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铁之秋 > 第23章 海纳百川-再次来到启航之地(9)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章 海纳百川-再次来到启航之地(9)

一家三口走在淮海路上,马晓荷对袁梁说:“我怎么感觉不一样了,觉得自己好漂亮好有气质,还好有福气,老公好,囡囡好。”

袁梁哈哈笑起来:“咱买的都是打折的衣服,要是买那几件最贵的,还不知道啥感觉呢。不过,一看你就是被罩罩店的营业员忽悠得不轻。”

一家三口逛着,免不了地走一路吃一路,淮海路上多的是食品店,许多没吃过的东西都要尝一尝。

下午,来到豫园,豫园很小,比一机厂的家属院都小多了,就是明清风格的江南古典园林,说起来是人家明代的一个大孝子为家中的老人设计建造的,以愉悦老人。记忆最深的是里面的古戏台、观涛楼,里面曲折的九曲桥,桥下的金鱼,女儿在那里撩水戏鱼,玩了好一会。园区内有吃饭的地方,三口人逛着,来到绿波廊的一间小房子,说是米国总统来中国,在这间小房子里设国宴请人家吃了豫园的包子,墙上有米国总统吃包子的照片。好吧,既然来了,咱也尝尝米国总统吃的包子,先来一笼吧。包子上来了,娘俩吃了两口就不吃了,没办法,袁梁只好勉强吃掉,说实在的并不是很好吃。

逛完了豫园,就逛城隍庙吧,大多是食品、特产、纪念品,还有几家金店,满满的商业气息。从南京路沿街吃过来的,三口人都没有吃的兴致了,只买了米国总统吃过的桂花拉糕,就打道回去了。

一路上,袁梁感到肚子痛,来到家里就直奔卫生间。这是什么米国总统吃的包子,一点也感觉不到特别,不知道米国总统吃后有没有拉肚子。

星期天,不逛马路了,直奔锦江乐园而去。正是暑假,锦江乐园的门口,大孩子小孩子可真不少。女儿昨天跟着购物,没有好好玩,今天来到游乐场,高兴起来。

反正就是来玩的,乐园里,见一个玩一个,一个个来吧,摩天轮、碰碰车、旋转木马、小火车接着来。

女儿跟着袁梁去过几个地方,也算是见过大世面,去年还刚刚玩过苏州乐园,记忆犹新。今天,玩一个不兴奋,再玩一个不刺激,爷俩就来到了高速过山车前。

锦江乐园的过山车,像一条威武的巨龙盘踞在蔚蓝的天空中,轨道中过山车正高速旋转着,一阵阵惊悚的尖叫声传来,听得瘆人。

袁梁拉着女儿的手说:“太害怕了,咱不上去了,到那边去玩划船吧。”女儿扳着小脸说:“不,就玩这个。”

爷俩上车了,系上了安全带,扣上了防护栏,发出指令后,过山车开始慢慢动了,渐渐地它的速度加快了,终于它在空中飞起来了。袁梁极力扭着头看着女儿,耳边只是风声和凄厉的叫喊声。袁梁看见女儿的小脸也变了,也在叫着,袁梁想安慰她,但说不出话。上坡,下坡,再一次地如坠深渊,身边全是悲惨的呼喊声。尽管不到两分钟,但好像经历了很长时间,过山车停稳后,马晓荷急忙过来抱女儿,女儿已经站不住了。这一次,女儿不说不刺激了,显然吓得不轻,坐在那里好久缓不过来。马晓荷只是抱着抚摸着她:“不让你去,你偏去,这下够刺激的吧。”袁梁也蹲在那里,捂着胸口好久不能平复。

过山车实在是太刺激了,其它的就没有兴趣玩了,三口人就出来,去往陆家嘴金茂大厦。

前年,袁梁带娘俩看过东方明珠、逛过南京路,这次就去金茂大厦一游。曾经,刚来的时候,黄晓光说带袁梁去陆家嘴金茂大厦楼上喝八十八元的咖啡,黄晓光太忙了,一直都没有去,袁梁就想带娘俩去喝一杯金茂大厦的咖啡。

