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气喘吁吁,脸色煞白,“报告带殿下!粮仓…粮仓起火了!”李豪心头一紧,一股寒意瞬间窜遍全身,他仿佛能感觉到那股冰冷沿着血管蔓延,让他的肌肤都微微发颤。
粮草乃兵马之命脉,此时起火,绝非意外!
他猛地转身,大步流星冲出营帐。
一出营帐,冲天的火光映入眼帘,那火焰张牙舞爪地肆虐着,映红了半边天,滚滚浓烟朝着他扑面而来,带着刺鼻的焦糊味,呛得他喉咙生疼,呼吸困难。
嘈杂的喊叫声、救火声混成一片,像无数只蜜蜂在耳边嗡嗡乱撞,乱作一团。
李豪穿过人群,看到士兵们正拼命地提水救火,水桶溅起的水花在火光下闪烁。
但火势凶猛,火舌舔舐着一切,根本无法控制。
“怎么回事?查清楚起火原因了吗?”李豪厉声问道,声音在喧嚣中显得格外冷峻。
一个浑身漆黑的士兵哭丧着脸回答:“回殿下,小的…小的也不知,火…火势蔓延得太快了!”李豪眉头紧锁,目光如炬,扫视着周围的一切,目光所及之处,尽是慌乱与狼狈。
他注意到,火势是从粮仓中心开始蔓延的,这绝非寻常的意外!
“有人故意纵火!”李豪心中暗道,这念头在脑海里如同敲响的警钟。
几乎同时,军营中又接连传来几声巨响,那爆炸声震耳欲聋,他感觉耳朵里像是被重锤猛击了一下,嗡嗡作响,同时火光冲天而起,让他的眼睛一阵刺痛。
李豪感到一种不祥的预感,他立刻意识到,这是调虎离山之计!
“不好!中计了!”李豪暗叫一声,立刻翻身上马,马蹄扬起的尘土扑在他脸上,他朝着自己的主营帐飞奔而去。
当他赶回营帐时,只见帐内一片狼藉,重要的军事地图和文件散落一地,像是被狂风席卷过一般,他的心沉到了谷底,仿佛掉进了无尽的冰窖。
“来人!封锁整个军营,彻查所有人员!找出潜入者!”李豪怒吼道,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杀气,他的声音在营帐内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时,一个名叫赵勇的将领走了进来,神色慌张地向盛王报告:“殿下,属下…属下有重要事情禀报。”赵勇是李豪的心腹之一,一直以来都忠心耿耿,但此刻,李豪却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躲闪和不安。
“说!”李豪冷冷地吐出一个字,眼睛紧紧盯着赵勇,像是要把他看穿。
“殿下…属下…属下发现…”赵勇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始终不敢直视盛王的眼睛,他的手指不安地绞着衣角。
“发现什么?快说!”李豪的声音更加冰冷,一股强大的压迫感笼罩着赵勇,那压迫感仿佛实质的重量,压得赵勇有些喘不过气。
赵勇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说道:“殿下…属下发现…粮仓起火…似乎…似乎与…崔将军有关…”“崔将军?”李豪眉头紧蹙,心中一沉,“你是说崔乾佑?你可有证据?”
赵勇连忙摇头,“没有…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是…只是属下听到…”李豪盯着赵勇的眼睛,目光锐利如刀。
“听到什么?”
赵勇的声音越来越小,“听到…听到几个士兵…在议论…说…说看到…”
李豪猛地一拍桌子,手掌与桌面撞击发出“砰”的一声,赵勇吓得浑身一颤,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他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双手呈给盛王,那封信在他手中似乎有千斤重。
李豪一把夺过信,迅速展开,粗糙的信纸摩擦着他的手指,信上潦草的字迹映入眼帘,内容却如同晴天霹雳。
信中,崔乾佑与叛军勾结,意图里应外合,颠覆朝廷。
信的末尾还提到了另一个名字——李璘!
