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郭婷婷生完孩子婆婆过来照顾了一个月,之后就偶尔来一下,送点菜来,顺便看看孙子。郭婷婷上课后,婆婆在石磊的要求下,又过来住了三个多月,可能到了她的极限,她再也不愿住下去了,说在他们家看不见天憋闷的很,如果要她带孩子,就让她把孩子带回去带,如果舍不得,就让他们另想办法。

郭婷婷没办法,不能向爸妈开口,他们已经够忙的了。她咬咬牙跺跺脚,把孩子断了奶,送孩子和婆婆回乡下了。回大平的路上,她是哭着回的。石磊把她搂在怀里,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敢说什么 。

老郭和田荣桂知道后,让她把孩子接回来,他们带,田荣桂说,带一个是带,两个也是带,郭承欢也说接回来交给她,她照看两个孩子没问题的。

郭婷婷没同意。爸妈照顾二姐的两个孩子已经很累了,还有,三姐马上又要生了,她不能给爸妈再增加负担了,大姐的孩子体质不好,她也不能给大姐增加额外的负担。

两天后,也就是周三的下午,她上完课,因为是哺乳期,她提前回到家,看着冷清清的屋子,挂在阳台上孩子的衣服,她突然特别的想孩子。她冲下楼,骑上车,去了汽车站,最后一班去南山的车已经出发。她想都没想,蹬着自行车往南山驶去。

她到达石磊家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黑灯瞎火的,好在她还找到了家门,敲开门,婆婆吓了一跳。她看着熟睡的儿子,小脸红扑扑汗津津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

婆婆本来想埋怨她这大晚上的跑过来干什么,看她哭成这样,也不好说什么,穿衣起来准备给她做吃的。这时,石磊一头闯了进来,看到郭婷婷在哭,又急又气的他冲母亲嚷嚷:“妈,你看你吵着要回来,弄得大家都不得安生。”

“我自己的亲孙子,我还能虐待他?哪个让你们深更半夜的跑回来的?”婆婆的声音也提高了。

郭婷婷立即止住了哭声,把脑袋顶在石磊的胸前,把他往房间推。

“婷婷是孩子的妈,她傻啊,不想孩子啊?”石磊又冲母亲喊了一句。

这次,婆婆没再说话。

郭婷婷关上房门,扑在石磊的怀里,“别和妈嚷嚷,是我的错。对不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放学回到家,看到家里冷冷清清的,骑车就去了汽车站,是打算坐车回来的,可车开走了,我没过脑子,就那么骑车回来了。”

“你想回来,怎么也得等着和我一起回来,你一个人骑车骑这么远,天又黑了,你知道我有多担心,怕你骑错了方向,找不到家,又怕你骑到水塘里,又怕天黑车子看不见你碰到你,又怕你遇到坏人。婷婷,你还让不让我活啊,你要是有什么事,我怎么办?”

“对不起,对不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可能脑子生孩子生傻了,以后不会了。”其实,她骑到半路就后悔了,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又黑咕隆咚的,她只得硬着头皮往前骑。

婆婆端了两碗面进来,看到两个人还抱在一起哭,气也消了,心也软了,“吃了早点睡,明儿我和你们一起去大平。”

郭婷婷松开石磊,捅了捅他,示意他出去哄哄婆婆。

石磊冲出去,搂着母亲的肩膀,讨好道:“妈,我不是冲你,是太着急了。”

“去吃面吧,一会坨了。孩子抱过来跟你们睡吗?”

“我问婷婷。”

郭婷婷吃完面,去了婆婆的房里,石磊父亲已经在石梅的床上打呼了,她轻轻地拉上布帘,坐到床边,看着孩子,看着看着又笑了起来。

“想抱过去睡?”婆婆问。

“不了,别把他弄醒了。我和石磊睡一会就要走了,坐早班车走,自行车放家里。妈,对不起,今天我好像有点神经了,没过脑子,以后不会了。”

“婷婷,我知道你想孩子,以后不能这么晚往回跑,你要是摔了哪里,石磊还不找我拼命。再熬几天,星期天回来再说,如果实在不行,我跟你们回大平。你放心,我什么事都不做,只看着孩子,饭都是你爸递到我手里。”

“妈,我放心,就是一时还不适应。我去睡了,我们走的时候就不进来打招呼了。”

星期天回南山,婆婆问郭婷婷孩子回大平还是留在南山。

“妈,我就像刚上学的小孩子,哭闹几天就适应了。”郭婷婷不好意思地傻乐着。她也有些奇怪,她这么闹了一次,想孩子的感觉好像淡了许多。她除了上课外,又开始跑步,晨读,生活又回归到没生孩子前的状态。

郭婷婷发觉孩子放在南山,婆婆带的更精心些,可能在大平婆婆觉得拘束,什么事都要问她,没有自主权吧。儿子待在南山也挺适应的,除了山风吹黑点外,更结实了,体质也好多了,连湿疹都好了。

婆婆自豪地说,南山山好水好空气好,吃的东西都是自己种的,自己养的,身体当然好啦。黑点不怕,长大就好了,石磊小的时候也像黑炭一样,出去上学半年就白白净净的了。

孩子在南山长到三周岁,学会很多本领,认识很多蔬菜和庄稼,叫得上名称,还有各种昆虫的名字,他尤其对一粒种子埋进土里会发芽,会长出幼苗,会结出果实充满好奇和不解,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像一团缠绕在一起的线团让他困惑、痴迷,又乐此不疲地深陷其间要一探究竟。他会跑路后最喜欢的事是拿着小铲子跟着奶奶去地里,奶奶会给他一粒豆或是菜籽,让他自己种下,他每天都会拽着奶奶去看几遍,看到小嫩芽冒出来,兴奋的手舞足蹈。

