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院子有五年没住人了,你要是真住这里,我就找人帮你打扫一下。”

梅子嫂子说着,推开了院门:“院子很大,有五间房,西侧面还有两个西厢房。

东侧面有个过道能去后院,后院也挺大的,能种菜,这会儿应该长满了野草。”

姜糖震惊了:“这么大的院子,还是青砖瓦房,怎么就空下来了呢。”按说有些爱占便宜的,应该会抢着来住。

“三年前我们村的赖华家就霸占着搬进来了,结果住了没两天,就疯了似的搬了出来。说是见了鬼。吓得回去生了场大病,有赖华这么一出,就是有些想法的人家也不敢来,这不这么大的房子就搁置了么。姜干事,要不,你住我家吧,我家人口不多,我就我公婆,家里两个孩子还小,能腾出一间房。”

姜糖摇摇头:“嫂子我是不信那些的,就住这里了,你能帮我找几个人,清理下院子里的杂草么?”

“你要是真住这里,我就帮你叫几个人打扫下。”

“行,麻烦嫂子了。”

“那你们先看看,我去叫人。”

梅子走了以后,孟司柠才开口道:“这里风水挺好的,不愧是老地主的宅子。”

“司柠,你还会看风水啊。我怎么不知道?”

“做生意的都相信这个,我家那个老爷子最信这个了,他身边就有个大师,我听说过几句。你看,这座房子后面是个山,前面有水渠。极好的风水,就是前面这水渠被堵住了,没了水,成了死局,他家能不出事儿才怪呢。”

“呦,这么说我更应该住这里了,能旺我不?”

孟司柠点了下她的头:“这我哪知道,不说这里闹鬼么。你真不怕。”

“怕,但比起和村里人挤一张床,我更受不了。”

姜糖说着打开了那个堂屋的门,里面空荡荡的。

应该是有些人家把里面的家具都搬走了,就连门上的锁头都取走了。

一开门就扑来了一股灰尘。两个人捂着鼻子往后退了退:“窗户也破了,里面也没家具,门也需要修缮。”

姜糖倒是不着急:“没事儿,一会问问他们有没有修屋子的。”

不到十分钟,梅子嫂子带来了三个壮小伙,两个半大孩子,两个婶子来了。

几个人手里都拿着镰刀,水桶,水盆。

“你们帮姜干事把院子里的杂草割了,房子打扫下就行,院子里有口井。”

姜糖忙道:“麻烦各位兄弟婶子了。”

“客气啥,姜干事给我们村子弄来了化肥,我们感激还来不及呢。”

“这都是应该的,以后有啥需要的尽管说。”

姜糖也不客气道:“还真需要,我想添置一些家具,不知道咱们村子里有没有木匠啊。还有这门窗都需要修缮。”

梅子嫂子道:“有,你让她们先干着,我带你去刘木匠家看看,他家有现成的家具。”

“这边现在啥也没有,喝水都困难,那么麻烦各位了。”

“麻烦啥,你们去吧,剩下的交给我们。”

姜糖带着孟司柠跟着梅子嫂子走了。

剩下几个小伙子带着两个半大孩子已经开始割草了。

两个婶子看着屋里猛打了一个寒颤:“姜干事真的要住这里啊?”

“肯定是,要不然不会叫我们来帮着打扫。”

“还是年轻啊,我打赌,用不了几天,她也会跟赖华一样跑出来。”

“等着吧。”

“走,咱俩一起进。”

“行,一起打扫。”

姜糖可不知道她们在背后吐槽呢,刘木匠家里在西头,院子里面自己盖了个棚子。里面是他做工的地方,还摆放了一些家具。

“刘叔在家吗?”

“在,姜干事想买几件家具,有成品么?”

“有,有。”

刘大叔大概五十多岁的样子,看着身体不太好,走路有些驼背。

梅子嫂子对着姜糖道:“我们村里家里打家具,结婚啥的,都来他这里,有钱了给点儿钱,没钱了用粮食抵都行。”

姜糖笑道:“嫂子,我明白了。”

“你们在这儿挑吧,我先回去做饭,我家就在村委会旁边第二家,开饭的时候,我让我家孩子去叫你们。”

“行,嫂子你先忙。”

刘叔指着仓房里打好的家具道:“这些都是没定出去的,姜干事都要什么?”

“大叔,有床么?”

“床没有现成的。”

“那就打张床吧,要一米八的大床。”

孟司柠转了一圈,指着一个衣柜道:“糖糖,要这个衣柜。”

姜糖看是四门的衣柜,笑道:“会不会太大了。”

“还能放被子正合适。”

“那行,就这个。”

“这张吃饭桌子。两个小凳子,一张书桌,一张椅子...呃,目前就先要这些吧,刘叔,钱,和布票,还有白面,你要啥?”

刘大叔没想到姜干事会这么直接,一听到有布票,心动了,他家大娃要结婚了,正愁这个呢。

搓了搓手不好意思道:“布票,给点儿布票就行。”

“布票哪够啊,这些家具,得多少钱啊。”

“不要钱,不要钱。”

姜糖最后,给了大叔五尺的布票,又给了他三块钱。

床需要三天才能给她送过去。

姜糖表示不着急。

自己要的这些,刘叔和他大儿子推着驾车帮忙送过去。

屋里,两个婶子用扫把,把房顶都给她去了遍灰尘和蜘蛛网。

院子里的草,已经被清理完了,后院现在也清理了一大半。

孟司柠发现,前院还是地砖地面呢,堂屋门口有两个花坛。

之前的老一辈还是挺讲究的。

西厢房,一间是厨房,一间之前应该是下人房,后来当成了仓房。

厨房的灶台也没法用了,姜糖就想起了公社张姨的那个灶台。

“两位婶子,咱们村里有人会垒灶台的么?”

其中一位婶子道:“有,我家那位就会。”

“婶子,能麻烦叔帮我垒个灶台么?”

“能,下午我就让我那口子过来帮你看看。”

“可我没有砖。”

“我们家还有一些砖,能垒个灶台。”

“婶子怎么称呼?”姜糖觉得,梅子嫂子带来的人,应该都是和她熟悉的,人品靠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