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 > 第102章 追谥“文德皇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日的天空宛如一块澄澈的蓝色绸缎,湛蓝而高远,几缕洁白的云丝恰似那被遗忘在天际的轻絮,悠悠然地飘荡着,给这高远的天空增添了几分闲适与空灵。

皇宫庭院中的梧桐树,叶子已在时光的轻抚下渐渐变得金黄,秋风轻轻拂过,那金黄的叶子相互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在低吟着古老而又饱含深情的歌谣,似是在诉说着这宫廷里曾经发生的点点滴滴。

李世民静静地站在书房窗前,他的身姿挺拔却又透着一丝落寞,眼神中满是凝重与哀伤。

这时,李治迈着轻轻的脚步走进书房,他一眼便瞧见了父皇那不对劲儿的神色,心中满是关切,轻声问道:“父皇,您又在想娘了。”

李世民微微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饱含着无奈与思念,缓缓说道:“治儿啊,你娘就要安葬昭陵了,朕正思量着她的谥号之事。”

皇后有谥号这事儿,是从东汉的时候才开始的,可在那之后,一直到隋朝,多数时候皇后们都只有单谥,李世民觉得单谥不能完全体现长孙皇后的生平,因此想用双谥,但群臣阻力较大。

李世民转过身,缓缓走到桌前,慢慢地坐下,同时抬手示意李治也坐到旁边来,然后一脸耐心地说道:“治儿啊,这按照春秋时候传下来的礼法,单谥才算是正统,双谥在古人看来,不合常规。古人觉得,要是一个单谥就能把逝者的品德啥的都体现出来了,那自然就没必要用复谥。只有当这单谥实在没办法把逝者那些美好品德都给说全,这时候才会用上复谥。在你娘之前,也就只有刘感被赐了复谥‘忠壮’,那刘感可是个忠君死节的大忠臣,为了大唐连命都豁出去了,所以才得了这个特殊的复谥。”

李治听着父皇的话,微微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又问道:“那父皇,我娘肯定能担得起复谥。”

李世民听到李治的话,眼神瞬间变得柔和起来,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那目光中满是对往昔岁月的眷恋与怀念。他缓缓开口说道:“治儿啊,你娘这一辈子,可真是贤德无双。她的那些美好品德,又岂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德’字就能完完全全涵盖得了的。朕这前思后想,琢磨了好久好久,觉得唯有再加上咱们唐人最为尊崇的‘文’字,那才能把你母亲的盛德全都给展现出来。你是不知道,咱们唐人可都觉得‘文’这个谥号那是最好的,都说‘为美无以尚也’,意思就是好得不能再好了。你娘在朕身边的时候,不仅温婉贤淑,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朕省了不少心,而且,她还常常能在朕处理朝政的时候,给朕提出好多特别有益的见解。就比如说有一回,朕为了要不要开仓放粮救济受灾的百姓这事犹豫不决,你娘就跟朕讲了一番以民为本的道理,劝朕要把百姓的生计放在首位,朕听了她的话,果断下令放粮,后来,受灾的地方很快就恢复了生机。这不正是‘文’这个字所蕴含的那种品德和智慧的体现嘛。”

李治听着父皇的讲述,脑海里母亲的形象越发清晰起来,他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敬佩地说道:“父皇,儿臣记得小时候,常常能看到娘在后宫里忙活着。她对那些宫女太监可好了,要是谁生病了或者遇到难处了,娘都会亲自过问,还让人去帮忙照顾。而且,妃嫔们有时候闹点小矛盾,娘也总是耐心地去调解,让大家都能和和睦睦的。她的那份善良和智慧,儿臣可都是亲眼瞧见的。”

