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谢绪回以一笑,转而抱紧她亲了一口说:“悦儿肯定睡着了,但我还得跟创造谈谈关于粒子加速器的事情,你先去休息吧。”

听了这话,蒲茗无奈叹息一声。

其实早就预料到这样的答复了。

她摸了摸谢叙下巴上刚冒出的胡茬,抬头看向他的深邃眼睛。

“谢叙,你知不知道自己现在有多吸引人?无论年轻姑娘还是熟女,都会为你倾心。

老实说,在工作中有没有很多漂亮实习生对你有意?”她鼓着小嘴生气地问。

作为人类文明探索先锋,谢绪在全球联盟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表面上看权力有限,但实际上若愿意,贺黛手下的数十万军力都可以为他效力,由他一手创建的星际舰队也能让他轻松改变政局。

不少女性因此对他痴迷不已……

“别担心,除了你们母女俩,我对任何人都无意。

”谢绪安慰她说。

这几年忙于事业确实忽略了妻子女儿二人,但也无可奈何,毕竟目前的人类还没完全摆脱危险。

那种被人虎视眈眈的感觉让谢绪一直无法放松警惕。

简短聊了几句后,手机响起了信息提示声。

看过屏幕内容,他对蒲茗抱歉一笑。

后者立刻明白,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了,“去吧,你的日程比总统还要紧呢。”

五分钟后乘坐磁悬浮列车穿越了百里路程来到实验室,一进门就见创造已经坐在那里等待。

粒子加速器对于当前的人类来说是个关键项目,规模宏大意义重大。

有了鸡崽的帮助,人类才成功获得了设计方案。

然而,自从取得图纸以后,这只生物便陷入了长眠状态至今未醒。

尽管谢绪想尽各种方法试图唤醒它,但均告失败。

确认鸡崽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后,他就不再费心思琢磨这事,任由它继续睡觉了。

“准备得怎么样了,能顺利进行不?”谢叙脱下外套,顺手丢在一旁,走过去问道。

建造行星级别的巨型粒子加速器,需要用到超过八千亿吨的物资。

这么多东西,只靠格利泽星球本身是没法提供足够的,何况有些资源这颗星球本来就没有那么多。

所以从一开始就打算利用格利泽星系中漂浮着的一大堆陨石和小行星来补充。

作为相对年轻的星系,格利泽星系周围有不少可用的散落物质。

当这些物质被收集到一起后,可能会形成新的陨石或小行星。

随着时间推移,有些可能碰撞到别的小行星上。

虽然大部分会飞散掉,但仍有一小部分会留下来融合在一起。

这种现象很常见,不是个别案例。

到最后这些小天体会捕获更多的材料,体积逐渐增大直到成长为更大的天体。

“计算结果都对,我和女娲已经检查了好多次。

我们建立了1500万台智能机器人以及重型机械来帮忙建设。

”创造一边点头一边说。

他是一种不需要睡觉、比人更有效率的工作伙伴,现在还接入了超级电脑女娲,处理数据的能力更强了。

听完回答,谢叙点了点头。

整个项目非常复杂,准备工作特别多。

比如说先要帮着移动格利泽行星的位置等,这方面工作都交给了创造处理,而孔浩天主要关注于星际发动机的事情。

他们在格利泽三号卫星上建成了十个大型原料加工厂,另外两个则专注于生产与维护建筑用机器人。

配套基础设施差不多完工,但在正式启动粒子加速器建设之前,还需要在轨道上部署几个超大尺寸的空间站,用来存放和运输物料。

“我们的施工船备齐了吗?没有这些东西可不行。

”谢叙笑眯眯地问了个新问题。

这么大一个工程,运送材料本身就是个大活儿,所以使用的运输船必须是特殊定制的型号。

这些船负责捕捉被太空炮击碎的小行星碎片,并且把它们带回加工厂里加工后再运往工地。

“这么多吨位的货确实得有超大载重量的船只!”创造应道,随后拉出一块全息影像,在屏幕上显示了一个巨大的圆形飞船,看起来非常光滑干净。

“这是鲲鹏系列超级运输船,空重1031万吨,最大可以携带800万吨物资飞行,时速约为300公里。

这是研究所最近推出的新模型。

目前我们已有近九百艘投入服务,预计未来两年内能达到一千七百艘。”

面对如此壮观的一排运输舰图片,谢叙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人类目前为止最大的飞船才达到这一级别,一共也只有五艘星际航母在服役,最强的那个叫做“希望号”。

然而对于专门设计的运输舰而言,由于技术需求较低、造价也便宜很多,现在已经一口气造出了八百多条巨无霸级货船。

有了这批船只后再也不怕搬不动货物了。

谢叙决定留在轨道空间站指挥整个星系内的作业进度,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全局信息。

不再处于一片茫然的状态。

“谢叙,你看这张图。

”创造又展示了另一个视窗,那是一份详细的建造计划。

按照规划,在靠近格利泽行星附近将设立四个空间港,以此将整个设施分割成四部分来进行构建。

“我们估算了下,要是从一个地方开始建,这工程肯定拖很久。

但如果分成四段,同步动工,建设速度能加快好几倍,时间也从十年缩减到两年左右!”

这消息着实让谢叙惊喜不已。

通常来说,这种超大规模项目都得慢慢来,一步步推进,工期长是常有的事。

特别是像粒子加速器这样的精密设备,一般只在一个点开始工作,这样更容易保证准确性。

“那精度怎么保证呢?你知道我更关心的是准确度,如果达不到要求,就得返工,那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要耗费的时间远不止十年!”谢叙没有太激动,很快冷静下来。

这些年在他身边的顶级科学家、教授们让他迅速成长为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