前年,上过东方明珠的第二个球体,没有到达顶层,三个人这次来到金茂大厦,坐上观光电梯,不到两分钟,就直接来到了金茂大厦的八十八层观光厅。一千多平方的观光厅,还真有咖啡,袁梁看看没舍得买,喝了口自带的饮料算是了事。

站在观光玻璃前极目远眺,上海的景色尽收眼底,一座座高楼变得渺小,一条条街道蜿蜒细长,远处的景色被漂浮的白云遮挡,显得虚无缥缈,只是楼下穿梭的车流、蠕动的点点行人,黄浦江上几座桥梁,增添了许多这个城市的生机。

上海是繁华的,上海是美丽的,苏州河、黄浦江在金茂大厦的脚下汇聚,又奔向了东面的大海。这一次,比在东方明珠上游玩时还要震撼。

大人有大人的感觉,小孩子则不一样,高空中并不好玩,三口人到此一游就下去了。

三口人坐地铁穿过黄浦江,来到南京东路步行街,就又去买吃的。

上海是个奇妙的地方,不时有排队的人,什么也不要管,你尽可以挨上去排着,轮到你时肯定会有惊喜。

马晓荷不让袁梁排队,但看了几次排队的人,看排队买的东西,真被上海人的生活方式惊叹到,自己也跟着排队,买了三只肉粽,三口人就在街边手拿着吃起来。左右看看,好几个吃着粽子的人,也有拎回家的,都好像占了大便宜似的。娘俩的食量很小,没吃两口就再也吃不下了。吃饱了,也没有逛街的兴趣了,就坐公交车回去,又是紧张的一天。

周一上午,三口人出发了,袁梁去上班,娘俩去上海科技馆。为了去科技馆,袁梁做足了功课,买了吃的买了水,给娘俩带好了上海地图,一再交代来回的路线。袁梁九点到公司,一会,娘俩来电话,进去了上海科技馆,袁梁才放心。

下午四点,马晓荷电话打过来,说是在科技馆玩了一天,现在回来了,坐地铁、乘公交,现在公交站牌附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不知道哪个方向。袁梁问她在哪里,有什么标志性建筑,马晓荷说就在中国银行附近。哪里的中国银行,这样的答复太奇葩了,上海大街上的银行太多了。这里不是武城,武城的大街上就那几家银行,说出来就知道在什么路什么地方,这里是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之一,袁梁一头雾水,根据她的描述根本不知道在哪里。马晓荷说,就是按照跟她说的站点下的车,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不知道哪个方向。

马晓荷也有点急了,但就是说不清。袁梁就给她说,看看路牌看看路边的门牌号,告诉自己,自己打车回去。袁梁收拾东西,准备赶快回去。又过了一会,马晓荷打来电话,说是到家了。

下班了,袁梁进屋,马晓荷看见袁梁就笑起来,女儿则对着妈妈翻着白眼。马晓荷说,就在小区的旁边下的公交车,娘俩围着转来转去,就是不知道往哪里走。女儿走累了,还撅着嘴不时嘟囔着。跟袁梁打过电话,再去找路边的门牌号,抬头就看见了马路对面,从小区出来的那个小门,娘俩就回家了。娘俩没有下错地方,但不知道东西南北了,不记得回小区的门了,也不知道问问路人,转了几圈,终于看见地方了。

周二上午,娘俩去长风公园的水族馆玩。袁梁下班回去,女儿撅着嘴告诉袁梁,妈妈带着她又走错地方了。马晓荷说,我们进入长风公园,玩了一上午,出来的时候不是从进去的门出来的,是从另外一个门出来的,她就晕头转向了,就顺着长风公园外边的马路走了很长时间,终于找到公交车了,上去车乘了几站感觉不对,问乘务员,人家说是反向反了。于是,娘俩下来,到马路对面乘车,这一次到普川新村下车后没有转向,下车就进小区了。马晓荷说,奶奶的,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丢一次人还不算完,接着又来一次。

