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楚岁三简 > 第8章 容州·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毒素未明,将军不若先回去让军医瞧瞧,再定不迟。”温先生压低了声,在耿裕身边献计道。

“我若不让……”耿裕皱眉道。

“将军,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闻言,耿裕抿了抿唇,目光微垂,睨了温先生一眼。他思索片刻,想起父亲常劝自己的兼听则明,终还是作出了让步。

“如此……便听先生一言。”

绵长的号角划破长空,梁军如潮水般退去,逐渐汇拢到一处。在几人的搀扶下,耿裕好容易才爬上了马背,身形摇晃,唇色青紫,实是重病之象。

秦家军皆是松了口气,随着撤退的梁军追开了几步,围成密不透风的人墙,阻挡了耿裕回望时的视线。若是梁军当真不让,耿裕拼上性命也要夺下容州城,恐怕此战不得善了。

不过,依着耿裕的性子,若是人都不再了,要这名声何用?

秦家军和楚恒赌的,恰是这一点。

楚恒见大军撤去,心中一痛,目光立即循着秦典墨跑出的方向寻去,却见那人儿无力地仰着首,满身血肉,身上笼罩着死神降临时的倒影。

一丝一丝拼命往脊骨里钻的冷,从足尖弥漫上双腿。少年的瞳孔骤缩,只瞧着秦典墨回身时抱得何等小心平稳,生怕再伤了她。

胸膛下的心脏躁动得令人头疼欲裂,向来冷静自持的思维,如她的长发般,散落歪斜,漂泊无依。血液浸透了秦典墨的双手,将他双臂的衣袍吞食得面目全非,可他只是目光涣散地瞧着城门,愣愣地听着白露的吩咐往里走。

可怜的白衣被血色吞噬殆尽,不留一丝余地。

小寒默然上前,拾起珈兰落下的两柄软剑,轻轻擦去上面附着的血痕,双手捧了,送回自家主上面前。楚恒只静静瞧着,不大出声,脑中满是那日她来营帐中寻自己,打落药碗的崩溃模样。

她从不敢穿红衣。

那年,处暑从试炼中走出,血衣灼人。

她怕极了,于是从不敢碰——今时今日,轮到了她。

其实他们,早已是爱的囚徒。

……

推开木门,是重重遮掩的轻透纱帘。温泉的蒸汽在空中弥漫,烛光穿过飘渺的水雾,形成一个又一个硕大的光圈。

快入秋了,夜间天气转凉,最是适合泡一泡温泉的时候——去一去夏日里身上的燥气。

水雾氤氲间,隐隐传出几声不堪入耳的细密之声,好在外头的婢子、奴仆,一早是被遣散了的,此刻没留下什么旁人。

走过潮湿的长廊,灯火照暖了阴寒的身子,眼前赫然是一池清幽的汤泉热浴。

正是那些靡靡之音的来源。

白雾之间,红衣似烈火般炽热,轻盈的裙摆拂过地面,宛若晚霞降临,填满了漫漫纱帘后的虚空。

汤池约莫九尺见方,池底用极其温润的淡色黄玉铺满,最中央处更是以淡粉色玉石雕琢出花色,拼成张牙舞爪的龙纹。池边摔了一盆水果,摊了几件衣袍,婢女用的托盘也大咧咧地搁在地上。

这也便罢了,最荒谬的是——

那池中央,明晃晃地凑着三只鸳鸯。一公,二母,拆了发髻、解了外袍,混迹在汤池中央。两名婢子面色红润,不知是被这水汽烫得,还是故作羞涩动人,连发上金钗也跌进了水中,好生刺目。

被汤泉沾湿的衣袍,熨帖地勾勒出二人曼妙的身形。一个,不过是刚及笄模样的初成少女,另一个,正是软玉温香,千娇百媚的时候。

肌肤白皙相亲,温泉水洗凝脂,好生香艳的场面。

正中央的黑袍男子眸光轻抬,撞见长廊上缓缓行来的红色倩影,身形一愣,低沉的笑声戛然而止。他随手松开了两名女子的纤腰,将沾湿的衣袍交叠地拢了拢,遮住腹部健硕优美的曲线。

雾气氤氲,叫人看不清对方的面影。

水珠从他的耳后淌下,划过脖颈,行入锁骨。

鲁璎将额发稍捋了捋,思索了片刻,还是抬手搂住那名身材姣好的少女,将她按在自己怀中,目光阴冷地迎上来人。

“怎么,处暑姑娘,也想……”

