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人纷纷回头去看,就见梁氏牵着田妞,向安拉着杏儿,站在人群后方。

然后人群便自觉给他们让出了一条路。

向梨儿看到前方那几人,顿时双眼发亮,“田妞姐,杏儿姐,你们要报名吗?”

田妞和杏儿从来没有被这么多人注视过,不免有些慌乱。

但看到向枣儿两姐妹后,心中不自觉稳了稳,双双点头。

于是,梁氏拉着田妞上前,向安拉着杏儿跟在后面。

“梨儿,我给田妞报名读书。”梁氏笑呵呵道:“我想让她像你们姐妹一样,读书识字。不为别的,只希望她往后嫁人不靠公婆能自食其力,也能有其他路可选。”

“嗯嗯,好的,梁伯娘,我这就记下。”向梨儿超级高兴,忙将田妞的名字写在名册上。

而后,向安也不甘示弱,拉着杏儿上前,笑道:“梨儿,杏儿也报名。”

“好的,二哥。”

这声二哥,可把向安激动坏了。

心道:听听,听听,梨儿喊她二哥了,不是往日那声「安哥」,哈哈哈哈。

他赶忙看向一旁的向枣儿,生怕她不同意。

此刻,向枣儿正满面含笑地看着他,跟着脆声开口,“二哥。”

向安已经不知道怎么表达此刻的激动,竟红了眼眶,忙应声,“哎哎哎。”

只有两个女娃报名,还是远远不够的。

“各位叔伯婶娘,你们不想让女娃读书,是不是担心家里的活没人干?”向枣儿走至人群前,继续道:“可你们再想想,是家里的活重要,还是以后孩子的将来重要。就算嫁人,谁家不愿意娶个识字会算数的媳妇。往后说不定能多多帮扶家中兄弟姐妹,你们说是不是?”

“看看我家梨儿和桃儿,她们一个八岁一个四岁,识字能算数。难道你们不羡慕吗?”人群中开始窃窃私语,她再接再厉,“往后逢年过节,出去走亲戚,家里女娃识文断字,说出去多长脸,这亲戚六家的不得羡慕死。”

终于有人忍不住诱惑出声:“对,枣儿说的对。我家三丫要读书。”

“我家虎妞也要读书。”

“还有我家的。”

“......”

众人生怕落人一步,便被比了下去。

人太多,向梨儿一时有些手忙脚乱,高声喊道:“排队,排好队,一个一个来。”

接着,向枣儿便又宣布另一个消息,“家里想认字的便都来报名,不限年龄。”

“不限年龄?枣儿,那我也能来吗?”梁氏大喇喇的问道。

“梁嫂子,你都多大了,还想读书考功名吗?哈哈哈哈。”有人出声嘲笑。

“去,去。”梁氏轰走那人,“我就想认个字怎么了?”

接着转向枣儿,认真问道:“枣儿,我能来吗?”

向枣儿还真没想到她是认真的,她还怪有觉悟的,高兴道:“能,只要你愿意学,便来吧。”

“好好好。”梁氏这下高兴了,还真就报了名。

而其他人则嗤笑出声,甚至还阴阳了几句。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听到村塾传来朗朗读书声,正在地里劳作的农人纷纷抬头擦了把汗,脸上皆是笑意。

而赵俊才正是在这朗朗读书声中进了荷花村。

自上次在县城遇见向枣儿几人,他想起过往种种,夜不能寐。

半月已过,最终他还是败给了自己。

向枣儿说的对,他到底是不甘心。

不甘心自己苦读多年,竟如此惨淡收场。

不甘心父母带着遗憾故去。

于是,他悄悄回到荷花村,来到了村塾。

而他惊异地发现原本忐忑不安的心在听到学堂内传来的读书声后,竟奇异地安定下来。

“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听着稚嫩的读书声,曾几何时,他也如这群稚子般,每日勤学苦读。

“人刚出生时,禀性是善良的,天性也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和接受教导不同,彼此的习性才有了很大的差别......”

正当回忆过往时,一道女童的声音将他的思绪打乱。

女童声音清脆明亮,句意表达清楚明了,让人听在心里很是舒服。

赵俊才不由好奇,透过窗户朝屋内看去,只见站在前面讲学的竟是一个八九岁的女童。

这时,有个和她差不多年岁的男娃站起来,问道:“夫子,是不是说咱们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但后来咱们在不同的地方,学不同的东西,所以就不一样了,对吗?”

“对,黑娃说的对,太聪明了。”向梨儿夸奖。

男娃被夸奖,有些不好意思,脸蛋红红的,道:“夫子,我有大名了,叫薛琦。我阿娘请枣儿姐姐给我起的,她说曾经有个状元也叫这名。”

“嗯。”向梨儿点头,“那你以后要好好读书,长大了考状元。”

见他们说的起劲儿,好像这当状元是件很容易的事般。

赵俊才不由失笑,笑声传进屋内,立即引起了众学子的注意。

向梨儿循声望去,在看到来人后,立即惊喜喊道:“俊才叔。”

见自己暴露,赵俊才也不扭捏,直接进了屋,问道:“你是来福家的二丫头。”

“是,我叫向梨儿。”

“嗯,你读过书?”

“没上过学堂,是跟着大姐学的。”

“不错,不错。她将你教的很好。”

晌午,学堂放学,赵俊才便跟着向梨儿回了向家小院。

正巧碰到从地里干活回来的向枣儿。

“俊才叔。您回来了。”向枣儿笑着和他打招呼。

今日赵俊才穿了一件洗的发白的长袍,头发梳得整齐,再没了之前的潦倒。

赵俊才觉得稀奇,她这语气好似笃定他一定会回来般,便问道:“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回来?”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您一定不会不管荷花村。”

“哦,为什么?”

“因为有些东西刻在骨血里,是割舍不下的。”向枣儿将锄头放在一边,又道:“当日在寻味酒肆,您面对嘲讽仍面不改色。可当您知道咱们来自荷花村时,却动容了。我不知该怎么形容,也许是无奈,怀念,愧疚,我猜更多是不甘吧。”

赵俊才实在想不到,她小小年纪竟能将人心看的这般透彻。

他低低笑了一声,“呵......你说的没错,到底是不甘心啊。不甘心寒窗苦读数十载,竟背上如此骂名;不甘心爹娘数年如一日的付出,皆付之东流;不甘心农家学子低人一等,处处受人排挤掣肘......太多的不甘心了......唉......”

“既有不甘,那便不要放弃。谁说乡野就一定出不了金凤凰。”她声音里充满诱惑和鼓励,“咱们争一争又何妨。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