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铁之秋 > 第13章 当仁不让-我们是这里的主人(9)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章 当仁不让-我们是这里的主人(9)

袁梁疾步走到生产处,生产处长夏爱祥正和谁大声打着电话,袁梁只有等待,在他身边来回走着。

“几年都没干过这样急的活了,你看看我的嘴,上火上得都起泡了。”袁梁还未说话,夏爱祥撂下电话就是一通抱怨。除了这批货以外,其它的产品也要正常进行生产安排,所有的分厂、车间一千多人,生产处管的摊子太大了,不上火就是超人了。

袁梁把从出口处随手扯过来的销售计划单,铺在夏爱祥的桌上,刷刷几笔,潦草而就,递给了他。

“什么,改成柴油机传动,把电机轮全部拿出来?”夏爱祥的眼瞪得溜圆。袁梁立马接到:“是的,不给他们发电机轮了,全部拿出来,一个电机轮150元,一千个能省十多万块啊。”

不再有丝毫的犹豫,夏爱祥几笔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一把抽出其中的一张,对着袁梁挥挥:“走,一起去五分厂装配车间。”刚要出去,又拨通了电话:“葛成龙吗,你马上组织三十个人,到装配车间找我,立刻、马上。”

五分厂装配车间外,摆满了待封箱的成品;装配车间内,平日里宽敞空旷的厂房,今天到处是组装件、零件,即使是白天,车间里也是灯光全开,刚从烤漆房出炉的钣金件正由喷漆班班长谷明亮带领着转运至刚刚又划定的车间门口的一个装配区,因此,一进入车间就感觉到热浪翻滚。

车间中间的过道上,分管质量的副总徐永华、质检处处长刘凯、副总兼四分厂厂长田县安、装配质检员田师傅正聚在一起。

车间里,钢铁撞击的声音此起彼伏,三百多人在近五千平米的车间里鏖战正酣。田县安正扯着嗓子说着什么,最后的决战就在装配车间,全部的压力也到了田县安的肩上,他的两眼已经通红。

夏爱祥一步抢上前去:“田副总,马上更改作业,把成品库门前的箱子拆开,把所有的电动轮拿出来。”田县安草草掠了一眼生产计划更改单,长吐了一口粗气:“早干嘛去了,这都到什么时候了?我这车间都连续一周加班到凌晨了,今天明天就是通宵也不可能完成任务,你这还来更改!”徐永华斜了一眼,鼻子习惯地吭了一声:“谁不跟着加班啊?换件吧。”他接着转向田师傅:“你跟一下。”夏爱祥说:“我已经通知六分厂葛成龙,马上过来三十人协助拆箱、取件、包装。”

夏爱祥没有再说话,没有再解释,他心里明白,在这种情况下,情绪、埋怨也是免不了的,但一机厂浓重的纪律观念、上下级以及职能部门的服从意识、全厂上下一切服务于业务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员工的心中,因此,四分厂装配车间唯一的选择就是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田县安转过身去,朝向车间北跨而去,手中高高扬起生产计划更改单,嘴里大声喊着:“打磨班全体都有,楚岚岚带队,风机班全体都有,朱雪梅带队,全都到成品库去拆箱、拿件;刘云花跑步去技术科,更改装箱清单。”

袁梁和夏爱祥转回身,走出车间。远远地看见程远方举着手,一边跑一边喊:“阿根廷,oK。”程远方来到面前:“夏处长,快通知车间更改啊。”夏爱祥脚步未停:“已经在更改了。”身后,大张着嘴的程远方许久没回过味来:“怎么就改了呢?这节奏也太快了吧。”

袁梁和夏爱祥来到机工车间,厂里的锅炉房送暖正猛,厂房内浓厚的机油味被热气裹挟着扑面而来,二百余台机器设备运转轰鸣正紧。

熟门熟路,两人来到20tG专机旁,正在加工操作的是杨美丽老师,杨老师抬眼瞄了一下,继续低头操作。正常生产时,这台设备一直是陈文武老师操作,为了加工这批产品,机工车间抽调了技术水平最高的杨美丽老师过来,在这一个多月里,杨老师、陈老师两人轮番日夜值班,只在机器保养、维修时才能歇息。

