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那些外来的打工人,一天一块多两块钱的赚着。
十天工资就能做一套新衣服,哪个会不心动啊!
所以基本上现在梁家村的人,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来人,只要长期待在这里的。
至少都有一两套的确良新衣服。
反而是棉布材料的,很少看到。
以前的棉布旧衣,除了干比较脏的活的时候穿,平时谁好意思穿出门啊。
会被人耻笑的。
所以大家都把旧衣服淘汰了。
扔,基本上是不会扔的,大家哪怕富裕了,节俭的习惯还是有的。
能卖一点就卖一点,不好卖,也会送给其他村的亲戚什么的。
所以现在来梁家村,看到的都是一水的新衣服,基本看不到补丁。
比城里人穿的都好。
这要是第一次来的不明所以的人见了,肯定吓一跳。
这是什么地方,怎么全是的确良?怎么,全村都是干部啊?
好吧,实际上,一个干部都没有。
就宋大爷这村长,都算不上干部。
最少也得乡长,才能算是干部啊。
村长是什么干部!
杨蜜和闺蜜一路来到食堂,吃饭的时候,又被狠狠震惊了一把。
这和以前村集体食堂,区别也太大了吧!
价格是一方面,味道是另一方面。
甚至这小碗菜的精致程度,也不是以前的大锅饭能比的。
以前吃大锅饭的时候,一人就一个碗,打一勺粗粮粥,偶尔有菜,就直接放在粥里。
如果是咸菜,也是,反正就一个碗全装下了。
现在呢,好家伙,吃顿饭,好几个碗,还有碟子什么的。
感觉跟下饭店似的。
就是她所在的文工团的食堂,领导们吃饭,也没有这么讲究啊!
更让她无法接受的,这么好吃的东西,居然是这几位做出来的!
不是,几位阿姨,当初我在的时候,你们在村食堂做饭怎么做的那么难吃?
不会是故意演我的吧?
那时候天天做猪食,我这一走,你们就变成厨神了?
你们这么做,让我怎么接受!
有大方的闺蜜请客,杨蜜连着吃了两小碗鸡蛋糕。
村里现在变成这样了?鸡蛋都可以随便吃了?
想想自己现在在文工团,一个月只有四张鸡蛋票,只能买四个鸡蛋。
就这,老妈还让她交给家里两张!说自己弟弟天天在家躺着不运动,身体都不好了,要多给弟弟补一补!
所以自己一个月只剩下两个鸡蛋票了,半个月才能吃一个鸡蛋!
而现在,她鸡蛋糕都连着干了两碗了!
想到这里,杨蜜就感觉心里不是滋味。
难道自己当初的选择,真的错了吗?
错不错的,回头再说,先把鸡蛋糕吃完吧。
这鸡蛋糕真软,真嫩,真滑溜,好想再来一碗啊……
还是算了吧,怕闺蜜用异样的眼神看自己。
自己不能露怯!
“蜜蜜,要不你先回去休息一会儿,我还有点事儿要忙。”
“等我忙完了,再去找你好不好,到时候咱们再一起去小剧场,参加张翰的婚礼。”
“不用,我也没什么事儿,就和你一起去地里看看吧。”
“额,那也行。”
饭后,杨蜜跟闺蜜来到办公区这边。
找到闺蜜带的小组。
大家已经习惯了,办正事儿就在办公区这边办。
她闺蜜现在的小组有十个人。
最早来的一百多人,是来搞建筑工作的,但村子哪有那么多建筑工作。
搞完了房子,自然也被划入蔬菜公司,帮村里人种菜收菜去了。
知青们的地,还是少,对蔬菜公司足足几百号人来说,那可太轻松了。
所以大家主要的工作,还是带着人去村里本地人的地里忙活。
一行人来到地里,闺蜜先安排工作。
每个人分配一块区域,每个区域按照大小,定下不同的公分。
这是大家商量来的,今天想多干点多赚点钱的,就多分点地。
想少干……,没有想少干点的。
那就不好办了,大家都差不多吧,谁也别想多干。
没那么多活儿。
顶多是组长自己少干点,把自己的地分出来一点给大家,让大家稍微多赚点。
这里面肯定会有一些误差,毕竟又不能拿尺子一寸一寸的量,有那个时间,这点活儿早就干完了。
所以只要差不多就行了。
知青们虽然是组长,掌握一点小权利,但也做不到剥削别人什么的。
蔬菜公司早就有规定,大家来去自由,如果是对自己的组长不满意,也可以向经理反应,调换小组什么的。
蔬菜公司人事结构并不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