一股寒意从李豪的脚底直窜头顶,他怒火中烧,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咯咯作响,仿佛要把心中的愤怒都通过这双手发泄出来。
他猛地抬头,目光如刀般刺向赵勇,逼问道:“你,确定,这是你捡到的?”
赵勇浑身一震,脸色苍白,双腿都在微微颤抖,他连忙跪倒在地,额头贴着冰冷的地面,声音带着哭腔:“殿下,属下句句属实,不敢欺瞒!请殿下明鉴!”李豪盯着赵勇,他能感受到赵勇的恐惧,但心中的怒火并未因此熄灭。
这封信的出现,揭示了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惊天阴谋。
正当李豪怒火中烧之际,营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那脚步声由远及近,像是踩在他的心上。
一名侍卫脸色慌张地跑进来,单膝跪地,声音颤抖,“报!殿下,朝廷使者到了!”李豪眉头紧锁,心头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朝廷使者趾高气扬地走进来,一进营帐,便高声宣读圣旨。
那声音在营帐里回荡,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刺着李豪的心。
圣旨的内容让李豪心中一沉。
李璘竟然在朝堂上编造谣言,说盛王治军不力,导致军中混乱,还怀疑他与叛军勾结。
一些大臣对盛王的信任再次动摇,纷纷要求朝廷彻查此事。
这无疑是在他焦头烂额的时候,又狠狠地捅了一刀,他感到一阵无力,仿佛置身于无边的黑夜之中,黑暗像潮水一样向他涌来,压抑的情绪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
李豪强忍着怒火,接过圣旨,他知道现在不是发怒的时候。
他需要冷静下来,彻底解决眼前的危机。
他缓缓地踱步,每一步都像是在思考的节奏上打着节拍,脑海中快速地盘算着。
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形成。
他深吸一口气,吩咐道:“来人,将所有将领召集到议事大厅!”片刻之后,所有将领都齐聚一堂,他们面色各异,或疑惑,或不安,气氛像凝固的空气一样沉重。
李豪环顾四周,目光如炬,最终落在赵勇身上。
“赵勇,你将捡到的那封信,当众宣读!”赵勇一愣,随即点头。
他展开信件,一字一句地念了出来。
在场所有将领听完,顿时哗然,那喧哗声像炸开的锅,各种惊讶和愤怒的表情在他们脸上交织。
他们不敢相信,竟有将领背叛朝廷。
李豪冷笑一声,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他的声音洪亮有力,掷地有声:“叛军阴险狡诈,竟然妄图离间我们,好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早已看穿他们的阴谋诡计。”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冰冷,“现在,我给你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谁能找出叛军的内应,立下大功者,重重有赏!”在巨大的诱惑下,一些摇摆不定的士兵瞬间倒向了盛王,他们纷纷表示要为盛王效力,彻底清查叛徒,而之前还有些质疑盛王的士兵,也慢慢被盛王所感染。
“我……我看到崔乾佑的副将,昨晚鬼鬼祟祟地出了营帐,回来的时候……”一个士兵吞吞吐吐地说道。
士兵的话,如同一颗炸弹,在人群中炸开了锅,众人的议论声像沸腾的水一样喧嚣起来。
李豪冷笑一声,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早已在暗中布下了天罗地网,等待着叛军的内应自投罗网。
李豪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他指着被士兵抓出的叛军内应,语气低沉,“把他们都带下去!”
“殿…殿下,这…这是……”一个将领结结巴巴地问道。
李豪没有理会他,而是转向高适,“高大人,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你了。”高适点点头,示意明白。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冲了进来,他神色慌张,语气急促,“报!殿下。
“殿下,叛军在山区秘密营地发动猛攻,他们人数众多,来势汹汹!”士兵的话音刚落,李豪的心中已有了决断。
他迅速起身,目光如炬,“传令下去,全军备战!今日,我们将叛军彻底击溃!”
