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飞机如矫健的苍鹰,划破澄澈长空,向着邺城风驰电掣般疾驰而去 。机舱内,常白山和张良城面色如死灰,全然没了心思去打量这新奇非凡的飞机,身子紧绷,连大气都不敢出,只觉得自己仿若待宰羔羊,命运未卜。而柳逸尘则双目轻阖,看似在闭目养神,神态闲适,可实际上,他的脑海中仿若掀起了惊涛骇浪,正飞速思索着这一系列事件背后潜藏的阴谋诡计,试图从中理出一丝线索。

与此同时,在邺城,杨明和苏清雪自龙城归来时,还未到晌午时分。几乎同一时间,子越和少越兄弟俩也回来了。他们首次驾驶运输机,内心的激动难以自抑。兄弟俩马不停蹄地往返于平乐村,将族人们尽数接至邺城。

杨明和苏清雪热情地招呼着一大家子人,与柳文远、柳威远一同围坐,共享午餐。席间,众人欢声笑语,他们也妥善安排好了大家的临时住所。

用餐完毕,几位婶婶领着自家姑娘,跟随下人前往各自房间收拾整理。而几位叔伯,连同大姐晴薇、子越、少越则被留了下来,一同前往议事厅。自然,杨明的母亲林步瑶与小妹雨薇也在其中。

众人依次落座,杨明目光投向坐在主位上的柳文远,开口说道:“柳伯父,您此前提到,因识字之人稀缺,致使人口登记的进度极为缓慢,对吧?”柳文远环顾在座的杨家人,心中已然有了盘算,微笑着点头予以肯定。杨明见状,嘴角上扬,接着说道:“这不,我这些兄弟姐妹们,恰好能解当下燃眉之急。而且,听诗韵跟我讲,找来的登记人员所写的字含义各异,处理起来极为棘手。所以,接下来我要说的事,堪称重中之重。”

杨明环视众人,接着开口道:“咱们理应尽快开办学校,免费教授民众识字写字,且推行统一的文字。再者,新国即将成立,无论是外来的商贾,还是咱们本国百姓,不仅文字需要统一,度量单位这类也得统一,像长度、重量等等。而且,今后但凡与我华国有往来的,除上述内容外,钱币也需规范。来我们这儿进行交易,除了以物易物的形式,我们暂且不予干涉,但凡使用金、银、铜等其它民间货币的,都必须到我们日后设立的兑换处,换成咱们的钱币,来进行交易,我将其命名为华币。”

众人聆听着杨明的一番话语,杨家这边,包括与杨明关系亲近的一些人,并未显得太过惊讶。而坐在首位的柳文远,眼中满是惊喜,不禁脱口而出:“好,好,好!如此一来,人们的交流与交易都能步入正轨,不仅便于管理,百姓也能对各项事务心中有数了。”

杨明与柳文远目光交汇,二人相视而笑,默契地点点头。随后,杨明将目光转向大姐杨晴薇,开口问道:“大姐,除了咱们自家人,名扬书院一直由你教导他们,对吧?”杨晴薇轻点下头,给予肯定答复。杨明紧接着又问:“那村里十六岁及以上,能够熟练书写的人有多少呢?”见杨晴薇陷入思索,杨明补充道:“不论男女。”

思索片刻后,杨晴薇微微皱眉,开口说道:“应该不止四十人。你这突然一问,我还真没仔细统计过。”听到这个数字,杨明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没事,大姐,这并非你的过错。如今新国即将开启,正是用人之际。所以明天,你和子越、少越他们再回一趟村子,跟这些人说明一下,能识字写字且有意向的,将他们带到邺城任职。具体职位,届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杨晴薇点头应允。这时,杨子越急切地说道:“明哥,现在天色尚早,要不我们这就去?”

