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375年,朱元璋下令让精通儒书的额僧人到礼部面试。

姚广孝以僧人的身份被召入京师。

可惜,没有得到僧官,只得到了僧衣。

在1380年的时候,经过了他人的推荐,进入了天界寺,得到了一个僧职。

1382年,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挑选高僧为马皇后祈福。

姚广孝得到了机会。

在见到燕王朱棣之后,姚广孝觉得这个人不一般。

于是决定送对方一顶白帽子。

在事情了结之后,姚广孝便跟随朱棣去了北平。

而去了北平之后,在庆寿寺担任住持。

姚广孝常常出入燕王府,和朱棣密谈。】

朱元璋已经猜出来他们俩在密谈什么了。

bYd,这么迫不及待就造反是吧,我老朱那个时候可还没死呢!

【若是朱标继位,朱棣是万万不敢反的。

只可惜,在1392年,朱标暴毙,储君的位子传给了他的儿子朱允炆。

而在1398年6月,朱元璋也驾崩了。

至此,镇压朱棣的这些人算是都离开了。

而朱允炆上位之后,更是开始了他的骚操作。

削藩消消乐。

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全部被他削掉。

姚广孝劝说朱棣起兵造反。

后来,在姚广孝的不断鼓动之下,朱棣也下定了决心。

姚广孝很快就制作出了一套策划方案。

朱棣先是装疯卖傻,麻痹朱允炆。

暗中则是开始拉拢军官,招募勇士。

不仅秘密训练兵马,更是在地下建造了兵工厂,来打造兵器。

明面上,则是养一些鸡鸭鹅来掩盖声音。

若是没有鸡哥相助,朱棣锻造兵器的速度恐怕会大大减缓。】

扶苏:厉不厉害你鸡哥。

【1399年,燕王府护卫告发朱棣谋反,朝廷立马下令逮捕燕王府官署。

张信得到消息向朱棣报信,朱棣当即决定起兵造反。

以清君侧为名,号称奉天靖难,姚广孝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

十月,在趁着朱棣不在家,李景隆趁机围攻北平。

姚广孝指挥军队,固守城池。

后来,跟朱棣派来的援军内外夹攻,直接冲垮了李景隆率领的五十万大军。】

朱元璋:等会儿,多少大军?

五十万?

五十万大军,打不下一个小小的北平,还让对方等来援军了?

朱元璋觉得诚如朱祁镇那样的土木堡战神都不能被称之为大明第一战神。

这个李景隆,才应该被称为大明第一战神。

【1400年,朱棣围困济南三个月,破不了城。

姚广孝传信给朱棣,将士们都已经疲惫了,还是回师吧。

后来又卷土重来,结果又在东昌打了败仗,大将张玉战死,再次退军。

朱棣心态崩了,不想打了,想暂时休整一下。

姚广孝却劝他接着打。

打不过山东那就别打了,直接绕过去,直取京师。

京师兵力单薄,一定能够攻克的。

朱棣采用了姚广孝的建议,在淝水和灵璧大破南君,顺利渡江直逼京师。

李景隆直接打开了城门,迎接朱棣。】

朱元璋:有演员,这怎么打?

他连忙询问左右。

“李景隆这小子上哪去了,把他给咱叫过来,咱要跟他好好聊聊。”

“陛下,当时燕王去日子的时候,李景隆也跟着去了。”

还未等朱元璋回复,又一名手下来到了近前。

“陛下,查到了,确实是有一位叫道衍的僧人,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在燕王去日子的时候,这道衍也跟着去了。”

好好好,一个个的都跟着朱棣去了日子是吧。

他奶奶的,有本事你们就都别回来!

【1402年,朱棣称帝。

姚广孝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

两年后,姚广孝又担任太子少师。

复姓为姚,赐名广孝。

朱棣和姚广孝交谈的时候,不称呼其名,而是称呼他为少师。】

“诶卧槽,老姚,上天幕了你,行啊!”

朱棣忽然从姚广孝的身后出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朱棣今天一天都在忙于公务,这不得了空,来探望一下他的大明第一翻译官。

朱棣也没有想到,他在日子随口给这和尚赐的一个名字,竟然和成为永乐大帝之后的自己赐给他的名字一样。

该说不说,不愧是自己啊!

他看着天幕也是颇为感叹。

“少师?老姚,小了,你的格局小了!”

“你可是咱们大明全体将士公认的老师啊,开创了独特的派系,未来必将风靡全球!”

“到时候,你就是享誉世界的姚老师!”

【朱棣赏赐给姚广孝宫女和福地,姚广孝不接受,他仍旧是居住在寺中。

在朱棣征讨蒙古的时候,他也是留在南京,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

在1407年的时候,又被奉命教导皇长孙朱瞻基。

1418年,姚广孝病重,无法上朝,居住在庆寿寺。

朱棣数次前去探望,并询问他有什么要求。

姚广孝说僧人溥洽被关了很久了,希望能够赦免他。

溥洽是建文帝的逐鹿僧,有人说建文帝藏在他家,于是他被下狱了,直到姚广孝为他求情,他才被放了出来。

不久之后,八十四岁高龄的姚广孝病逝。

朱棣废朝两日,以僧人的礼制安葬了姚广孝。

并追赠他 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

将他葬在了房东县东北,并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

始皇帝看着都震惊了。

这老和尚真能活啊。

而天幕上都是关于姚广孝的讨论。

【最爱的谋士之一,一不为钱二不为名,只为了当朱棣的幕后首脑。】

【为了造反而造反,单纯想要通过造反来大显身手,实现自己的抱负。】

【我有屠龙术,不用不舒服。】

【也是为数不多善终的谋士之一。】

【都当了和尚了,不贪财也不好色,连后代都没有,不善终都难啊。】

【不过有一说一,靖难第一功臣不是李景隆,我不是很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