连续玩了几天,周三就没有出去,娘俩就呆在房间玩、看电视,少不了女儿又到健身广场去玩。袁梁下班回去,马晓荷说女儿带回家一个很漂亮的上海小姑娘,是这个小区的,在健身广场认识的,小姑娘中午还陪着点点一起吃饭呢,小姑娘没有回自己的家吃饭,很乖很懂礼貌的一个小姑娘。

又到周六,袁梁这次带着娘俩去往浦江一日游,忙忙活活一天,三口人都晒得够呛。

周日一大早,钱琛就打来电话,邀请三口人去钱琛家做客。袁梁只好带着娘俩过去,两家六口人,去往莲花超市转,就在超市周边的饭店吃午饭,吃过饭就返程了。

回到家,马晓荷对袁梁说,她看着蔡清清说不出的感觉,让袁梁不要去人家家里,看那女人很强势很霸道,脸上有戾气,对钱琛咋咋呼呼的。袁梁说,蔡清清就是那样的人,西北高坡来的人,嗓门就是大。

住了半个月,娘俩就是玩就是吃,天天无忧无虑。袁梁就在公司问白怡青上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有什么好吃的。

娘俩要回去了,袁梁提前买好了卧铺票。一说要回去,女儿也就不开心。还是夜间的火车,袁梁把娘俩送上火车,安顿好,依依不舍再见。

袁梁乘公交车回去,脑子里老是女儿拍打着火车车窗和袁梁再见的情景。袁梁回到家,打开房间,看着房间的一切,到处都是娘俩的身影、娘俩的痕迹,终于忍不住眼眶湿润了。

上班了,中午饭后白怡青打趣道:“看你无精打采的样子,老婆带着囡囡走了?一看你的脸上就不一样。”袁梁说:“昨天晚上回去了,我这心里空落落的,无处安放。”白怡青笑了:“你也是苏北好男人,都说上海男人好,上海男人顾家,你也不比上海男人差,是个好老公、好爸爸。”梁说:“就是再好也缩短不了这时空的距离,我这背井离乡还无所谓,一想到她娘俩在家我就心痛。”白怡青绷嘴看着袁梁,心中不觉感叹,这真是个好男人。

翠河天地项目进展缓慢,主要还是在拆迁上,而张荣作为前期部经理,几乎天天跑出去,经常到拆迁办。

一天,正是上班时间,张荣凑近了袁梁:“走,跟我去瞿溪街看看,别老坐着。”

瞿溪街是项目中间的一条小马路,马路西边是曾经的国棉厂,早已经拆迁完毕,并在地块的西北角建起了易初莲花超市。小马路的东边、南边全是密集的老居民区,全是两三层的旧房子,这里是最难拆迁的。

袁梁跟着张荣来到拆迁办,拆迁办在瞿溪街的一座学校里,学校是公立的,当然好拆迁,早已经人去楼空。曾经的学校办公楼当成了拆迁办的办公室,张荣领着袁梁来到了另外一座教学楼上,整个的三层楼乱七八糟地也早已搬迁完毕,全是房门大开的空空的教室。

张荣说,这里将会最后扒掉,因为区教育局还没有同意学校的建筑方案,他给拆迁办说一下,袁梁可以到这里住,这样就可以每月省下租房子的费用,也不要每天乘公交车了。袁梁大喜过望。

张荣领着袁梁,来到拆迁办。拆迁办公室乱七八糟,全是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女,看样子就有不少是混街面的。张荣说,拆迁办的人许多是下岗的,有些是领导的亲戚,什么来路的都有。

拆迁办主任姓高,是一位高大的满脸胡须的中年男人,嗓门奇大,满身的烟草味。张荣给他介绍袁梁,说让袁梁在前面的教学楼上住,高主任没有一丝犹豫,就说到:“自噶人,小意思了,随便住,看好哪个房间就住哪个。”

袁梁说着谢谢,就和张荣来到教学楼的二楼,看好了靠着西面的一间教室。袁梁和张荣又回到拆迁办,告诉高主任已经看好的房间,就是二楼西头的教室。

袁梁出去,从门口的小超市买了一把锁,把教室门锁上。下午下班,袁梁来到房间,把房间打扫、拖地,收拾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