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69章 满朝癫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进入公元1008年,刚过完正旦节,由赵恒亲自执导、王钦若等人负责编剧的开年大戏正式上映!

正月初三,赵恒把王旦、王钦若、陈尧叟等所有朝中顶级高官都召入崇政殿议事。如此阵仗显然是有国家大事要商议,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这些人都是来听当今圣上讲鬼故事的。

赵恒说道:“爱卿们可能不知道,朕的寝宫当中是以青色绸帐为帘幕的,平时不掌灯根本就看不出它到底是什么颜色。去年十一月底的一个半夜,朕刚要睡下,忽然间寝宫里一片通亮,朕惊觉起身竟发现有一个神仙向朕走来。他让朕在次月三日于正殿建一座道场,然后上天就会降下《大中祥符》三篇,最后神仙还提醒朕此事万不可提前泄露……”

说到这儿,赵恒停了下来,群臣则是面面相觑继而开始交头接耳。可是,神仙不是叫皇上你不要泄露天机吗?你为什么现在要说出来呢?

面对众人投来的目光,赵恒继续讲他的鬼故事:“当时神仙说完之后就忽然不见了,朕就赶紧拿起笔记下了神仙说的话。从十二月初一开始,朕就开始吃斋饭,然后命人按照神仙的要求设好了一座金碧辉煌的道场。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但天书迟迟未降下来,所以这道场朕也不敢撤。可是,就在今天早上,朕接到皇城司的奏报,说是左承天门的南角有一块黄色的布帛垂于房顶的鸱吻之上,朕赶紧叫太监前去探查究竟。回报说,此布帛长两丈余,隐约可见上面有好多字迹。朕马上就想起了神仙说的那番话,想必这一定就是那份天书了! ”

赵恒越说越兴奋,他满脸的期待就等着下面的臣子一起向他欢呼雀跃。可是,这帮老臣什么世面没见过,他们谁都不傻且谁都知道赵恒这些话纯属鬼话连篇,你赵恒想让他们就此像个宗教信徒一般狂热地又跳又叫显然是在做梦!

怎么办?皇上现在可是把整张脸都伸过来了,就等着这些老家伙使劲地舔呢!而且,这带头舔的人还必须得是身为百官之首且一向在众人眼里品德隆重的宰相大人,如果是王钦若这等在道德上本就有污垢的人第一个把舌头伸过去指定会被人当场鄙视甚至是招来谩骂。

那么,首相大人王旦现在是什么反应呢?此时现场的所有人尤其是给他送了珍珠的赵恒正用一双火辣辣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王旦,赵恒在心里想必更是喊出了声:“王爱卿,你还在等什么?”

重压之下,王旦千不情万不愿终究还是起了身,然后他针对赵恒上述所言之事开始对赵恒一顿猛夸,具体的话这里就不转述了,反正大致内容就是说正因为陛下你英明神武、仁德爱民、勤于政事所以才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这一切都是陛下的功劳。如今神灵现身天书下凡更是充分说明陛下的行为已经感动了上苍,如此足以证明陛下你是受到上天保佑的明德圣君。

说完,王旦下跪并口呼万岁,紧跟着这些老家伙也慌忙地跟着下跪,于是大殿之中马屁声汇成了一声响亮的呼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旦再又说道:“陛下,既然天书已下,那你就快去看看上面写了什么。不过,这天书乃圣物,这事我们就不去了,你一个人看了就是了。”

王旦因为先才说了那一通马屁可能现在已经是想吐了,他只想赶紧回去,实在是不想继续待在这里陪赵恒演戏。可是,赵恒哪里会放过他?你王旦现在已经上了“贼船”了,中途想溜可没那么简单。

赵恒立马说道:“不行!这事必须咱们一起去!天书上面说了什么我们都不知道,如果是在说我们在朝政上有什么过失或错误呢?这可就不是朕一个人的事儿了,你们身为宰辅大臣也是有责任的,所以我们得一起过去看看。如果天书上单独说朕有什么不好,那朕自当躬身自省,而且朕也不能隐瞒天书对朕的训诫,朕要让全天下都来监督朕改正错误。”

此话一出,王旦想逃也逃不了,他这个老江湖终究还是没能玩过他口中的这个“圣君”。

赵恒随即带领这帮大臣前往承天门。为示尊重和虔诚,取下天书之前,赵恒首先命人设好香案,一番庄重的祭拜之后,他这才让他最亲近的内侍太监周怀正和皇甫继明搭梯子取下那条所谓的由神仙降下来的布帛。王旦随后又以双手捧呈的形式向赵恒跪献天书,赵恒诚惶诚恐地对着天书施礼之后才再又诚惶诚恐地接过了王旦捧来的天书。

在这之后,赵恒命人撤去黄罗伞盖,那些带刀持枪的侍卫们也都不许靠近他以免惊吓到了神灵所赐的天书。他手捧天书将其放在车辇之上,而后又和大臣们步行着引导着这辆装有天书的车辇走到早就建好的那座道场,最后这份天书由枢密院的长官陈尧叟负责向众人宣读。

