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镇国公 > 第229章 副校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通继续说道:“当然,除此之外,武校还肩负着选拔未来参军人员的重任。如此一来,新兵便可无缝衔接到军队之中,既保证了军力的充实,又维护了训练的一致性。

至于那些虽有武艺却不甚合格者,亦可编入衙门其他岗位,至少在本事上能够拿得出手,不至于荒废了他们的才能。”

言及此处,陆通的语气中透出一股自信与远见,仿佛已将未来的发展蓝图尽收眼底。

秦琼听罢,拊掌大笑,道:“不愧是你,每次做事都如此周到。这武校倒是一个极好的补充,不仅可以提前筛选军伍人才,还能为朝廷培养更多可用之才。想来,日后我大唐的军力必将因此而更加稳固。”

说罢,秦琼的眼中闪烁着赞许之光,他对陆通的提议显然十分满意,心中暗自思量起如何将这一计划付诸实践。

薛仁贵没有言语,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心中却是波澜壮阔。他暗自赞叹道:“郎君果真是无所不能,这般周全的考虑,连我亦未曾想到。此等英明,实乃我大唐之幸。”

他紧握双拳,眼中流露出坚定的光芒,已下定决心要追随郎君,共同开创大唐的辉煌未来。

秦琼搓了搓手,掌心微热,目光中带着几分期待,转向陆通问道:“那你这武校的校长,可有人选了?”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关切,显然对这颇为上心。

陆通听得清楚,秦琼这一问,令他愣了一下,眉宇间闪过一丝惊讶。

片刻之后,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会意的光芒。

他缓缓说道:“这武校的校长一职,若非叔父相询,我还真未有合适人选。”

秦琼忽心生一念,念及陆通之岳父李靖。若李靖对此校长之位有意,他秦琼料是难以相争。

毕竟,那李靖之军事才能,远胜于他秦琼。秦琼虽武力不凡,然于兵法策略之上,相较甚远矣。

“此事,你告知你岳父了吗?”秦琼蹙眉,目光紧盯着陆通问道。

陆通微微摇头。创办武校之事,尚只处于筹谋规划之阶段,其亦不过与王玄策等人轻提一句罢了,其余之人皆未闻知。

秦琼闻此,眉头微蹙,心中颇有些纠结。然思忖良久,终是想明了,这武校之校长之位,自己怕是无缘。但转念一想,这副校长之职,自己尚可一争。

“贤侄啊,”秦琼目光诚挚,缓缓开口道,“这校长之位,吾便不要了。但这副校长之位,你定要为吾留着。”

陆通听了秦琼之语,无奈一笑,微微颔首,应道:

“好的叔父,这副校长之位一定为您留着。”

秦琼见陆通应下,方才心满意足。轻抿一口茶,面上挂着欣然之笑。

一旁的薛仁贵望着陆通与秦琼二人,心中亦是哭笑不得。

暗叹自家郎君能与秦琼这位国公关系这般亲近,实乃一桩好事。

夜里,陆通于书房中,执起笔杆,奋笔疾书,书写着关乎武校之规划书。

就在此时,书房之门被人敲响,随即便传来李瑛之声,“夫君可在忙碌?”

陆通闻言后,缓放下手中笔杆,出言道:

“夫人请进。”

听得嘎吱一声,书房之门被轻轻推开。

李瑛身着清凉之衣装,面如桃花,迈着莲步,走到陆通身旁。

陆通看向李瑛,问道:

“这么晚了,夫人为何还不歇息?可是有事?”

李瑛微微点头,随后坐到了陆通怀里,将头轻轻的靠在陆通的胸膛,轻声开口道:

“夫君,明日我想带着宁儿回长安,看望一下阿耶阿娘。”

陆通轻轻的吻了一下李瑛的额头,笑道:

“泾阳距离长安也不远,你要回去看望岳父岳母随时都可以,不必来请示我。”

李瑛娇嗔一声,言道:

“夫君,你总是如此不拘泥于礼节,但如今咱们家也算得上是高门大户,可不能让旁人看了笑话。如果我自顾回娘家,怕是有人要说闲话。”

陆通听了之后有些无语,不过还是点头附和:

“夫人所言极是。”

当夜,陆通于李英之房间里过夜。

夫妻二人情深意浓,较量了半夜。

第二天清晨,陆通依旧早早起床。

在庭院里锻炼了一会儿之后,沐浴更衣。

在陆一的陪同下,离开了陆家庄。

李英晨起之际,慵懒转醒,却惊觉陆通早已不见身旁之影。

她玉容之上尽显疲惫之色,蛾眉微蹙,娇躯似绵软无力。

那陆通精力犹盛,丝毫不减,而她独自一人应对,实是有些难以招架,心下暗叹,颇感力不从心。

李英缓缓起身,强撑着精神,理了理云鬓。

李英之陪嫁侍女闻得屋内动静,启口言道:“小姐,行装皆已备妥,小郎君亦已洗漱完毕。”

李英微微颔首,缓声道:“知晓了,且在外稍候。”

侍女应道:“是,小姐。”

不多时,李英沐浴更衣毕,身着红色之襦裙,玉手牵着其子陆宁,于侍女之陪同下,款步缓行至陆府门前。

门外,车马静立,已然等候良久。

李英蛾眉轻蹙,似心有所思,朱唇微启:“此去不知夫君会不会想我。”

身旁侍女忙道:“夫人莫忧,老爷定会想你。”

李英微微颔首,神色稍缓,牵紧陆宁之手,道:“儿啊,去外公家啰。”

陆宁仰首,稚嫩声道:“好呀!母亲。”

李英轻叹一声,携子登上马车。

当李英母子所乘之马车自陆府缓缓驶过陆家庄之水泥路时,诸多庄户皆纷纷对李英母子行礼问候。

一老者躬身,恭声道:“夫人安好,小公子吉祥。”

李英颔首微笑,柔声道:“诸位安好。”

一妇人身旁孩童好奇张望,妇人忙轻拍其肩,道:“莫要无礼,快向夫人公子行礼。”

孩童怯生生行礼,李英温言道:“莫怕,玩耍去吧。”

马车里,陆宁对母亲李英问道:

“娘亲,阿耶怎么不和我们一起去长安呀?”

李英轻抚陆宁头顶,缓声道:

“儿啊,你阿耶尚有要事在身,不得同往。”

陆宁皱起小眉头,又言:

“那阿耶何时才能与我们相聚?”

李英眸中闪过一丝忧色,轻声道:

“待事毕,阿耶自会来寻我们。”

陆宁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道:

“孩儿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