随着命令的下达,士兵们迅速列队,严阵以待。
山风呼啸着从耳边刮过,像野兽的怒吼,战鼓震天,那“咚咚”的鼓声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上,杀声震耳欲聋。
叛军如潮水般涌来,但李豪的军队却如同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屹立不倒。
李豪亲自指挥,运用新战术,军队如同神兵天降,将叛军打得溃不成军。
崔乾佑见大势已去,企图逃跑,却被李豪亲自擒获。
在擒获的瞬间,李豪能感受到崔乾佑的挣扎,他紧紧地抓住崔乾佑的手臂,那手臂在他手中不断扭动,试图挣脱。
叛军士气大挫,纷纷投降,士兵们欢呼雀跃,那欢呼声如同汹涌的浪潮,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李豪站在高处,环视四周,剑指叛军残余,朗声道:“今日一战,平叛大业,胜局已定!”
他的话音刚落,一名士兵匆匆跑来,神色紧张地低语:“将军,李璘的斥候出现了……”
李豪目光一闪,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缓缓抽剑出鞘,剑尖指向远方的山峦,沉声道:“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报!潼关失守。
潼关失守的消息如同惊雷,炸响在长安城上空,恐慌的情绪迅速蔓延。
朝堂之上,一片愁云惨淡,唯有盛王,也就是如今的唐朝皇子,眼神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他的眼神如同夜空中闪烁的寒星,坚定而明亮。
老将哥舒翰,忧心忡忡地望着盛王:“殿下,崔乾佑诡计多端,潼关一失,长安危矣!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固守城池,等待援军。”
盛王微微一笑:“哥舒将军,固守待援,只会坐以待毙。崔乾佑此番计谋得逞,必然骄纵轻敌,正是我们反击的最佳时机。”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意已决,主动出击,围魏救赵!”
哥舒翰老迈的脸上写满了质疑:“殿下,此举太过冒险!崔乾佑兵强马壮,我军……”
“兵强马壮?”盛王打断了哥舒翰的话,“我有破敌之策,定能扭转乾坤!”
此时,一旁的诗人高适站了出来,拱手说道:“哥舒将军,殿下胸有成竹,我等应当全力支持。况且,殿下新创的‘天雷’之威,我等亲眼所见,岂是叛军能抵挡的?”
高适口中的“天雷”,正是盛王根据现代军事知识研制出的火药武器雏形,威力巨大,足以震慑敌军。
之前,盛王曾小规模使用过“天雷”,但哥舒翰等老将仍对其心存疑虑。
与此同时,叛军阵营中,崔乾佑正得意洋洋地接受着众将的恭维。
潼关的轻易攻破,让他膨胀了野心。
“李隆基老儿,气数已尽!”崔乾佑狂笑着,那笑声中充满了张狂与自负,“待我攻破长安,便自立为王!”
然而,崔乾佑的得意并没有持续多久。
盛王率领的军队,如同神兵天降,绕过潼关,直取叛军后方粮草重地。
“天雷”的轰鸣声响彻战场,那声音如同来自地狱的咆哮,震得大地都微微颤抖,叛军阵脚大乱。
盛王身先士卒,指挥若定,他能感觉到战场上紧张的气氛,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刺鼻味道,他的心跳随着战斗的节奏快速跳动,但他的眼神始终坚定,将士们在他的带领下,奋勇杀敌。
另一边,一直观望局势的皇子李璘,本想趁乱扩充自己的势力,却没想到盛王如此神勇。
他犹豫了,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内心像在暴风雨中的小船,飘摇不定。
坚守睢阳的张巡,听闻盛王大胜的消息,精神大振,更加坚定地抵抗叛军的进攻。
他的坚守,也为盛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最终,崔乾佑兵败被俘,叛军溃不成军。
盛王一战成名,所有观望势力彻底倒向朝廷。
他站在荣耀之巅,俯瞰着这片饱经战火的大地,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平定安史之乱,只是他宏伟蓝图的第一步,他的目标,是征服世界,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