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镇国公 > 第73章 安西商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尉迟恭得李世民回书,即刻召来马周等一众部属,共议应对高昌与西突厥之策。

厅内烛光摇曳,众人面色凝重,皆知此番计议,关乎边疆安宁,不容有失。

“高昌国与西突厥既已如此行径,显见其不惧我大唐兵锋。

加之北境都护府初建,百废待举,一时之间实难抽身应对。此事确是棘手。”

苏定方眉头紧蹙,长叹一声,言语间尽是无奈与忧虑。

“虽难亦须为之,纵使无法令高昌国与西突厥彻底收手,亦当施以震慑,不然西域商道恐难有安宁之日,此对国库赋税之影响甚巨。”尉迟恭言辞坚定,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马周,汝以为如何?”尉迟恭目光转向那周,语气中带着几分询问与期待。

马周不仅治地有方,政绩斐然,其战略眼光亦是卓尔不群,堪为一时之选。

“不妨先遣使臣,请高昌与西突厥至安西城共议和谈。若彼等肯收兵止戈,日后复叛,我军便有正名讨逆之由。然则,若其能永守信诺,实乃上上之策。”马周沉思须臾,缓缓言道。

“当务之急,乃在于拓展北境都护府之基业。至于高昌与西突厥,若能避免兵戎相见,则为最佳之选。”

尉迟恭与苏定方皆认为马周之议甚为妥帖,倘若高昌与西突厥表面顺从而暗中作梗,彼等亦只得暂且隐忍,待时机成熟,再行清算。

尉迟恭遣使赴高昌及西突厥,邀二国使者至安西城共议大事。

高昌国主麹文泰接得北境都护府来使所呈书信,心中微颤,旋即急召群臣议事。

“诸位爱卿,此次大唐北境都护府遣使来邀,欲于安西城共商商道安危,此事恐有蹊跷,是否为诱我入彀之计?”麹文泰言罢,目光扫过殿中群臣,神情凝重。

“陛下,依微臣看来,大唐未必会行此下策。近日商道纷争不断,我国虽未直接插手劫掠之事,却也暗中庇护,收取了些许保护之资。”一臣子轻笑而言,其声中透着几分狡黠。

“正是,陛下。大唐向来以礼仪之邦自居,断不会无故兴师动众,做出有损颜面之举。”另一位臣子附和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笃定。

“那么,派遣何人前往安西城主持谈判事宜?”高昌国主麹文泰目光扫过一众臣僚。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众臣皆如芒刺在背,噤若寒蝉。

言语之间,虽有千般道理,然真要赴那遥远的边疆,却也个个心存戚戚。

毕竟,安西城外,风沙漫天,刀光剑影,非但路途艰险,更恐一旦失手,便是万劫不复。

若真有不测,恐难逃一死。

是以,众人皆是口舌伶俐,却无一人敢轻言前往,只因对自身性命的考量。

高昌国主麹文泰见群臣皆畏缩不前,心中不禁生出几分鄙夷。

他目光一扫,定在了一位平素颇为不喜的官员身上,此人虽才学出众,却因行事乖张,颇多得罪同僚之处。

麹文泰心中暗忖,既是如此,便将此等棘手差事交予他吧,既可试其胆略,又能借此机会磨砺其锋芒。

遂沉声道:“尔等皆为我高昌栋梁,今国家有难,竟无一人挺身而出,实令朕心寒。今日,本王命尔,麴犬,即刻前往安西城,务必完成使命,勿负本王期望。”

麴犬闻言,心中虽有千般不愿,却也不敢违抗君命,只得硬着头皮应道:“臣领旨,定不负王上所托。”

言罢,躬身领命。

于西突厥之地,奚利邲咄陆可汗之牙帐中,烛火摇曳,映照出帐内诸人凝重的面容。

可汗坐于上首,目光如炬,正与一众亲信密谋如何回应大唐的盛情邀请。

帐内静谧无声,唯有偶尔传来的低语。

“诸位,大唐此次邀请,意在何为?其中必有深意。”奚利邲咄陆可汗沉声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等需谨慎应对,不可轻举妄动,以免落入他人算计之中。”

一名身着华贵戎装的将领站出,拱手道:“启禀可汗,大唐此举或欲借机拉拢我方,以稳固其边疆安宁。然则,我西突厥亦非池中之物,若能巧妙利用,或可从中得利。”

另一名谋士紧随其后,缓缓说道:“然,不可不防。大唐雄师百万,非等闲之辈。吾等当审时度势,既不可过分示弱,亦不可贸然挑衅,以免引火烧身。”

奚利邲咄陆可汗听罢,微微颔首。

西突厥屡屡劫掠西域商道上的商队,此等行径已令大唐关税受损,朝野上下皆难以坐视不理。此次北境都护府遣使前来,邀约一谈,其间暗藏警告之意,昭然若揭。

牙帐之内,奚利邲咄陆可汗面色凝重,目光闪烁,似在权衡利弊。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大唐此举,明为邀请,实则警告。我西突厥虽非弱小,然与大唐交恶,终非长久之计。诸位有何良策,不妨直言。”

一旁的谋士沉吟片刻,继而躬身进言:“启禀可汗,此事确需慎之又慎。大唐素来重视西域商贸,我等若不加以收敛,恐将引来兵戎相见。不如借此机会,表明我方并无侵扰之意,同时暗中观察大唐之真实意图,再作定夺。”

另一武将亦附和道:“所言极是。我等可先派遣使者前往,表达愿意友好协商之意,同时加强边防,以防万一。如此一来,既能显示我西突厥之诚意,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奚利邲咄陆可汗闻言,微微点头,心中已有决断。

尉迟恭携马周至安西城,静候高昌与西突厥使者。

古城墙下,风沙轻拂过战甲,马蹄声在寂静中回响,似是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的低语。

薛礼身披铁甲,手握长枪,肃立于尉迟恭与马周之侧,周身弥漫着一股凛冽杀气,令旁人不敢轻易接近。

他目光如炬,扫视四周,仿佛随时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其威势赫赫,犹如天降神兵,守护着两位主将的安全。

高昌国的使者与西突厥的使者终至,步履蹒跚,面带长途跋涉后的黄土与风沙,显露出一番风尘仆仆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