅地协助,她那温婉的笑容如同春风拂面,让人心生欢喜。

孙思邈也被请至首席,他虽平日里淡泊名利,但今日却也显得格外高兴,与众人谈笑风生,尽显医圣风范。

宴席间,丝竹之声悠扬,舞者轻盈起舞,增添了几分雅趣。

李德謇与李德奖夫妇更是喜笑颜开,频频举杯,感谢众人的祝福。

李靖起身,高声说道:“今日得此良辰美景,皆因诸位光临,实乃三生有幸。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吾辈共勉!”

话音刚落,满座皆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

在这温馨和谐的氛围中,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仿佛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李靖府邸的这场盛宴,不仅是一场物质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翌日清晨,天色微明,陆通便已整装待发,与孙思邈一同踏上了前往泾阳县的路途。

沿途风光旖旎,山川秀美,二人谈笑风生,不觉路途遥远。

孙思邈手持药囊,目光时而投向路边的草木,似是在寻找可入药的奇珍。

陆通则不时侧耳倾听,似乎在捕捉着风中的细微之音,心中盘算着此行的目的与意义。

两人一路同行,情谊渐深,终至泾阳县境,心中皆是另一番景象。

李靖的府邸内,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古朴的青石地面上。李德謇缓步走进厅堂,来到父亲李靖面前,恭敬地说道:“父亲,儿臣有一事相询。”

李靖端坐于上首,面容沉静如水,目光温和地望着自己的儿子,轻声问道:“何事?但说无妨。”

李德謇略一沉吟,继而开口道:“近日思量,李盛年岁渐长,却未得良师指导,恐误其学业。故此,儿臣有意让李盛前往泾阳县求学,未知父亲意下如何?”

李靖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缓缓言道:“泾阳县学风淳厚,确是读书的好去处。李盛若能前往,必有所获。只是,他年纪尚幼,此行路途遥远,还需多加小心。”

李德謇听罢,心中稍安,连忙应道:“父亲所虑极是,儿臣定会妥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