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本章和剧情无关,只是好好和一些被营销号忽悠了的读者解释一下。

首先是朱元璋。

在《大明律》中有一种罪犯叫逸夫。

明大诰中有记载:一里之间,百户之内,仍有逸夫,里甲坐视,邻里亲戚不拿,其逸夫或于公门中,或在市闾里,有犯非为,捕获到官,逸民处死,里甲四邻化外之迁。

明朝对逸夫判定标准不止是犯罪的人,还有没有工作的人。

这里面的意思就是百姓如果不举报身边的逸夫就会判流放做苦力,逸夫处死。

这种事都能写进大诰当宣传典范。

里甲是明朝的基层组织,主要用于县以下的基层管理。里甲制度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其中丁粮最多的十户担任里长,其余一百户分为十甲,每甲十户,设甲首。

每年由里长和甲首轮流应役,每十年一轮回,称为排年。

另外,朱元璋也有屠城的行为。

在攻打苏州时因为部队受到巨大损失,下令屠城,抵抗者、不降者以及与张士诚有关系的人一律被诛杀。破城后,朱元璋的军队在苏州城内烧杀抢掠,导致大量平民死亡,苏州城内死者枕藉,积骨如山。

朱元璋登基后为了防止苏州叛乱下令将所有苏州百姓尽数赶散,迁往全国各地。

下面是李世民。

《资治通鉴》中有记载:贞观十六年七月,禁自伤残制。

自今有自伤残者,据法加罪,仍从赋役。

贞观之治在历史上都是有名的政治清明,就这样,自残都躲不过徭役,而且自残还有罪。

而且这种禁止自残来躲避徭役的法律,历朝历代都有。

仔细想一下,普通百姓为什么宁可自残也要躲徭役。

《汉书》中有对徭役的描写。

丁男被甲,丁女传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中国真正禁止徭役的时间是新中国成立。

古代皇帝能在治理国家时能想一下底层百姓的困苦就已经是仁君了。

故宫,未央宫那种级别的建筑群在现代,有机械的帮助都是一个大工程。

在古代,这些建筑群是什么存在。

如果真的是所谓的爱民如子,那就应该废除徭役。

古代的爱民如子就是个谎言。

汉文帝,汉宣帝,唐太宗,宋仁宗,明太祖,明成祖都是这种情况。

所以别说古代皇帝对百姓好了,人一但当了皇帝,就和普通人是两种生物了,权力就是毒药。

可以喜欢古代皇帝,但是也别把古代皇帝当成完美的圣人。

最近有人评论说某个皇帝对老百姓好,还愤愤不平的长篇大论的评论,这让作者不理解。

徭役逼的百姓自残,打天下时屠城,这就叫好?

别用现代的价值观去看待古代皇帝。

古代皇帝有一个算一个,这些皇帝加在一起,够教员和周公打的吗?

现在的小说和历史剧都是经过美化加工的,不然都没办法过审。

看历史就不要搞什么饭圈,不要粉这个粉那个的。

但凡了解一下政治和历史也不至于一点了解都没有。

作者接受对人物不理解的评论,接受不喜欢这个题材的评论,欢迎纠正本书对历史介绍的错误,但是不接受无理取闹的评论。

如果真的粉某个皇帝,可以在软件搜前缀:大秦,大汉,大隋,大唐,大宋,大元,大明,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