李世民轻轻地颔首示意,嘴角微扬,一抹欣慰的浅笑缓缓浮现于面庞之上,他满含深情地慨叹道:“诚然如此啊!你娘亲恰似这深宫内苑中的一束璀璨暖阳,其所至之处,皆能令人心生暖意融融之感,犹如春日煦风拂过,将这偌大宫廷的每一隅角角落落都温柔地笼罩其中、温暖有加。此番,朕专程嘱托虞世南精心撰写了一篇《文德皇后哀册文》,旨在借由这篇华章妙笔,将皇后所具之种种贤良淑德悉数传颂予后世子孙,好使后人亦能深知其乃何等非凡出众的奇女子。”

言犹在耳之际,忽闻殿外有内侍高声通传,原来是一位朝廷重臣前来觐见圣上。李世民闻声迅速收敛心神,稍稍整饬了一番自己的仪态神色,继而沉稳下令道:“宣他入内罢。”

须臾之间,但见那大臣步履匆匆而入,行至御前,恭恭敬敬地跪地施礼,口中高呼万岁。礼毕起身之后,那位大臣紧接着又开口禀报道:“启奏陛下,有关皇后谥号一事,如今市井坊间已然纷纷扬扬,众人对此事皆是热议不断。尤其是对于陛下您赐予皇后复谥之举,更是令黎民百姓们惊叹连连、赞不绝口。”

李世民闻听此言,顿时兴致盎然,双目炯炯有神,急切追问道:“哦?且速速道来,民间究竟都有些怎样的议论之声?快快详细讲与朕知晓。”

大臣慌慌张张地拱手作揖,忙不迭地回应道:“启禀陛下!如今这民间,可谓是赞誉如潮,百姓们无一不对皇后娘娘的贤德赞不绝口,纷纷称道‘文德’二字于皇后娘娘而言,实在是名副其实、受之无愧!再者说,陛下您此番举动,更是让大家伙儿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您对皇后娘娘那份深情厚意。人人皆言,此乃后世夫妻相处之道的典范楷模,都得恭恭敬敬地向陛下和皇后娘娘虚心求教、效仿学习才是!”

李世民闻得此言,原本满心哀伤的情绪之中,总算是稍稍掺入了那么一丝若有若无的宽慰之意。只见他轻声言道:“朕之所愿,无非就是想让她一生所立下的赫赫功绩以及高尚品德,不会随着悠悠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被世人遗忘、湮灭无闻。只要能够长久地留在人们的心间记忆之中,便已足矣。并且,朕还期盼着借由此事,不仅能令后宫中的诸位嫔妃,甚至是普天之下的所有女子,均可以皇后娘娘作为光辉榜样,努力修身养性,成为一名温婉善良、端庄贤惠之人。”

站在一侧静静聆听的李治,此时也连忙随声附和道:“父皇所言极是!待到儿臣将来有幸迎娶妻室之时,定然会将娘亲当作一面明亮无瑕的铜镜,时刻映照自省。衷心祈望能够拥有一位如同娘亲这般贤德出众的佳偶相伴身侧,与儿臣携手共度此生!”

李世民看着李治,眼中满是慈爱,笑着打趣道:“哟,治儿这还想着以后的事儿了,不过你有这心思那可挺好的。你现在也一天天长大了,可得多学着点怎么好好对待身边的人。你看这皇后谥号的事儿,这里面可藏着不少学问,也能让你明白,一个人的品德和功绩,那是会被后世一直铭记着的,可不能小瞧了。”

过了几日,在朝堂上商讨长孙皇后葬礼细节的时候,气氛显得格外庄重肃穆。一位大臣站出来,神情严肃地说道:“陛下,皇后娘娘的葬礼规格,臣等觉得,应当以最高之礼相待才是。这样既能彰显皇后娘娘的尊荣,也能充分体现陛下您对皇后娘娘的那份深情。”

李世民听了这话,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朕心里自然是希望能给她最好的安排,可也不能太过奢靡了,要是为了这场葬礼弄得劳民伤财,那皇后的在天之灵也肯定不会安心的。朕觉得,一切还得是以合适为度,既要能表达出朕的心意,也得顾及到天下百姓的感受才好。”