一道寒凉的内息袭来,锋利如刀,骤然割开了面前那些层层叠叠的舞动轻纱。她步履轻盈而不乏端庄,手中攥着两柄长钩,身如风中杨柳,柔美飘然。

红衣女子无视了鲁璎的发问,只是将手中冰冷的武器微微抬起,锋利的刃指向其中一名女子,冷冷地吐出一个字。

“滚。”

轻纱坠落,寂然无声。

两名婢子面面相觑,正要告退之际,鲁璎却愈发搂紧了其中一个。

“不必。”男子眼眸沉了沉,加重了那象征王权的一个字,“孤,在这里。”

两名少女愣了愣,僵在了原地。照着鲁璎前些时日的模样,是十分敬重这位红衣女子的,甚至宫人们私下里有传言,说鲁王对她情有独钟,说不准就是来日这宫殿的后主。

可如今瞧着,却不是那般光景了。

鲁璎显然是被打搅了兴致,脸色阴沉得如坠黑夜,眉宇间隐有一丝戾气。处暑冷哼一声,目光也晦暗了下来,收了势,说话也没怎么同鲁璎客气:

“公子是想,过河拆桥?”

她唤得还是公子,而非王殿。

于这两名婢子而言,乃是闻听了大不敬之语,不由心生惊惧,大气儿都不敢出。本以为鲁璎会因此重罚这红衣女子,谁知头顶却传来爽朗的笑声,男子胸膛震动,仿佛瞧见了什么天大的笑话。

“处暑姑娘,当称孤一声——王殿。”他纠正道。

鲁璎撤了手,慵懒地回过身去,水声潋滟:“你们,先下去罢。”

男子肩膀宽厚,腰线细窄,即便身着浴袍也瞧得出他分明的肌肉线条。水面上,划过一道涉水而行的长纹,飘荡的稀疏花瓣晃晃悠悠地,羞怯地往边沿处逃去。

二人如临大赦,慌慌张张地从两侧爬上,拾起地上散乱的衣物,匆匆往外奔去。当着处暑的面,鲁璎非但不加收敛,反而褪去了自己的外袍,任凭其飘在汤池之中。

他的后背没有任何瑕疵,皮肤光滑细腻,那道脊柱沟愈发描得身形挺拔,如精雕细琢的石像般刚毅英气。雾气朦胧间,他只是缓步挪到一侧,从散落的木盘上取出一方皂块,沾了水打在濡湿的发上。

宫中用的皂块,并非单用皂角碾的,而是额外加了九蒸九晒的制首乌、灵芝片、侧柏叶等药材,熬煮后又混合植物油脂,皂化而成的稀罕宝物。

也被他这般粗糙糟蹋。

“秦苍之死,你参与了几分?楚梁之战,你又参与了几分?”处暑拎着双钩,片刻不曾松懈。

鲁璎背对着处暑,一面洗着发,一面笑道:“这皂块是孤特地命人制的,一会儿你回去时,记得带上些……”

处暑问得直接,他却弯弯绕绕地不肯给个答复,难免令人火大。恰好处暑又是个藏不住脾气的,一时怒火攻心,提着武器上前要砍,快步踏下汤池……

温热的水逐渐吞噬了她的小腿,继而是腰腹,将一身红裙都浸染的如同深黑的血色。余光瞥见那熟悉的色彩时,她忽而愣住了,脑海中死去的记忆翻江倒海般涌上心头,击溃了她的理智。

眼前的年轻君王,不过是咫尺之距,她的动作却是一顿,愣在了原地。

“若无孤的口谕,”鲁璎回过身来,仿佛知道水中是处暑的弱点,如常道,“你待如何同楚京取得联系……”

处暑不曾答话,仿佛还沉浸在旧时阴影,充耳不闻。鲁璎只是笑了笑,行至她身前,居高临下地瞧着她。

“三公子聪明得紧,”他压低了声,浑身潮湿的皂角清香扑面而来,附在她耳畔道,“自然是什么都备好了。孤听闻当日你与亡夫逃难,正是遭了腾蛟阁的祸事。你莫忘了——大寒和小寒,亦出身腾蛟阁。”