杨明看着这位与自己最为亲近的弟弟,微笑着回应:“现在?不必如此着急。大家刚到这儿,还未安顿妥当,况且此事来得突然。今日先暂且缓一缓,也好让大姐能好好谋划一下后续安排。”众人听闻杨明的安排,长辈们纷纷露出欣慰的神色,点头表示赞同,对杨明的沉稳与远见深感认可。

待众人情绪稍显平静,杨明对着主位上的柳文远以及身旁的母亲,郑重说道:“柳伯父,娘,说到用人,眼下还有个关键问题,那就是钱。咱们的钱该如何定价薪资和物品,不知你们是否考虑过此事?”言罢,他又将目光投向大伯、几位叔叔,以及柳威远等柳家代表,询问他们的看法。

众人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一时间无人开口。这情形在杨明的预料之中,毕竟他虽来自后世,却并非金融专业出身,不过是从社会见闻中略知一二罢了。在这个时代,他始终对古人怀有敬畏之心,深知此间不乏有着石破天惊思想认知之人,正因如此,他才特意抛出这一问题。

柳文远紧蹙眉头,缓缓开口:“我倒是有一些想法,只是还不够周全。”说罢,他将目光转向林步瑶,“林夫人,亲家,您接触的知识渊博,要不您先谈谈,咱们一起探讨探讨?”

林步瑶微笑着看了看身旁的杨明,见杨明点头示意鼓励,这才开口说道:“这大概算是经济学范畴吧,我也就是东看一点、西学一点。要是我说得不对,还望大家及时指正,行不?”众人满怀期待地看着她,纷纷点头表示应允 。

林步瑶稍作停顿,整理思绪后娓娓道来:“依我之见,钱币定价物品,首先要考量物品的稀缺性。世间罕有的奇珍异宝,像深海中难得一见的夜明珠,或是千年才长成的人参,其价值必然高昂,对应所需的华币自然也多。而那些随处可见、产量丰富的日常用品,例如普通的陶罐、粗布衣衫,定价就该相对低廉。”

众人听得入神,不住点头。柳文远接着补充:“林夫人所言极是,除此之外,物品的获取难度也至关重要。就拿铁矿来说,开采、冶炼过程复杂艰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铁制器具的定价便不能过低。反之,像山间随手可摘的野果,若拿来售卖,价格应较为亲民。”

杨明沉思片刻,说道:“伯父和母亲说的都在理。另外,我觉得还得考虑市场的供需关系。若是到了寒冬,对皮毛衣物的需求大增,可是供给有限,那价格势必上涨;可要是某一年粮食大丰收,市面上粮食充裕,粮价或许就得下调,以此来维持平衡。”

这时,一直静静聆听的杨子越忍不住发言:“明哥,那咱们怎么确定华币本身的价值呢?要是华币价值不稳定,这定价可就乱套了。”

杨明满含赞许地看向弟弟,由衷说道:“子越,你这问题问到关键处了。接下来,咱们必须全面统计辖区内所有物品的价值。注意,我说的是所有有价值的,包括像房子这类交易相对复杂的物品,咱们也得估算出一个合理价格,还有百姓耕种的田地,以及人们提供服务所产生的价值,都不能遗漏。另外,外邦流入的商品价值同样要纳入考量。咱们的货币总量得与所有东西的总价值紧密挂钩,只有这样,货物总量和钱币总量相互对应,才不会出现东西越来越多,而钱却不增加,导致东西越来越便宜,钱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情况。而且,要是总的钱数不再增加,人们不管通过何种方式挣到钱,大概率都会选择存起来,不舍得花。打个比方,百姓今年有多余的粮食想拿出来卖,而有钱的人,在自家还有食物储备的前提下,肯定会选择观望,等粮价便宜些再买。如此一来,钱和物的流通就会陷入停滞,生产者的积极性也会遭受打击,毕竟种出来、做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长此以往,那些踏实生产的人就不会再用心干活,仅仅生产满足自家所需的物资。生产时间,或者说工作时间过短,人们的空闲时间便会大幅增多。这便可能导致一些游手好闲、品性恶劣之人,走上偷盗、抢动的歪路。一旦发展到这种地步,整个社会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好了,大致的道理就是这样,大家自行仔细琢磨,至于还有哪些没考虑周全的地方,咱们后续慢慢完善。”

众人围绕杨明的这番话,瞬间热烈讨论起来,大家各抒己见,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完善着钱币定价的初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