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画面中,一个身材魁梧,目光锐利的汉子,披金戴甲,骑乘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看起来甚是威风。

“这,这是我?”

朱棣看了看天上的那人,又看了看身边的姚广孝。

姚广孝点了点头,“此人与殿下有七八分相似,想来,应该是讲述殿下的事情了。”

这,怎么又来了?

自己的功绩,不是已经讲过了吗?

梅开二度?

那敢情好,让自己的功绩,狠狠被大明的子民铭记,也顺便给这些日子人开开眼。

让他们尽早投降,免受折磨。

早死早超生。

只是,天幕上缓缓出现的自己,却让朱棣舒展的眉头紧皱。

【盘点历史八大阳谋,各个都堪称无解。】

“坏了!”

朱棣直接川剧变脸。

这听起来不像什么好事儿啊。

画面中,朱棣的身影变换,开始出现各种与他有关的历史画面。

【第一谋:清君侧。

大明时期,燕王朱棣就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发动了靖难,成功拿下了大明的江山。

在历史上,清君侧一共发生了四次。

而朱棣,是唯一成功的一次。

朱元璋驾崩以后,朱允炆继位。

朱允炆继位以后,便立马开始削藩消消乐。

一顿操作,各个藩王不是被贬,就是被杀。

眼看着屠刀就要降临到自己的头顶,朱棣忍无可忍。

朱棣决定起兵造反。

而他打着的名号,正是“清君侧。”

你朱允炆身边大臣不行,离间咱们老朱家的关系。

自己这个当叔叔的,要担起责任,帮你把这帮佞臣的手中解决出来。

朱棣虽然是篡位登基,但是他并未让天下人失望。

在位期间,五征外蒙,六下西洋,封狼居胥,功勋卓着。

他开创了永乐盛世,将大明的国力发展到巅峰。】

天幕下,朱元璋也是眉心直跳。

每每看到朱允炆,就让他想到了自己早死的标儿。

赶紧把送到嘴边的茶水推到了朱标的面前。

“标儿,喝!从今天开始养生。”

“这奏折,你也不必批了,咱还能顶两年,等咱不行的时候再说吧。”

【八大阳谋,第二谋: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上了帝位。

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再次发生,于是采纳了赵普的建议。

在一次宴会上,他对众将士威逼利诱,逼迫他们交出了手中的兵权,回家养老。

杯酒释兵权,成功使得宋太祖赵匡胤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并且,用和平手段收回兵权,也防止了军队政变,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内方略。】

只是,天幕下的各个皇帝看罢,却都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把能打的武将都遣散回去种地了,那后面的武将要如何培养呢?

大宋的衰落,和这杯酒释兵权也脱不开关系。

没有了军队的战斗力,如何能够镇守边疆?

别人打过来,难道你要亲自带兵去打?

就算你能打,你的儿子,你的孙子,他们都能打吗?

不过,这也怪不得赵匡胤。

毕竟,他本就是如此上位的,自然要小心提防。

【八大阳谋,第三谋-挟天子以令诸侯。】

【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就是东汉时期,曹操挟持汉献帝,利用皇帝号令其余的诸侯。

把天子作为一颗棋子,若能运用得当,是可以帮助自己问鼎天下的。

我说的话就是天子说的话,要么你就听我的,要么你就算反贼。

而曹操也是利用了这一点,一步步做大做强。】

天幕下,曹操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下巴。

呵呵,此等计谋,竟然上了天幕,此刻恐怕其他位面的皇帝都已经看到了吧。

天幕下的刘彻摇头叹息。

这汉末的皇帝也属实是可怜,纯纯一个傀儡。

若是他刘彻生活在汉末,绝对受不了这窝囊气,宁愿撞柱而死。

而这也正是汉献帝刘协的难能可贵之处。

他作为曹操的傀儡,却一直都没有放弃过挣扎与反抗。

一直到曹丕称帝,将他封为山阳公。

他也算是从复兴汉室中的志愿中脱离出来,投入到了救济百姓的事业当中去。

而在三国还未鼎立,群雄纷争的混乱时代。

天幕下的人得到消息,已经掀起了一股抢夺皇帝的热潮。

【八大阳谋,第四谋: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最早使用在战国,由范雎向秦昭襄王提出。

结交远方的国家,攻击邻近的国家。

秦昭襄王采用了范雎的远交近攻的策略,集中力量攻打“韩国”,“魏国”等邻近国家,而与远方的齐国等国结交。

通过这种方式,秦国逐步削弱了其他六国的势力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加速了统一六国的进程。】

远交近攻,这一条计策确实好啊。

天幕下的嬴政点点头。

他们的秦国之所以不断强盛,和这一计谋密不可分。

当然,那其余国家的合纵之谋,也是不容小觑。

嬴政刚刚想到这里,天幕上就已经出现。

【八大阳谋,第五谋: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苏秦提出东方各国联合,组成抗秦战线,让秦国不敢从函谷关往东发兵。

历史上,公孙衍能够让五国发兵伐秦,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合纵。

而之所以合纵,就是因为张仪在秦国搞连横。

苏秦和张仪,这两人一人合纵,一人连横,相互对立。

可以说,一人创造问题,一人解决问题。】

天幕下的嬴政,点了点头,表示赞许。

合纵连横,这两条计策,都是有大智慧的。

说起来,这种思想,也算是鬼谷子思想的延续。

如果能够完美展现,合纵和连横应该是不分输赢的。

而五国之所以失败,则因为合纵的实施,并不简单。

秦国只需一国,便可以施展连横。

而五国施展合纵,则需要同心戮力,一致对外。

一个人好说服自己,五个人,难免要产生异心。

除了连横的攻伐,五国本就存在的内部问题,也是合纵失败的重要原因。

“合纵之败,败于人心,而非计谋本身。”

始皇帝摇摇头。

人心啊,可是最难揣测的东西。

“不过,若这‘合纵连横’能够上榜,那这战国时期的另一条计策,也应该是能上榜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