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兴运足内力,不但将偷袭他的两名侍卫打成重伤,还将武功高强的酒疯和尚,拉的身体飞起,杨再兴趁机一掌击在酒疯和尚胸口,将酒疯和尚打翻在地,以亮银枪抵住酒疯和尚咽喉,喝令其他人住手。
就在其他人都被惊得愣在当场,不知所措之时,玉剑梅不娇却冲过来,一把握住杨再兴的枪杆,想要拼死解救师父脱困。
姚瑶一见,挺枪就刺梅不娇胸前,想逼迫梅不娇撒手松枪,谁知梅不娇眼见姚瑶梨花枪刺向自己要害,竟全然不顾自己危险,依然抓紧杨再兴的枪杆不松手。
眼看梨花枪就要刺中梅不娇,姚瑶再想收枪已然不及,杨再兴单手握枪,伸出右手,一把抓住了姚瑶的枪杆,梨花枪的枪尖,就在梅不娇胸前,停滞不前,惊得姚瑶都是一身冷汗。毕竟对于梅不娇,姚瑶和杨再兴都没有忘记,在鬼谷山鬼门寨,玉剑梅不娇,曾经舍身忘死,帮助过他们,没有梅不娇盗取二公子的金剑,杨再兴也救不出金剑先生,虽然两人和昆仑七绝,恩恩怨怨,但是姚瑶也没有伤害梅不娇之心,只是没有想到,梅不娇为了救自己的师父,会全然不顾自己的生死。
杨再兴一把抓住了姚瑶梨花枪的枪杆,却让梅不娇趁机将杨再兴亮银枪的枪尖,抵在了自己的咽喉上,说道,“杨再兴,我知道如今你的武功,已经无人能够阻止你做任何事,所以,你想杀我师父,就先刺穿我的咽喉吧。”
杨再兴更是大惊,想要抽回亮银枪,梅不娇却用力抓住枪头,抵在自己咽喉,一动不动。杨再兴怕伤了梅不娇,只能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酒疯和尚尴尬的起身,对梅不娇说道,“娇娇,你......?”
梅不娇说道,“师父,救人要紧,你们先走,不必管我。”
酒疯和尚默默点头,冲其他人一招手,陌刀周不齐等人,立刻跟着师父朝渡口走去,这时背着汪伯彦的那名侍卫,已经走上渡口栈桥,眼看就要登上大船。
杨再兴心里着急,稍微用力抽枪,梅不娇拼命紧握不放,枪头利刃刺破了梅不娇的玉手,鲜红的血滴,顺着枪杆滴落,杨再兴一见,更是不敢再用力夺枪,只好眼睁睁看着酒疯和尚等人,登上船只,扬帆起航。
姚瑶又急又恼,对梅不娇喊道,“你为什么非要救那个奸贼?”
梅不娇凝视着杨再兴,眼中有泪光闪烁,说道,“那是我师父的事,但是你们伤害我师父,却是我的事。”
眼看大船离渡口岸边越来越远,杨再兴长叹一声,撒手松枪,伤心的背过身去。梅不娇也松开手,亮银枪当啷一声落在地上。
梅不娇说道,“我知道放走了汪伯彦,你心里一定很难过,你可以杀了我,以解心头之恨,梅不娇绝无怨言。”
杨再兴心中百转千折,难以言表,拉起姚瑶就往临安城方向走去。梅不娇立在风中,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不禁泪如雨下......
苗傅、刘正彦兵变之后,掌管了临安城,为了控制朝臣,巩固自己的势力,两人经过一番商议之后,闯入后宫,来见皇上赵构,苗傅叩拜皇上之后说道,“皇帝陛下,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将来我们击败金兵,迎取二圣还朝,皇上如何面对钦宗皇上,您又如何自处呢?”
赵构大惊问道,“你们想要怎样?”
苗傅抬起头来,直视赵构说道,“不如陛下禅位于太子赵旉,由隆裕太后垂帘听政,待二圣还朝之时,还位于钦宗,岂不是好?”
