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湖畔诗人 > 第62章 坦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周,星期刚从书馆借了书出来,就晃悠到店里,跟华他们碰头,大伙凑一块儿唠唠嗑。往常呢,多数时候也就是扯扯学业上的事儿,无外乎今儿个老师又布置了啥难题,谁谁又在考试里栽了跟头之类的。

可这周,却像是被命运的手拨弄了一下,注定不一般呐。三人围坐一块儿,你一言我一语,竟唠到了毕业之后的规划上头。虽说都是些半大孩子,对未来到底要干啥,心里都没个准谱儿,可一聊起来,那股子热乎劲儿就上来了。

树晃着脑袋,嘴角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开始大谈特谈起来:“以后啊,我铁定得站在领奖台上风光风光,到时候我可得可劲儿凡尔赛,给台下那帮家伙猛灌心灵鸡汤,把他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说得那叫一个眉飞色舞,把星期逗得前仰后合,直拍大腿。树呢,还是那副吊儿郎当、满不在乎的模样,也不知他是真这么想,就图个乐子,还是想显摆显摆自己那所谓的幽默。眼瞅着如今,树和星期在时光的揉搓下,交集越来越多,多到都快分不清彼此的轮廓了。至于当不当对方朋友这档子事儿,反倒像被风一吹就散的轻烟,没了计较的价值。这让星期不禁想起早些时候的自己,心心念念着寻个灵魂伴侣,现在想来,只觉尴尬得脚趾都能抠出三室一厅了。不知从啥时候起,星期开始厌烦一本正经地掰扯未来、畅谈梦想,在他看来,梦想就像那天边的云霞,看着美,可离得太远,远到他都没了追逐的劲儿,觉着没啥是非做不可的。

星期打小儿就常被口腔溃疡纠缠,那玩意儿跟个不定时炸弹似的,毫无征兆就爆开了。每次疼得他龇牙咧嘴,可他大多时候都懒得去瞅医生,就硬扛着,寻思忍忍也就过去了。他操着一口带着家乡味儿、有点变形的口音,打开了话匣子,谈起对未来的看法:“我啊,一直搁心里琢磨,我到底追寻个啥呢?眼瞅着都高二了,我这人吧,干啥都没长性,对每天按部就班的日子倒挺知足。(说着,星期习惯性地责备了自己一句)有时候,稀里糊涂一抬头,嘿,太阳都西沉了,一天又没了。不过偶尔呢,我又跟打了鸡血似的,能一股脑儿把事儿给办完……”

不知不觉,三年的青葱岁月,就跟手指缝里的沙子似的,悄没声儿地溜走了。星期感觉自己像是记了些啥,可细究起来,又觉着只是些模模糊糊的印象,就像午后打个盹儿醒来,人是精神了,可脑袋里那点思绪,飘飘忽忽的。走在大街上,他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直发懵:我追求的到底是啥玩意儿?学习这事儿,到底图个啥呢?

这日子过得好好的,突然就像被人按了暂停键,星期卡在这儿,死活找不着答案。他心里门儿清,这答案,旁人给不了,只能自己个儿慢慢摸索。他又闷声闷气地嘟囔了一句:“我都不知道,今儿个的我和未来能挂上多大钩,到最后能得着啥。”

说完,星期就跟被抽了魂儿似的,再次陷入沉默。对面的人也像是被他这股子消沉劲儿给传染了,半天都没吭一声。

良久,华清了清嗓子,打破了僵局:“我这会儿对未来的规划吧,是想考进一所大学,最好是医学方面的,往后能到医院谋个差事。” 华发言的时候,那气场就跟上台领奖的主儿似的,昂首挺胸,自信满满,对未来的路看得明明白白。她一字一顿,每个字都咬得格外清晰,旁人听了,保不准得寻思这姑娘有点装,在凡尔赛呢。可星期瞧在眼里,心里头满是羡慕。华可不管别人咋看她,就像她这番话,纯粹是说给自己个儿听的,正经得让人觉着有点可爱的 “轴” 劲儿。

这周学校大发慈悲,放了个小假。三人吃饱喝足,一拍即合,决定去江边溜达溜达,顺便玩个痛快。

夜色像块黑绸子,轻轻裹着他们,仨人就这么晃晃悠悠地朝着江边走去,走着走着,还能瞅见天边时不时炸开的烟花,绚烂得有点不真实。到了一片刚犁过的地儿,在西南这块地儿,这么大片平整的地可不多见。他们童心大发,索性在这儿放起了烟花。

寂静的夜里,终于有人打破了这份沉默。星期只觉喉咙像被啥东西哽住了,可心里那股倾诉的欲望却如潮水般汹涌。他们扯着嗓子,合唱了一首歌,不是那首耳熟能详的《夜空中最亮的星》,而是一首英文歌,歌名早忘到九霄云外了,只记得在网上火过一阵子,就记得高潮那几句,一遍又一遍地唱着,声音越来越响亮,像是要把心里的憋屈、迷茫都给吼出来。

星期都不知道自己抽了啥风,从小到大,他就跟个闷葫芦似的,极少主动袒露心声,年纪越大,嘴就跟被上了锁似的,越难撬开。这会儿,他磕磕巴巴,用零碎得像拼图碎片似的话语,拼凑出几句含糊不清的想法,果不其然,招来树的一阵嘲笑。笑完之后,树像是被啥触动了,也开了口,语调平淡,却像在人心里扔了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

