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厚土昙花 > 第十四章 车到山前必有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哥把牛拴在自行车后架上,他推着车子,二姐夫说这段路他给赶着,到他们屯后我再赶。我要随他们走,王三丫让我等她一会儿,她和她大姐进屋说几句话。

没几分钟,姐俩出屋,她大姐热情的说,来一趟连口水都没喝着。等再来大姐安排吃饭。早就听说你可能干了,是个好小伙子。我被大姐夸的有点脸红了,王三丫推过自行车还让我骑车带她,她大姐说着,让我们以后常来。我和王三丫远远的看着前面的牛,她坐上车,搂着我的腰,头靠在我的后背上,不让我快骑,看着他们的影就行,三里路程,又是大中午的,路上没有人。路也是拐弯抹角的,离前面有几十米的距离,一转弯,忽的不见了。路两旁都是高大的白杨树,她柔柔的问了我一句,咱俩的事,你咋想的?我打了个哏, 说心里话,对王三丫我很矛盾,总是拿她和彩虹比,尽管她很漂亮,很开朗,大大咧咧的,在我心里始终差一嘠劲儿,差在哪,我也说不清楚,也许是有彩虹的标准在那吧。

我迟迟不敢再接受王三丫,也是我心里有一种看不见的期盼吧,期盼着哪天能和彩虹再相遇,总感觉彩虹在等我,我和她或许还有未来,这样对王三丫有点不公平,我也说过让她不要在我身上浪费感情,自从林老太太说过以后,面对王三丫,我更加矛盾,如果和彩虹不能有结果,和王三丫处,是我最好的选择。

她在等着我回答,我许久没有吱声,只听到一声叹息,过了一会儿,我的后背就湿了,我们谁也没有说话,路过王三丫家,她跳下自行车,我也停下来,把车把推向她。“我回去,过几天来还牛僵绳。”“那是你的事,我回去了。”王三丫头也不回的推着车进院,我也向二姐家走去。

两头牛拴在二姐家的大门柱上,我进屋看到三哥和二姐夫向二姐唠着买牛经过。三哥说:“上哪找这好事,这两头牛是一等一的好牛,去年这两头牛的牛犊就可好了,我要买,你三嫂没让买,那俩牛犊子老示样了。你这还没对象,打粮还多,一下子买四头牛,说你没钱谁信啊。”二姐夫说:“回家让木匠多给打两个门槛子,这回几天就得被媒人把门槛子踏坏了。”

二姐也笑着说还是四弟有实力。“我现在都犯愁了,到时候搁啥给人钱呢?”

“车到山前必有路,你寻思那么多干啥?” 你说的轻巧,感情饥荒没落到你身上。”二姐夫说:“你要怕饥荒大,匀我一个,到时候我给钱。”三哥说“你想得到美,他给我牛钱,到时候我给牛钱。有这创名的好事还犯啥愁,别人找这好事还找不着呢,你现在不寻思多挣俩钱,到结婚时不更得拉饥荒吗?我早就替你想好了,该我那先不用给,到给牛钱时,我再借给你点,你再找大姐借点,牛犊到卖粮时也出栏了,到时候饥荒不就堵上了,到时候你就是有点饥荒,手里有这俩大牛,买我那俩也能揣上犊了,后年就是四个大牛下四个牛犊,牛下牛三年五个头,你还寻思那点饥荒吗。”

听三哥一说,确实是那么回事,所有的担心瞬间云开雾散,这过日子只要不瞎整,认干,发不了大财,他也受不了穷。走好了,几步就能超过别人,二姐夫结婚多少年了,我后年一年就会超过他,全屯人都是就认种那几亩地,分多少种多少,不起小片荒,也不包地,养牛也就养活那两个,舍不得给精料,三哥家养牛,大牛一年一个犊,长的还水灵,别人家的三年俩犊都保证不了。

年年差,贫富差距就拉开了。我这起点就有四头繁殖母牛,就相当于两家养牛,我手里有三家地,别人干一年,我也干一年,虽然累点,毕竟能多收入两毛,现在不干到用钱时就抓瞎。

二姐夫听三哥说完,嘿嘿的笑着说:“我怕把老四累着,他岁数小,活重,饥荒一大,压力就大了,怕把他压出好歹来。”三哥说:“我替老四谢谢你,这就是姐夫,考虑啥就是周到,感谢好姐夫。我们哥俩先睡一觉,你一会再去整两瓶酒,我再陪你喝点。”

“你可拉倒吧,我那牛还在那饿着呢。我哪天放牛往你们那去,你得安排我。”二姐夫转身出屋去放他那头老黄牛去了。

我和三哥牵着牛,正是下午大伙儿放牛时,屯子有认识这俩牛的,都说我们有眼光买到好牛了,更有实力,这俩牛不是一般人能买的起的,走到王三丫家门口,她爹妈都在门口站着,等着看我们的牛,我认识二位老人,和他们打了招呼,叫叔叫婶的,他们夸我能干,说他闺女的这俩牛,要不是闺女经管不了,还舍不得卖呢。

三哥一听说这是卖牛的娘家,自然是王三丫家了,三哥停下来就说,家里有两个上绳大牛犊子,上两天买的,光那俩个不好放,我爹就让他再买个大牛带着,我大姐家这俩不想单卖,看着俩牛也好,就全买了吧,到时候串换点把牛钱就给上了,到秋把苞米卖了,小小点事。他们家种着三号人家地。

王三丫爹妈就一阵儿羡慕说小伙子真能干,还有头脑。三哥说你看这俩牛好,你要是看到他家那俩二娃子,你更得说好。听着三哥的话,我都有点尴尬了。屯里放牛路过的都打站看看牛,夸上几句。

三哥那俩牛犊也就五个多月,年前下的,也算二岁子了,不大,一般牛,和这俩个大牛没法比。我见三哥还要显摆,就对王三丫她爹说,“叔下午也去放牛吗?”他说一会儿去放去不着急。三哥也明白我的意思,让叔婶有时间串门去。一直到我们走,我也没看到王三丫,也不知道她在家里没有。

能买回这么多牛,自然是知道消息人的谈资了,我也成了热门人物,我爹看着牵回来的牛,还以为我三哥也买一个呢,一听说都是我买的,当时就不淡定了,完全没了早上那种大手一挥,完全让我听我三哥的那种气势。待三哥给他讲完情况,分析完以后的前景,我爹才露出笑脸。

我们哥几个,三哥是亲戚里道中公认的脑袋好使,要不然干点活慢慢腾腾的出工比谁都晚,啥活都得三嫂追多少遍实在躲不过去了才干,这几年加杖子,架菜架,都是三嫂干,你要等他,豆角和黄瓜蔓都抻挺长了,他也不动地方,架完三嫂还得往上用布条绑蔓,这几年干脆不用他了,都是自己干,三哥更加闹个清闲,蹬车去集上逛逛。就这么个懒人,人家咋还过的那么好呢,有时候上集走一趟,这边买下来,转手工夫就能挣两毛子,相当于别人种一垧地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