我们先不急看内容,首先说这天书可谓是格式规范,在正文开始前还有导语:赵受命,兴于宋,付于冲。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这赵家的天下是上天授予的,现在轮到你赵恒来守护了,你要好好守护这江山,以保证你赵家人可以当家做主至少七百年,如果搞得好,这江山千秋万世都是你们赵家的。

在这之后才是天书的具体内容,主要讲了三点:一、赵恒是个能用孝道和仁义来治理国家的好皇帝。二、告诫赵恒不可奢靡成风,要清俭(清廉俭朴)持国。三、如果赵恒以及往后的继任者能按照这天书上面的要求来做,那么这赵家的江山将万年永固 。

在陈尧叟读完天书后,作为导演兼第一男主角的赵恒再次接受群臣的拜贺。至此,迎天书仪式宣告结束。

一国君臣如病狂——这是后来的元朝人在修《宋史》时对赵恒以及他的大臣们在这时以及往后的拜神运动中的行为所给出的评语。在我看来,元朝人在这一点上还是表现得很客气和文明,这何止是病狂?这是怎样的一个癫狂了得?

上至皇帝下至举国最顶级的大臣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把所谓的神灵给公开地集体地“强幸”了一回,而且这还是发生在公元1008年且以高度的文明而着称于封建时代的宋朝,放眼之前的朝代可曾有过如此癫狂的壮举?如此荒诞丑陋的举动简直只有一个行将灭亡的朝代才会做得出来,可这却是发生在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强大和繁荣”的宋朝。

更令人称奇的是,赵恒根本不是秦皇汉武那种“暴君”,不是那种只要敢于违背他的意志就要砍头流血的“暴君”,宋朝的这些饱读圣贤之书的所谓忠君爱民的文臣们却没有一个站出来制止这种荒诞的行为。王钦若自是不必说,不管他如何的聪明,如何的有才华和学识,也不管他之前对宋朝立下过何等的功劳,仅凭他教唆赵恒装神弄鬼就足以让他在历史上臭名远扬。

那么王旦呢?陈尧叟呢?马知节呢?赵安仁呢?这些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此时身居国家宰辅之位的大臣怎么也不敢站出来说话而是要跟着一起装神弄鬼呢?没错,他们或许也觉得这很荒唐,可他们毕竟是下跪了,而且从始至终没有发出过丝毫的杂音?为何?其实答案呼之欲出,赵恒这么爱耍小聪明的人既然知道贿赂王旦,那他又怎么可能不打点其他的大臣呢?自古君要臣死则臣绝不能苟活,可赵恒没让这些人去死,而是以赏赐为名变相地威胁这些人配合他演戏,这种操作手法可比黑着脸逼着你做事高明多了。棍棒不打笑面人,当一个帝王如此轻贱自己来有求于臣下,身为臣子的这些人又还能怎样呢?

都说宋朝的文臣敢于直言以谏,就连赵匡胤那样强势的君王都敢有人跳出来跟他顶牛,赵光义更是没少被他的宰相们踢黑脸,可当宋朝的皇帝变成了建国以来最温柔的赵恒怎么就没人敢站出来当一回正臣呢?作为深研孔孟之道和君子之道的这些文人士大夫们平日里那满嘴的忠义名节和正气风骨这时候去哪儿了?这些坐而论道之时自诩铮铮铁骨之人此时怎么就集体变成软骨头了?前有赵普、吕蒙正、李沆和寇准,后有吕夷简、范仲淹、包拯,可偏偏在中间位居宋朝两府高堂重地的是这样一群人,于赵恒此乃幸事,于国却不可不谓之悲矣。

既然天书下凡了,那就不能只是让宋朝的顶级大人物知道,而是得让全国的老百姓甚至是得让四境之外的异族番邦也得知道。为此,赵恒特意下旨让在京的全体文武百官和辽国的使节一起到宫中来瞻仰天书。此外,这天书之事还不能只让凡间的人知道,人间的所有神灵和赵家的列祖列宗也应该知道。为此,赵恒再又命吏部尚书张齐贤等人分别前往各地代表他本人以天书之事奏告天地、宗庙、社稷及京城各处祠庙。

做完了这些,赵恒又放了一个大招——他下令将年号改为“大中祥符”。

纵观中国几千年封建史,恐怕也没有几个年号能比这个更直白和露骨地表明了皇帝陛下要开始大规模地装神弄鬼了。不是说没有,比如说汉武帝刘彻在封禅泰山之后将年号改为了“元封”,唐高宗李治在封禅泰山之后将年号改为了“乾封”,这里面唯一能够超过赵恒且把年号改得更露骨的就当属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封禅嵩山之前,武则天的年号是“天册万岁”,而在封禅结束后又将年号改为了“万岁登封”。

相比武则天,赵恒不但改了年号,他还因为天书的降临而下令大赦天下并给文武百官加官进爵。最癫狂的还在后面,赵恒下诏整个开封城的百姓从二月一日起全城狂欢五日而且由朝廷赐予酒食!

苍天在上!这是何等的皇恩浩荡!这又是何等的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