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秦末苍穹之变 > 第6章 新君登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始皇驾崩,整个咸阳城沉浸在一片悲痛与紧张之中。赵澜深知此刻局势危急,稍有不慎,大秦江山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在处理完秦始皇的后事之后,赵澜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如何对待胡亥。一方面,胡亥在赵高和李斯的教唆下,对权力充满渴望,且性格懦弱,并非明君之选;另一方面,若不拥立胡亥,又恐引发更大的动荡。

经过深思熟虑,赵澜决定暂时拥立胡亥登基,以稳定朝局。但他也暗暗下定决心,要时刻监督胡亥,引导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

胡亥登基大典举行,朝廷上下一片肃穆。然而,在这看似庄严的表象下,各方势力却在暗中涌动。

赵澜被任命为新君的重要谋士,他开始着手整顿朝纲。首先,他对赵高和李斯进行了严厉的处置。赵高被判处死刑,李斯则被革职流放,以儆效尤。

此举在朝廷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与赵高和李斯勾结的官员开始惶惶不可终日,担心自己会受到牵连。而一些正直的大臣则对赵澜的果断和正义表示赞赏。

与此同时,各地的起义军并未因秦始皇的驾崩和新君的登基而停止反抗。相反,他们的势头愈发猛烈,大有席卷全国之势。

赵澜深知,要想平息叛乱,必须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他一方面向胡亥建议,派遣大军进行镇压;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减轻百姓的负担,缓解社会矛盾。

然而,胡亥却对赵澜的建议置若罔闻。他沉迷于酒色之中,对朝政之事毫不关心。赵澜多次进谏,却都被胡亥以各种理由推脱。

在一次朝会上,赵澜再次提出要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等利民政策,胡亥却不耐烦地说道:“朕刚刚登基,需要享受一番,这些事情以后再说。”

赵澜痛心疾首地说道:“陛下,如今局势危急,若再不采取措施,大秦江山将不保啊!”

胡亥大怒:“赵澜,你不要危言耸听。朕的江山稳固得很,用不着你来操心。”

赵澜无奈地退下,心中充满了忧虑。

就在这时,前线传来战报,秦军在与起义军的战斗中屡次失利,损失惨重。胡亥这才慌了神,急忙召见赵澜商讨对策。

赵澜趁机再次进言:“陛下,当务之急,必须按照臣之前所说的,进行改革,安抚百姓,同时调派良将,重整军队。”

胡亥此时已无计可施,只得点头同意。

赵澜立刻着手实施改革措施,他废除了一些繁重的赋税和劳役,派遣官员到各地安抚百姓。同时,他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将领,对军队进行重新整编和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局势终于有所缓和。百姓的怨气渐渐平息,秦军的战斗力也得到了提升。

然而,就在赵澜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场更大的阴谋却在悄然酝酿。

原来,胡亥身边的一些近臣嫉妒赵澜的权力和威望,他们联合起来,在胡亥面前诬陷赵澜有谋反之心。

胡亥本就对赵澜的直言进谏心怀不满,听了这些谗言后,对赵澜起了疑心。

一天,赵澜突然接到胡亥的旨意,要他进宫面圣。赵澜心中隐隐感到不安,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前往皇宫。

当他踏入宫殿,却发现胡亥的脸色阴沉,周围的气氛异常压抑。

“赵澜,有人告发你意图谋反,你可有话说?”胡亥冷冷地问道。

赵澜大惊,连忙跪地辩解:“陛下,臣忠心耿耿,绝无谋反之意,这定是有人诬陷。”

胡亥冷哼一声:“证据确凿,你还敢狡辩?来人,将赵澜拿下!”

赵澜没想到自己一心为大秦,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他望着胡亥,眼中充满了失望和悲愤。

就在士兵们即将动手之际,突然外面传来一阵骚乱。一名将领匆匆来报:“陛下,不好了,起义军已经兵临城下!”

胡亥顿时吓得瘫倒在地,赵澜趁机说道:“陛下,此刻应当共同抵御外敌,而非自相残杀。”

胡亥此时已六神无主,只得下令暂时放过赵澜,让他一同抵御起义军。

赵澜能否在这场危机中再次挽救大秦?他与胡亥之间的关系又将何去何从?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