李承乾在一旁听着,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赶忙说道:“父皇,儿臣觉得,咱们可以在葬礼的仪式当中,加入一些能体现娘生前美德的环节。比如说,安排人诵读她以前对后宫众人的那些劝诫之言,让大家都再听听娘是怎么教导大家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或者,展示她平日里所倡导的节俭之风的那些事例,像她怎么带头穿旧衣、用旧物,这样一来,大伙就能更深刻地记住母亲的品德了。”

李世民一听,眼睛顿时一亮,脸上满是赞许的神情,高兴地说道:“乾儿,你这想法妙!就照你说的办,这样既能让葬礼办得更具深意,也能把皇后的那些美德好好地传承下去,让后人都能知晓。”

随着长孙皇后葬礼日期一天天临近,整个皇宫上下都忙碌得不可开交。宫女太监们一个个小心翼翼地准备着各种祭品和装饰,那神情专注得仿佛手里捧着的都是稀世珍宝,生怕出一点儿差错。妃嫔们也都收起了往日里那些争宠的小心思,一个个怀着崇敬和哀伤之情,默默地参与到各项准备事宜当中。

李世民更是亲力亲为,亲自去检查葬礼的每一项准备工作。待李世民走后,礼部侍郎对身边的人严肃地说道:“你们都听好了,这可是陛下为皇后做的最后一件大事了,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要是出了岔子,唯你们是问。”

李治跟在李世民身后,看着父皇这般操劳,心中满是敬佩之情。他心里明白,父皇和娘之间的感情,那可不单单是普通的夫妻之情,那是经历了风风雨雨,相互扶持、相互理解,早已深深扎根在心底的深厚情谊。

终于,长孙皇后安葬昭陵的日子到了。这一天,天空似乎也感受到了这哀伤的氛围,变得有些阴沉。昭陵周围,松柏郁郁葱葱,像是一排排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安息之地。秋风瑟瑟地吹着,带着几分寒意,吹得人们的衣角猎猎作响,整个昭陵周围一片庄严肃穆。

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众人皆身着素服,神色哀伤,那一张张脸上满是对长孙皇后的不舍与怀念。李世民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的步伐沉重而缓慢,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千钧重负,心中满是对长孙皇后的思念与不舍,那眼眶早已泛红,却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李治紧紧地搀扶着父皇,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父皇内心那如波涛般汹涌的悲痛,自己的心里也像是被一块大石头压着,难受极了。

在葬礼仪式上,虞世南神情庄重地站在那里,手捧着《文德皇后哀册文》,用那饱含深情又富有韵味的声音,缓缓地诵读起来。那优美的文字仿佛有了魔力一般,将长孙皇后的一生,从她的温婉贤淑、聪慧善良,到她对后宫的悉心打理、对李世民的默默支持,再到她心怀天下、为百姓着想的种种事迹,都一一展现在众人面前。众人静静地听着,不少人都不禁为之动容,有的宫女甚至忍不住轻声啜泣起来,那压抑的哭声在这肃穆的氛围里,更显得哀伤无比。

葬礼结束后,众人渐渐散去,李世民却独自静静地站在昭陵前,眼神中满是眷恋与不舍,喃喃自语道:“观音婢啊,你就安心地在这里歇息吧。朕答应你,一定会带着你的期望,好好地继续治理咱们的大唐,让大唐越来越繁荣昌盛。朕也会让你的那些美德,永远地流传下去,让后世的人都知道,你是这世间最美好的女子。”

李承乾轻轻地走到李世民身边,眼眶红红的,轻声说道:“父皇,娘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大唐繁荣昌盛的。”

李世民伸出手,轻轻地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声音有些沙哑地说道:“乾儿,你可得牢牢记住你母亲的那些品德,要把它们都学到自己身上,以后做个能让她骄傲的人。你要知道,你身上肩负的责任可不轻啊,大唐的未来,还得靠你们这些皇子去努力。”

从那以后,长孙皇后的“文德”之名,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大唐的历史长河里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被后世的人们不停地传诵着。她的那些美好品德,也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着大唐宫廷里的每一个角落,也为天下女子指引着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