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童和刘福通两人在河北永年县白鹿庄聚集了三千勇士。
他们杀白马,宰黑牛,盟誓起义。
刘福通宣称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后人,应当为天下之主。
而自己是名将刘光世的后代,应当辅佐。
他们直接打出光复大宋的旗帜。
然而,消息却不胫而走。
县令听闻,直接派兵前来围剿。
韩山童被俘,而后被直接杀害。】
天幕下的韩山童看到这儿都傻了。
他看着手里面一碗鲜血,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老韩,来都来了,杀都杀了,喝吧。”
想想也是,毕竟已经上了天幕,现在全天下的人都已经知晓他们的事情了。
于是一饮而尽。
【刘福通突出重围,在安徽再次起义。
义军用红布裹头作为标记,被后人称之为“红巾军”。
1355年,刘福通立韩山童的儿子为“小明王”,建国,国号“大宋”。
1357年,刘福通分三路兵马北伐。
东路由毛贵率领,经过山东河北攻击大都。
中路由关铎、潘诚率领,经山西,河北一带,直捣元上都。
西路由大刀敖、白不信、李喜喜率领,直取关中。
红巾军所到之处,百姓争相投靠,起义战果不断扩大。
而在兵分三路的同时,刘福通也率兵出击。
1358年,刘福通率领义军攻破汴梁,把这里当成都城。
红巾军的实力也在此刻到达了顶峰。
东逾齐鲁,西出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
元朝统治者慌了,直接派也先帖木耳前来镇压,结果大败而归。
但是由于红巾军缺乏严密的计划,又不善于巩固根据地。
打下来的地方,往往过不了多久又被攻占了。
因此,在长期作战的过程中,开始渐渐乏力。
1359年八月,汴梁被攻破,刘福通带着韩林儿逃到了安丰。
1363年二月,张士诚派兵攻破安丰。
刘福通遇难身亡,中原地区的红巾军彻底被镇压。
红巾军维持长达十二年的韩宋政权,彻底宣告结束。】
众人看着这红巾军的结局也是唏嘘不已。
不过,能够维持十二年之久,也算是十分厉害了。
【北方红巾军虽然失败了,但他们给元廷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更重要的是,他们牵制了元廷的军队,让他们无暇南顾,为南方义军的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后,朱元璋率领的义军发展壮大,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以红巾军为首的持续十几年的农民起义,对元朝的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天幕下的韩山童和刘福通对视一眼。
喝了这杯,大家就一起干吧。
只是这一次,韩山童决定将刘福通拥至身前。
【第十三次着名农民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
朱元璋:?
刚刚还沉浸在红巾军的壮烈当中了,转眼就到了他大明的末年,让他感觉到有点猝不及防。
而天幕下的崇祯帝看着李自成这个名字,也是皱起了眉头。
【明末,天灾不断,人祸纷至沓来。
旱灾导致连年饥荒,土地又被贵族的世家占据。
冻死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
李自成从小就因为欠债给地主放羊。
21岁的时候,他打伤了地主,跑到了银川。
在银川,他找到了一份驿卒的工作。
本来干得好好的,结果被裁员了。】
朱由检:……
【当时农民起义爆发不断。
1627年,陕北白水县农民王二起义。
次年,王嘉胤、王大梁、高迎祥和王左卦等人也纷纷响应。
李自成杀贪官造反,投奔了他的舅舅高迎祥,在高迎祥的义军中当“闯将”。
1635年,大明派洪承畴和朱大典两面夹击义军。
义军们认识到团结才是力量,于是会师荥阳,商讨对策。
1636年,高迎祥在山溪盩厔战败,牺牲。
李自成继承了他“闯王”的名号。
而后,带领农民军转战各地。
当时,许多的农民军首领都投降了,唯有李自成还在率领着农民军坚持作战。
面对着朝廷的重重围捕,他不断转战。
恰逢河南地区又发生严重的旱灾,百姓纷纷暴动。
等李自成的军队到达河南的时候,农民纷纷投奔。
后来,更是有牛金星﹑宋献策﹑等文人投奔起义军。
1641年,李自成攻下了洛阳,开仓放粮,声势浩大。
之后,他率领部队三次围攻开封。
在项城﹑襄城﹑朱仙镇﹑郏县﹑汝宁等地皆取得战役的胜利。
明军的主力被消灭,义军控制了河南全省,扩展到了百万。
其他农民军首领像罗汝才﹑袁时中等,也都纷纷投奔了李自成。
李自成率领的部队,成为了明末农民起义军的主要力量。
而自从占领洛阳开始,李自成的作战思路就开始发生转变。
每得到一座城市,不仅派兵守卫,还打出“剿兵安民”的旗号,并散发三年不征税的言论来安抚民心。
他宣扬自己是仁义之师,为的是拯救黎明于水火之中。
随后,他带领着部队愈战愈勇。
占领西安之后,正式定国号为“大顺”,改元永昌。
而后,义军一路北上,所到之处,百姓纷纷投奔。
1644年三月十九日,攻入北京,朱由检自缢煤山。
占领北京之后,李自成派人前去招抚吴三桂。
吴三桂接受招抚,但随后又反叛。
不仅如此,吴三桂直接投降了清军,引清军入关。
面对着清军的精锐,农民军节节败退。
大明土地,不断落入清军的手中。
而清军占领北京之后,也是决定先攻农民军,再取代大明。
在他们的不断进攻之下,原本李自成占领的地区一块块丢失。
河南,山东,洛阳,陕西,西安等地,都被一块块占领。
大顺的部队也在清军的追击之下,屡战屡败,最终丧失了全部的辖地。
1645年五月,李自成在率兵退入湖北通山县九宫山的时候,遭遇了当地地主的武装袭击,不幸牺牲。
大顺解体,部众三十万人在李过和李来亨的带领下归顺了大明,继续抗清。
于1664年彻底宣告失败。】
至于弹幕上,则都是一片感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