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进攻江东,史称江东大战

皇帝本纪

光武中兴元年,匈奴既平,四海初宁。朕以江东孙氏久怀异志,割据一方,抗拒王命,为绝后患,决意兴兵讨之。诏告天下,历数孙氏之罪,以正师出之名。

春二月,命典韦为征东大将军,总领诸军;郭嘉为军师,赞画军机;张辽、徐晃、张合等名将各率所部,合兵三十万,浩浩荡荡,望江东进发。朕亲至校场饯行,勖勉诸将:“江东孙氏,悖逆不臣,今遣卿等讨之,当奋勇杀敌,早奏凯旋,使大汉疆土归一,朕不负卿等之功!”诸将士气昂扬,誓报君恩。

大军东进,势如破竹。所经之地,秋毫无犯,百姓箪食壶浆以迎。至长江北岸,与江东军隔江对峙。时江东孙权,以周瑜为大都督,诸葛亮为军师,集水陆之兵二十万,据险而守。

朕军于北岸扎营,郭嘉献火攻之计,然江水滔滔,风向难测,一时未决。典韦请战,欲率死士强渡,朕未允,诫之曰:“江东水军精悍,长江天险难越,不可轻进,当以计破之。”

数日后,斥候来报,江东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操练水军甚勤。郭嘉曰:“蔡、二人久张习水战,若不除之,我军渡江艰难。”遂用反间计,使细作潜入江东,散布蔡、张欲降之谣言。孙权果中其计,斩蔡瑁、张允。

周瑜见水军都督易人,心忧之,乃遣甘宁率小股水军夜袭我营。我军早有防备,张辽率部迎击,甘宁不敌,败走。经此一役,朕军愈谨,加强巡逻警戒。

时近隆冬,江面常有大雾。郭嘉夜观天象,见风向有变,大喜曰:“破敌之机至矣!”遂与典韦商议,筹备火攻诸事。命工匠赶制大量火箭、火船,又选精锐士卒藏于战船之中,待风起时出击。

十一月甲子日,大雾弥漫,江面咫尺难辨,东南风骤起。典韦依计行事,先遣数十艘火船顺流而下,直冲江东水寨。江东军猝不及防,水寨顿时陷入火海。火势蔓延,战船纷纷起火,军士大乱。我军战船随后掩杀,张辽、徐晃等率部奋勇登岸,与江东陆军展开激战。

周瑜虽奋力抵抗,但已回天乏术。诸葛亮见势不妙,劝孙权暂避锋芒,孙权遂率残部退保吴郡。我军乘胜追击,连下数城,江东之地大半落入我手。

此役,史称“江东大战”,朕军大获全胜,威震天下。经此一役,江东孙氏元气大伤,为日后一统江东奠定根基。朕深知,天下未宁,仍需励精图治,遂诏诸军休整,以待后命,继续为中兴大汉之业而努力。

典韦传(续)

典韦,陈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大志气节,性忠烈。光武中兴元年,帝欲讨江东叛逆,拜典韦为征东大将军,总领诸军。

典威猛而有谋,领命出征,率三十万大军东进。一路之上,军令森严,所经之处秋毫无犯,深得百姓拥戴。至长江北岸,与江东军隔江对峙。见江东水军战船林立,防守严密,诸将皆有难色,唯典韦神色镇定,每日巡视营寨,激励士卒,以待战机。

时军师郭嘉建言火攻,然风向不定,未可轻动。典韦心急,欲率死士强渡长江,直捣敌营。帝未许,诫之需从长计议。典韦虽心有不甘,但深知君命不可违,遂按捺性子,与郭嘉等日夜谋划。

数日后,闻江东内部生变,蔡瑁、张允被斩,典韦知敌军人心浮动,乃与郭嘉商议,加紧筹备火攻。亲督工匠打造火箭、火船,挑选精锐士卒,演练火攻之术。每至深夜,仍见其在营中踱步沉思,为战事操劳。

十一月甲子日,东南风骤起,大雾弥漫江面。典韦知时机已至,神色激昂,下令出击。数十艘火船如离弦之箭,顺流冲向江东水寨。一时间,江面上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欲聋。江东水寨陷入一片火海,战船纷纷起火燃烧,敌军大乱。

典韦乘势率战船掩杀过去,身先士卒,立于船头,手持双戟,威风凛凛。敌军箭矢如雨,典韦毫不畏惧,双戟挥舞,挡下如雨般的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