郭婷婷和石磊回家的第一件事,也是被他牵着去看他种的东西,他一手牵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蹦蹦跳跳的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可高兴啦,如果石磊把他扛在肩上,他就更开心了。

郭婷婷私下和石磊说,儿子见到我俩太开心了,有点不正常。

孩子见到爸妈当然高兴啦,有什么不正常的?石磊在她头上轻敲了下。

我觉得他有点讨好我们的感觉。他是不是担心我们不去看他?郭婷婷说着说着伤心起来了。

想啥呢?我们每次走的时候他小手一挥,开心着呢。

那说明他和我们的感情不深了。

别瞎想,快放假了,一放假,就接他回来,下学期要上幼儿园了,我倒是担心他不愿回来呢。

石磊觉得女人的心情就像六月的黄梅天,阴晴不定,唯一的法子就是顺着。

正如石磊担心的那样,儿子离开南山回到大平真的不适应了,天天哭着要奶奶,要去看他种的菜,种的庄稼。没办法,石磊和郭婷婷带着他回南山装了一蛇皮袋土,买了几个花盆,把他种的菜和庄稼移栽到花盆里带回大平。从此之后,阳台就是他的领地了。他除了上学外,就是伺候他种的东西,花盆越买越多,等他上小学后,他的种植规模有模有样了,经常采摘一些韭菜青菜辣椒茄子供家里食用,每每这个时候,他自己吃的格外的香,也很得意和自豪。

郭婷婷和石磊工作很忙,都任班主任,没法按点下班,儿子的这一特殊爱好给他们省了好多心,他放学回家,顾不上玩和吃东西,赶快做完作业,就埋头玩他的泥巴。

高考的时候,他的成绩完全可以上一个更好更高大上的学校,可他首选的是农业大学。

郭婷婷大手一挥,行,你喜欢最重要!石磊试图劝阻,被郭婷婷阻止了,说儿子对种植的爱好已经深入骨髓了,成全他的理想吧,当一个有知识的农民挺好。

2022年石磊退休,他谢绝了学校的返聘,也谢绝了私立学校的邀请,一心一意照顾郭婷婷。

郭婷婷的腰椎不好。

他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搞卫生,送郭婷婷去上课,接她放学,而且,还给她背着包,还得牵着她的手走。一开始,郭婷婷不让他牵,觉得校园里都是熟人,他嘟囔道,不是让我八十岁都要牵着你的手嘛,怎么六十岁还没到就不让牵了?她说,学生看到影响不好。他大笑,我们这不叫牵手,这叫搀扶,给他们做榜样呢。

他们还住在学校那套集资房里,二十年前他俩就买了车,寒暑假带着儿子、老郭和田荣桂四处游玩,有时,儿子不放心他种的东西,不愿跟着他们出去,老郭和田荣桂随着年纪大了也不愿跟着他们了。

郭婷婷在退休前去考了驾照,和石磊说,你年纪大了,以后出门我得帮着分担分担,不能让你一个人开车,辛苦。

石磊在她头上轻敲一下,“说谁年纪大了,我这么年轻,要不是怕你辛苦,我们还可以再生个孩子。”

“你要生和别人去生吧,我可生不了。”郭婷婷捂着嘴巴大笑。

石磊看着郭婷婷,觉得她除了胖了点,多了几条鱼尾纹几根白头发外,和他们刚认识的时候没啥区别,依然爱傻笑,笑起来还是像个单纯的孩子。

他在她脸颊上亲了下,她的脸还红了。

2024年12月,郭婷婷也光荣退休。因为他们一直没有买房,郭婷婷退休领了一笔公积金,她用那笔钱给石磊换了辆新车,说过完年她和石磊开着车去看儿子。

郭婷婷儿子大学毕业,又读了研,选的还是农学种植育种方向,现在在某实验基地研究水稻种植呢。

石磊妈妈知道孙子的工作之后,后悔不已,说要是小的时候她不把他带回南山,这孩子就不会选种稻子这个专业,读了这么多年书,转来转去,最终还是和他爷爷一样当农民,他爸好歹还是个教师。

“妈,你们种稻子是为了养活自己的孩子,你孙子种稻子可是为了大家,这是一项伟大的工作。”郭婷婷自豪地说。

“知道,知道,你儿子最伟大。”婆婆还是有些遗憾。她觉得孙子读了那么多书,如果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地方大公司上班,村上人问起来她也有的和人家说的,现在告诉人家孙子在种稻子,有点面上没光的感觉。

儿子女朋友是一块读研的同学,在一起工作,给郭婷婷发了张合照,两个人站在稻田里,戴着草帽,穿着高筒雨靴,眼神坚定,笑容明媚,阳光投射在两张青春洋溢的脸上,背景是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

郭婷婷看着照片,不停地流着眼泪。

“你这是怎么了?”石磊不解地问。

“看着他们真好,觉得他俩不仅是生活伴侣,也应该是志同道合的灵魂伴侣。”

“我们不是吗?”石磊张开双臂抱着她。

“我们也是。”郭婷婷依偎在石磊的怀里,觉得无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