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月阑风烬起 > 第148章 偏向虎山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萧月卿与旁人商量事时,崔阑是一贯不开口的,都在一旁默默的听,只是方才听了公主殿下与张知府的那些话,他心里隐隐有了预感。

张知府和陈宁人都走了许久,也不见崔阑说话,萧月卿踱步到他面前站定问,“怎么了?从方才起就一直不说话。”

“殿下,能不能不去平县?”崔阑握住萧月卿的手问。

一向是刀山火海在前,眼睛都不眨一下的人,此刻语气里也带上了小心翼翼。

萧月卿道,“你既已知我意,又何必再劝?”

“殿下这么做,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那疫病,已经没了许多人,微臣就是害怕……害怕殿下万一有什么闪失。”拥有过叫人眷恋的温暖,自是害怕失去。

“平县是沧州的疫病之源,不亲自去当地查看一番,我不放心,而且眼下疫病还未在沧州蔓延开,若是控制得好,说不得也就止于平县了。”萧月卿寻着好处说,主要还是劝慰之意。

“可是,张知府说了,平县之所以发病,很有可能是因为有人收留了梧州来的人,平县地处两州交界之处,殿下这时去,实在危险。”

萧月卿叹了口气,这厮果然不是个好蒙混过去的,也只得实话实说:“其实这正是我非去不可的另一个原因,平县不过发病数日,便有这么多的人丧生,若这疫病真是从梧州开始的,至今梧州却没传出一点儿消息,上下瞒得这般死紧,很有可能是,事情已经完全超出控制了。”

“殿下是说,梧州可能已经疫病横行,而当地州县为官者,怕担责受罚,故意隐瞒不报?”

“正是。”

而事实也正如萧月卿所料,此时的梧州,说是人间炼狱也不为过。

自半月前溃堤被淹后,屋舍农田被掩埋的不知何几,许多人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官府迟迟未开仓放粮不说,如今生了疫病,竟还下令关了城门,企图让那些生病的人在城外自生自灭。

“狗官!心是黑的,血是冷的!”

“对我们弃之不顾,自己在城里做缩头乌龟!”

有被关在梧州城外的百姓忍不住叫骂。

“可怜我儿,初初发病时若能进城寻医问药,也不至于落得这般……”,垂泪的是位妇人,怀里抱着人事不省的小儿。

眼看孩子气息渐渐微弱了下去,妇人哭得伤心不已。

周围的人也都感同身受,这孩子的今日,不就是他们的明日么?

七月里炎热的风吹过来,裹挟夹杂着腐败尸身的味道,许多人脸上逐渐麻木,不过同大家一起等死罢了。

一阵清灵悦耳的铃声传来,空气里似乎传来某种令人心旷神怡的香气。

众人抬头,就见不远处一位白衣女子缥缈行来,衣摆绣着红莲,额间一点朱砂,白纱遮面,腰缀银铃。

行至那抱着孩子哭泣的妇人面前,她身后的白衣随从掏出个白净瓷瓶,倒出一粒药丸,白衣女子接过喂到孩子嘴里。

这动作当即引起了妇人警觉,可孩子已经把药吞下去了,妇人忙问,“你给我儿吃了什么?”

白衣女子指尖掐了个道诀,平静的眸子似是无悲无喜,淡漠开口道,“红莲降世,道法无边,众生同在,所求必应。”

话音刚落,孩子呛咳几声,“哇”得吐出一口鲜血,没几息的功夫,竟能睁眼说话了!

“娘,我饿。”

那妇人当即跪地伏拜,连连磕头,感激涕零道,“多谢仙姑,多谢仙姑。”

后头的白衣随从小声笑了出来,“这可不是仙姑,这是圣女。”

“是是是,多谢圣女,多谢圣女。”

…………

再说萧月卿这头,又过半日,张旭同向云终于押着十几车药材,风尘仆仆赶到。

张旭将一匣子的药方递给萧月卿,禀告道,“殿下,这些都是京中各大药铺、有名望的郎中,开出的治疗伤寒疫病的方子。”

萧月卿接过道,“你二人一路辛苦,后厨备了热饭热菜,你们先去用些饭食,洗漱后便早些歇息。”

二人确实累了,是以并未推辞。

若非此前发过洪灾,部分道路可能被冲垮或者掩埋,夜间光线晦暗难行之故,萧月卿几乎想即刻带着药材启程。

但她不能,平县百姓的命是命,跟随她的一众亲随也是命。先贤有言: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方为长远。

于是只能耐着性子熬到翌日清晨出发。萧月卿决定,让张旭和向云继续留在鄠县,毕竟眼下平县情况未明,不能把所有人搭进去,若有个万一,至少他俩还能支应周转。

两日后,终于到达平县。

万幸的是,平县境况倒比想象中要好一些,许是张知府当机立断,给百姓派粮派医的举措叫他们吃了定心丸。县城没有闭关锁城,大家各自待在家中。县城外先发病的几个村落,大家也都自觉留在家中,每日等郎中上门看诊,用饭用药。

萧月卿一行在县城门口与知县衙差汇合后,直接去了收留梧州来人的那户人家所在的鸣泉村。

扯了扯身上原色厚实粗布制成的罩袍,以及覆面的面巾,萧月卿问道:“这难道也是你说的那位胡郎中想出来的?”

知县道,“回禀公主殿下,正是呢,胡郎中说了,这粗布罩袍和面巾是用艾草煮水熏蒸过的,穿戴时还得注意务必穿规整严实了,才可避免染病。”

萧月卿听了道,“这么说来,这位胡郎中能对疫病有如此见地,又敢亲临病患家中问诊,必是位悬壶济世的医中大能,如此劳心劳力,只怕他老人家身子吃不消。”

听了这话,知县愁苦的脸上难得露出个笑,“非也非也,殿下,这位胡郎中不仅不老,还很年轻。”

“哦?年纪轻轻却有这般能耐,究竟何方神圣,说得本宫都迫不及待要见见这位胡郎中了。”

此刻的公主殿下还不知道,她又将遇见一位熟人。

到了村头,一行人下马往里走,个个穿着罩袍,戴着面巾,一开始还觉得有些怪模怪样的,这会儿看得久了,也不觉得奇怪了。

这鸣泉村前有河,后有山,在风调雨顺的年景,据知县说是平县比较富裕的几个村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