鲁璎嘴角含笑,倒退了几步。水波漾开,倒映其上的烛光似金珠闪烁,潺潺醉人。他冷眼瞧着处暑面容渐沉,宛如严冬的雪花,浸泡在苍茫的白雾中,鲜艳而僵硬。

鲁璎说的话,多半是为了离间楚恒与处暑的干系。如今三公子远在楚梁边境,通信不便,若是生出了什么嫌隙,也非珈佑一人可转圜。处暑心中虽有疑惑,可断然不会容得鲁璎——挑拨离间。

她正要还口,却见鲁璎不知从何处取出了一个柳枝变成的环冠。柳条的柔软和韧性一如往昔,交相缠绕着,从三条编作了一股,浑然一团缥飘渺渺的绿烟、微微游动的翠云。

红衣女子登时愣了神,手上一松,双钩缓缓沉入池底,贴上玉砖。

柳枝的气味。

比皂角、水汽,愈发浓郁的味道。

清新、浅淡,是春的味道。

眼前高挑的男子徐徐卸了她盘发用的几支红玉玛瑙簪,将柳枝花环轻轻戴在处暑的头上,任长发哗啦啦散下一大片来。他冷眼瞧着池水打湿处暑的长发,浸透了她的衣衫,面上的笑方带了一丝真意。

几日前,他收到了温先生的来信,说。

“兰姬,浴血抵御,终至体力不支,发散、钗断。”

瞧不见的,当是此番模样。

鲁璎一时恍惚,一双瞳眸黯淡深情,犹如碾碎了星辰在其中。他抬手搭上处暑的纤腰,正要欺身压下,却被一记耳光响亮地拽回了现实。

“啪——”

眼前的女子扬起手来,空气中一阵颤动,这一记耳光便狠狠地抽在鲁璎的脸上。他的头偏向一边,脸上留下了清晰的指印,霎时间,连水声都沉默不言。

她这才意识到,方才陪着鲁璎的二人,皆是腰肢纤细柔软,肖像珈兰。被朦朦胧胧的水雾一遮,再如何不肖的面容,也难免勾起几分回忆来。

男子顿了顿,一侧脸颊火辣辣地疼,彻底把他从无边美梦中拉回。他冷笑一声,利落地松了手,倒退几步,拉开了距离。

“既然你我话不投机,”处暑目光低垂,寻到自己的武器,道,“便不多作叨扰。这厢——谢过公子的礼物。”

处暑迄今,都未曾改口。

红衣女子足尖在钩尖处一踩,霎时将其握柄一侧震起,俯身一拾,干净利落地收回了一对。她将双钩并提在一手,回身踏上冰凉的石阶,水珠成片成片地从她衣摆倾斜而下。

水雾如细沙般缠绕着烛光,在长廊中游走,裹挟着皂角的清香。女子的背影瘦削而孤独,缓缓走入雾中,消失在苍茫之间。

木门开合,转瞬即逝。

鲁璎头一回在处暑的身上,瞧见了异曲同工的萧瑟。他眼眸微垂,静静矗立了许久,方侧目望向衣桁上挂着的一枚荷包。

荷包瞧着十分精致轻便。

里面,不过装了楚国来的三两碎银。

……

时日渐长,边关或大或小的消息,自然也徐徐传到了玉京林后的耳朵里。楚恒和秦典墨将部分小道消息扭曲了,只当是寻常的胜败常事,算不得如何稀奇。

至于大军行进半日之事,秦典墨也不过上书说,是因战事变动、气候不佳,方有了这一段行程。

林后听完,只问了战备和军马的情况,便起身提了煲给楚王的汤,离开了寝殿。

不知何时起,楚王已无法处理朝政要务,甚至整日清醒的时间也愈来愈少。一众朝臣商量后,请命将大小事务悉数由太子主理,辅以两位相国佐政。

送上去的折子,当日便允了。

容州城,迎来了战后的修复重建。

一连半月有余,梁人只紧守倒马关,寸步不前,和那日城墙外的意气风发截然不同。偶有探子来报,说耿裕经脉逆行,卧病不起,已接连吐血了好几回,连梁国宫中的御医都被派了过来。

只可惜,那些汤药、针灸见效甚微,更是治标不治本。纵有太医煎熬了猛药,也只能令耿裕苏醒不过一个时辰。耿家老将不能离京,只能一日三封信地送来询问,急得就差自己跪在宫门外求神告佛了。

一时之间,两国陷入了诡异而短暂的平和之中,恰如暴风雨前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