工件飞转,车刀切削工件发出吱吱的响声,在床灯的聚光下,缕缕白烟飘起。杨老师俯身操作,全神贯注,退刀的手轮转得飞快。一副干净的套袖,长发掠进工作帽下,只有几根长发飘荡在帽檐下,在灯光的映照下,发散着些微的光芒。

二分厂厂长高晓华、汪恒善正站在车床侧面,没想到的是范文章也在这里。范文章戴着手套,在往142轴上刷着防锈油,他身旁的货架上,是一排塑料袋封装好的142轴。142轴除了主机外,还要随机带走一副,杨老师正在加工的就是轴的最后一道工序。看见袁梁、夏爱祥,范文章说:“我过来帮会忙,一会就走。”

真是哪里都有范文章啊,他在一机厂干了近三十年了,他熟悉每一个产品,熟悉每一个车间、设备、工序,全厂一千多人几乎他都认识,他谈起工厂的历史滔滔不绝,他的俱往矣的故事总会被他翻来覆去地演义。想起来,每一个车间,或者大后勤,似乎总有这样的老人,他们把工厂看作自己的家,看作自己的一切,明明是分外之事也来掺和掺和。看来,对142轴的加工、20tG专机、当前的生产状况,范文章能想到的都不比生产处长差啊。

杨老师伸伸腰,说:“徐有才转了一圈,刚回办公室去了。这两天的加工还算顺利,就还有这些了。”

徐有才部队里修了几年大炮,几年的维修下来,自己又喜欢学习、摸索,隐隐然已经成为设备处的首席。如果说20tG专机是杨老师、陈老师轮班操作,而为了伺候这台老爷车,防备它时不时地抽风停摆,徐有才俨俨然枕戈待旦,已经一个多月都没怎么休息了。他最常说的是:“老山轮战的时候,我是什么样子,就现在这点活算啥。”

夏爱祥约略看看待加工件,对杨老师说:“还是最后的那一刀,保证公差。”范文章抢先说到:“这批活的质量没得说。只要床子保持这个状态,差不多还能提前完成。”高晓华附和到:“主机上的轴都没有问题了,这加工的是附件,再有一个班的加工量吧。”

看来,最令人担心的环节将迎刃而解,大功将成。袁梁和夏爱祥转往包装现场,高晓华也跟在身后。

下午四点多,已经有货柜车进厂。杜总借来的集装箱装台已经就位,借来的两台铲车并排停放,等待着指令。见到袁梁过来,杜文艺迎着他说:“四台铲车根本忙不过来,我又从外面调来了两台,这样就没问题了。”袁梁大声喊着:“谢谢杜总,有你在肯定没问题。”杜文艺大声问着:“你们任处长呢?怎么没看见他。”袁梁没有搭腔,几步跨上集装箱装台,高高地站在那里,跺跺脚,周围看看。一刹那,袁梁感到自己很威风,自己和这里的人都是脚下这片土地的主人。

这时,还算是温和的白天,突然间却北风怒号,一阵阵地吹着号子掠过,打着旋地飞转。寒风凛冽,打在厂区道路上行走或作业的人的脸上,如刀割般刺疼。

厂区的主干道上早早地亮起了路灯,几个车间更是灯火辉煌。下雪了,但寒风未减,寒风裹挟着雪粒狠狠地撒在人的脸上。下的不是雪花,是雪粒,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大大的雪粒,坚硬、冰冷。

孔祥伟、程远方顶风冒雪指挥着装车,万家民、扈立平也跟着吆喝。厂里的两辆车和借来的另外两辆车,把产品箱从车间倒出来,纺纱厂的铲车呜呜叫着爬上货架,高高地堆向货柜。铲车轰轰地鸣叫声,铲车发动机冒出的一簇簇黑烟,几个人大声地吆喝着,构成了现场紧张、奇异的画面。即使是迎着风雪,孔祥伟的头上隐隐冒着热气,身上的外套已经脱下,只穿着毛衣指挥着。

陈达指挥着包装箱的包装,销售处的大闵、忠华往一个个包装箱喷着唛头漆。装配车间里,杜忠生还在穿梭着。

渐渐地,不知在何时,风停了,雪还在下,但不是雪粒,飘飘荡荡地飞舞着雪花,大片如鹅毛,落在人的脸上,一湿就是一大片。已经连续几个小时没有喝水了,舔片雪花,甜丝丝的。

