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也”?
池淮泮脚步一顿,然后又像什么都没发生继续走:“之前听说过,他写朝廷中官员的同人,闹得挺大的。”
“那你看过吗?”
苏映眯了眯眼,觉得现在的池淮泮有点怪,像是知道什么。
池淮泮心虚的将耳边的碎发挂在耳后,只是因为手抖没挂住又散落在耳前:“我怎么会看那东西,根本没时间。”
苏映也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手比脑子快一步将池淮泮还散在耳前的碎发挂在他的耳后,动作轻柔。
但他的手难免不会碰住池淮泮的脸,惹得池淮泮一惊。
等手撤回苏映脑子才转过来,眼中闪过一丝茫然,不解刚才自己为什么会干出这样的事,最近自己真是奇怪的很。
“谢谢。”
苏映听到后点头,也不再问什么。
“汪汪汪!”
街道旁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只大黄狗,现在正对着他们二人叫,看着很凶。
苏映看到时没什么反应,可他旁边的池淮泮却是一顿。
当他转头看过去时,那个狗叫的更凶了,池淮泮当时就吓的一激灵,僵着身子不敢往前走。
苏映也发现了池淮泮的异常,可没等他问池淮泮怎么了,怀中一热。
池淮泮当真是特别害怕这种大狗,小的还行,大的他真怕被它一下子扑倒。
他慌不择路,直接跳到了苏映怀里,两腿盘着他的腰,手环住苏映的脖子。
苏映下意识搂住池淮泮的腰,不敢乱动,心中乱成一团。
【副线任务进度+5,当前任务进度50。】
“汪汪汪!”
旁边那个大黄狗又叫了几声,旁边也没人管着它。
池淮泮害怕的一缩,连忙拍苏映,颤着声音:“快,快走,我,我害怕……”
“你……”
苏映僵着身子不敢动,最终只憋出一个字。
池淮泮见他还不走又拍了拍他,催促着快点离开这里。
池淮泮不重,对于苏映这个习武的人来说抱着走很轻易。
苏映深吸一口气,快步抱着他离开这里。
他带着池淮泮来到了安静的道路上,这里几乎没有人。
“下来,这里没有狗,别怕。”
苏映拍了拍池淮泮的背,示意他可以下来。
池淮泮其实已经知道安全了,从离开那里就冷静了下来。
见自己被苏映抱着走,耳尖一热,不敢出声。
听到苏映让他下来,这才放开苏映的脖子,慢慢下来站到地面上。
池淮泮别扭的向苏映道了声谢,毕竟是自己扑到他身上,还被苏映抱着走了那么长的路程。
苏映意外的没有逗他只是应了一声,两个人并肩走着,气氛有些暧昧。
苏映将池淮泮送到府上就离开了,倒是有几分落荒而逃的意味。
池淮泮巴不得他快点离开,毕竟他们之间的氛围太尬了。
这尴尬的氛围还是因为他,他比苏映还要尴尬上100倍。
【宿主,看不出来你竟然怕狗,你还是个男人吗?】
1107从池淮泮袖子里跑出来,爬到池淮泮的肩膀上,光声音就听出来幸灾乐祸的意味。
如果不是眼睛小,池淮泮肯定能看见1107眼中的嘲讽。
“呵,小煤球,你要是这样的话我就找那个狗咬你。”
池淮泮将1107蹂躏了一顿,威胁道。
【卑鄙!】
1107现在统已经麻了,生无可恋的离池淮泮八百里远。
可怜的1107被他一吓,连别人看不见它都忘了。
…………
“陛下,这些天雨水繁多,很多地方都开始闹涝害了,特别是北平一带,粮食全淹了,损失惨重啊。”
夏天已至,雨水连着下了好多天,又大又急,直到今天才停下。
萧庸按了按太阳穴,有些头痛,脸色疲惫,从那次刺杀,萧庸的身体比以前更差了:“众爱卿有何意见?”
这时丞相站了出来:“陛下,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去救济啊,眼下太平地区的百姓已经吃不上饭了。”
随着杨越的站出来,很多官员也很赞同。
“池尚书怎么说?”
萧庸看向一旁站着的池袁幸询问他的意见。
“回陛下,臣自然是赞同杨丞相的意见的,但国库粮食银两实在是供应不起这么多百姓,就算全都用上还有许多百姓救济不到。”
池袁幸走到大殿上禀明情况。
“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许多官员听到这样不好的消息,都有些不知道如何办。
朝廷上百官都是担心百姓的,他们大多都是一步一步从百姓走到如今这个位置。
“陛下,臣愿意尽自己的一份财力,为救济百姓出1000万银两。”
杨越率先做出了表率,其余人都都跟着捐出了许多。
萧庸见他们如此倒也很是满意。
“众爱卿为本国百姓做出贡献,朕甚感欣慰,等下朝众爱卿就去池尚书那里报一下。太子,此次北平由你前去,行吗?”
萧殷听到上前:“儿臣领命。”
萧昇伐站在一旁面上不显,可手早已攥紧。
……
早朝下朝。
“淮泮,这次涝害损害严重,你协同太子一同过去吧,你虽坐上了户部侍郎之位,但历练颇少希望你这次去可以学到东西。”
池袁幸叫住要走的池淮泮带着他去找了萧庸。
正巧萧殷也在,好似也是在安排救济的方案。
“池爱卿,有什么事吗?”
萧庸停下对萧殷的嘱托,看向一旁的池氏父子两人。
“陛下,臣恳请陛下让池侍郎一同前去。”
池袁幸拱了拱手,对萧庸说了自己的诉求。
萧殷听到也看了过来。
“哦?池侍郎想去?”
萧庸又看向一旁的池淮泮问道。
池淮泮嘴角一抽,他还能怎么说,笑了笑:“臣自然想为百姓效力。”
“哈哈哈,好,那就和太子一同去吧。”
萧庸很痛快的答应了。
“谢陛下。”
随后两人就退下了。
“父皇,儿臣刚才的话还未说完,儿臣的太子妃也想一同前去,她略懂一些医术,可以帮到那些生病的百姓。”
萧殷见此情形又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好啊,那便让她和太医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