高宗赵构因为这次兵变受到了惊吓,再加上苗刘二人苦苦相逼,万般无奈,只好答应。同意禅位于自己两岁的儿子赵旉。赵构随即下诏退位,令兵部侍郎李邴起草诏书,表示:“自即位以来,强敌欺凌都是因为自己而来,不忍生灵涂炭,宣布退位,希望邻国能休兵和好,共享太平。“
苗刘二人得逞之后,立刻着手操办,选吉日良辰,拥立赵旉登上帝位,改年号为“明受”,并昭告天下。苗刘二人官拜御营正、副都统制,宰相由朱胜非担任。
朱胜非字藏一,蔡州人士,进士及第。此人八面玲珑,善事斡旋。一面稳住苗刘二人,一面和隆裕太后商议,派心腹悄悄潜出临安城,给,驻防平江的张浚送去密信,希望张浚联合韩世忠、刘光世等人,发兵临安勤王救驾。
张浚得到密信后,随即和刘光世、张俊、韩世忠联名传檄天下勤王,从平江四路人马,杀奔临安城。
苗刘闻讯大为惊恐,知道这四大将领的厉害,凭他们二人,绝对不是勤王大军的对手,被迫接受朱胜非和冯轓的提议,率百官奏请赵构复辟。于是隆裕太后下诏,赵构再次重登皇位。苗刘还不放心,要求赵构赐予免死的铁券,准予免于追究他们政变的责任
赵构知道两人学识不丰,在铁券上写着“除大逆外,余皆不论,苗刘不察,”,苗刘二人看着免死铁券,以为日后可以保命,殊不知依然难逃杀身大祸。
仅仅数日,大将韩世忠就率领勤王大军,杀到临平,率军力战,大破叛军苗翊与马柔吉,挺进北关。眼看其他各路人马,也已经相继杀到,苗、刘二人自知难以抵挡,率精锐两千人,拿着赵构所敕赐铁券逃出临安城,同时命令手下纵火,想将临安城变成一片火海,但天降大雨,火不能起。两人阴谋落空。
勤王军刘光世、张浚、韩世忠、张俊、吕颐浩等入城,,赵构握住韩世忠的手痛哭,请求他们擒王平叛,并下诏只追究苗傅、刘正彦、王钧甫、马柔吉、张逵等的责任,其他军官士兵皆不追究。
诏书一出,叛军之中将士,人心大乱,王钧甫想率军投降,但其部下张翼等人斩了王钧甫,马柔吉投降。王世修则是被擒之后,被判罪处死。
苗傅、刘正彦两人率军逃亡,沿途劫掠各地郡县,韩世忠率领人马乘胜追击,在浦城将刘正彦擒获。苗傅侥幸逃脱,隐姓埋名,流窜到建阳,被韩世忠手下的将士发现,抓获归案,于是韩世忠宣布班师回到临安。
苗傅、刘正彦被擒,拿出皇上赵构敕赐的免死铁券,韩世忠看后,微笑说道,“皇上所言,除大逆外,余皆不论,你二人恰恰就是谋反大逆之罪,岂有饶恕之理。”苗刘二人最终落了个凌迟处死的下场。
赵构封赏平乱功臣。升吕颐浩为尚书右仆射;升李邴为尚书右丞;封韩世忠为少保、武胜、昭庆两镇节度使,御书“忠勇”赞扬其忠心,另外封其夫人梁氏为护国夫人。一人兼两镇节度使及功臣之妻受封赏皆始于此。张浚则自请前往川陕一带防守,被封为宣抚处置使。
一场苗刘兵变的闹剧,终于落幕。但是此事在赵构心里,却留下了巨大的阴影。从此以后,赵构更加不再希望卧薪尝胆,举兵抗金,迎取二圣还朝,而且对武将,不再信任,时刻担心他们,有朝一日拥兵自重,必定再起反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