范文章和唐汉平来了,两个人抬着一大筐的冒着热气的馒头,有人摇摇头不吃继续干活,有人拿起来狼吞虎咽,垫巴几口。

厂区的路灯,把人影、车影、物影拉长又缩短,再拉长,循环往复,不知疲倦,似乎是和这个场地上忙碌的人们在较着劲。灯罩下,光栅弥漫,黄黄的灯影下,雪花飘落,让人似乎感觉不再那么寒冷了。

终于,雪停了。喧闹了很久的厂区慢慢平静下来,只有装车场的铲车还在单调地闷叫着。车间的灯光渐次熄灭,不断有疲惫的身影走出来。这时,已经算是凌晨,是天亮前最黑暗的时刻。

终于,六辆铲车都不再轰闹,静静地趴在那里,似乎是倦意袭来,睡着了一般。

孔祥伟铅封完最后一个货柜车,货柜车大灯全开,打着双闪,缓缓驶出厂区,驶向门外,驶向大路。

出口处的人站在工厂大门外,静静地看着最后的这辆货柜车。货柜车似乎在渐渐适应路面,它在加速,它跑得越来越快了,它在宽阔的马路上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它身后的马路上,下了一夜的雪,零落成泥碾做冰,两条白色的车辙伸向远方,伸向天际,而东边的天际白茫茫一片,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天就要亮了。

杜文艺、周晓、田县安、夏爱祥、刘凯,他们都站在办公楼的前面,不知道他们是一夜未休,还是早早到厂。

偌大的厂区,灰蒙蒙一片,只有厂食堂灯光浮现,热气蒸腾。食堂里唐汉平他们为了供应加班餐,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供饭,整个晚上都在忙碌着。现在,他们还要为上班的人准备早餐。

新的一天开始了。

中午下班,徐有才从食堂买了馒头,急匆匆走了。门口保卫处的随红军说,徐有才真给他们复员军人长脸了。

前几天,徐有才去临州,领回一个四五岁的女孩儿。这女孩是徐有才的战友黄光荣的女儿。黄光荣营长转业以后,在他的老家临州政府部门工作,但前年的时候因病去世,留下了年迈的父母、妻子、女儿,女儿才刚刚两岁多。黄光荣死的时候,徐有才还和几个战友去临州悼念。黄光荣的父母年老多病,他的妻子在农村老家种着几亩山地、养着孩子。那女人守了两年之后,跟着一个福城来的男人跑了,而且跑到了国外,从那再也没有音信。徐有才的战友再去看孩子时,发现孩子衣着褴褛、面黄肌瘦、营养不良。战友们又凑了点钱,送了过去,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呀。老两口自顾不暇,也不能抚养孩子了。徐友才去了以后,就和两个老人家商议,又和战友们商量,自己就去政府部门,办了领养手续,他就把女孩接到了自己的家里,女孩改名叫徐静,自己家的男孩叫徐宁。

自从徐静来家里后,徐有才好像转了性,晚上也很少出去打牌了,几乎天天在家看孩子,下了班就回家,买菜做饭。才四岁多的女孩子徐静,也是乖巧的很,每天帮着李盈盈照看着刚刚出生的小弟弟。徐有才和李盈盈也不吵架斗嘴了,两个人和和睦睦地过日子。四口人就徐有才一个人挣钱,日子过的是紧巴了点,好在有政府部门每月给徐静的抚恤金,徐有才的父母也经常过来,帮着照看两个孩子,两个老人家也承诺,每月给徐静多少钱。两个老人家也被自己家的孩子徐有才、李盈盈的义举感动了。

徐有才曾说,在前线的时候,黄光荣救了他一把。越南特工来偷袭,他们炮兵是重点偷袭目标。一天晚上,他们正准备休息,黄光荣见营地里来了两个陌生人,虽然穿着我军的军装,就大声喊着口令。那两个人一下就端起了枪,对着我们的人扫射。王光荣一把就把徐有才推倒在地上。王光荣在地上一个翻滚,还大声喊着。有旁边的战友,一梭子打出去就击毙了那两个要逃跑的人。徐有才说,是他当时的排长,黄光荣排长救了他,不然他也埋在麻栗坡了,他一辈子都忘不了黄光荣。黄光荣虽然去世了,但给他留下一个女儿,这女儿就是亲生的,李盈盈也是视为己出,把徐静当做自己的亲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