“我记得有一回,我爸跟我妈闹掰了,我爸扯着嗓子喊‘老子跟你离了婚,照样过得潇洒!’他那眼睛红得跟兔子似的,几步上前,‘咚’的一拳就砸在我妈身上。我妈背对着他,我当时就疯了,哭着喊着要冲过去打他,可我力气太小,我妈死死护着我,我怎么都过不去,我爸就那么瞪着我,那眼神,跟要吃人似的,我吓得腿都软了,只想往墙角缩……”

树顿了顿,像是要把那些痛苦的回忆咽下去,接着说:“更小的时候,我妈根本打不过我爸,手上、头上常常带着伤。我和姐姐吓得尖叫,冲上去想推开他,可他反手就把我姐摁倒了。没办法,我和姐姐只能跑去大伯家搬救兵。我心急如焚,扯着舅妈的衣角,哭得话都说不利索,拖着她往家赶……”

“后来,我妈去舅家住了,我想跟妈一起,我爸不让,把我抱回家。我哭得稀里哗啦,边哭边打他,他就给我买玩具、买新衣服,我那时候小,不懂事,就把妈给忘了……”

“我们家养过一条小狗,黑白相间的,可爱极了。每天我放学回家,它就跟个小炮弹似的扑上来。我要是在外面受了委屈,就抱着它跑到鸡窝里哭,我和姐姐都疼它,叫它‘怕怕’,每天还会把学校吃剩的饭省下来喂它。我脸皮薄,不好意思跟同学要,可一想到怕怕饿着,还是硬着头皮去问。要是有肉,我自己馋得直咽口水,也会给它留着……”

“有一回,我爸开三轮,不小心把狗腿压断了,我和姐姐哭得惊天动地,我爸却跟没事儿人似的,一踩油门,‘轰’的一声就跑了。我们把可怜的狗抱进屋,可那时候小,啥都不懂,不知道咋处理。等我妈下班,我爸回来,二话不说,把狗赶了出去。再后来,狗就瘸了,一瘸一拐地在外面晃悠,我心疼得要命。有一天,我和姐姐带着吃剩的饭菜回家找它,可找遍了都不见踪影。最后发现,它被车压死了。我当时脑袋‘嗡’的一声,死活不信它是意外,就认定是有人害死的,那是我第一次直面死亡,哭得差点背过气去,我和姐姐守在它旁边,它耳朵还立着,就跟睡着了似的……”

“我静静地看着它,想起在鸡窝里跟它说的那些悄悄话,滴在它皮毛上的眼泪,它带给我的那些快乐,我那时候太小,连给它念段悼词的本事都没有。当时我就发誓,等我长大了,一定得给它查明真凶,现在想想,真是中二得很……”

“我爸回来后,我跟他说了小狗的死讯,他啥都没说,拿了把铁铲,把狗铲起来就扔到河里了,还把我们给狗带的食物也扔了下去,看着它被河水冲走,我心里空落落的……”

树讲完了,可他没提自己从小就爱哭,夜里常常在枕头上哭湿一大片;没说自己以前有多怯懦,在人群里连大气都不敢出;更没讲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是怎么被痛苦啃噬,觉得自己那些想法中二又可笑,也没说后来是怎么熬过那段日子的,现在回头看,只觉着过去的事儿像雾里看花,模模糊糊,久远得都快记不清了。

他曾经不知哪根筋搭错了,觉着自己满肚子故事,饱经沧桑,还为自己能挺过来暗自骄傲。可后来再一琢磨,才发现自己可能压根儿就没从那团阴影里走出来,信任碎了一地,以至于后来都不愿再触碰那段回忆。

周围安静得只能听见树压抑着情绪的、深深浅浅的呼吸声。静默中,他们像是被夜的手推着,终于决定离开。

星期听完,心里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深信自己绝不是最惨的那个。他瞅了瞅树,树脸上挂着笑,可那笑哪是什么倾诉后的畅快,分明是一种防备,就像在等着星期和华要是嘲笑他,就立马用这笑把自己武装起来。

星期暗自思忖,这世界有时候真挺操蛋的,不合理得让人想骂娘,可他也清楚,自己没啥改天换日的能耐,满心都是无力感。对未来是这样,对当下也是如此。星期回到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跟姐姐吵了一架。姐姐指着他的鼻子骂,说他太幼稚,一天到晚装得很牛气,在家还这么不懂事。星期张了张嘴,最后还是选择把话咽了回去,继续沉默。

后来,星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了好多事儿,他觉着好多人都不懂他,至于树和华,他也没底,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懂。

那场看似掏心掏肺的对话,就像投入湖面的小石子,看似激起了几圈涟漪,实则啥都没改变。现实还是那么冷冰冰的,让人无力招架,星期依旧没找到自己的理想,还是不愿意倾诉。他深知,每个人都跟个陀螺似的,忙得脚不沾地,各自揣着一肚子的伤,有些事儿,只能自己个儿慢慢消化。不过,这场对话也让他多了些理性思考,每次思考的时候,嘴里的溃疡就跟故意捣乱似的,疼得更厉害了,可也只有这钻心的疼,能让他觉着自己还在思考。

他想了一箩筐的事儿,最后还真得出了些结论。这里头有个漫长的过程,得好好唠唠。

起初,他像个拾荒者似的,把过往遇到的人、经历的事儿,一件一件从记忆的角落里翻出来,想到毕业的时候,和同学们分别那哭得稀里哗啦的场景,想到一起度过的那些或荒唐、或美好的时光,想到岁月匆匆,如白驹过隙,心里就觉着堵得慌,满是对时光流逝的不甘,还有那些如影随形的回忆。

他写《红字》的读后感,对罗杰?奇林沃思那个偏执的绅士有了深深的共鸣。在罗杰的信仰里,“如果海丝特早一点得到比我更好的爱、他(牧师)就不会犯罪,有鉴于海丝特…… 美好的品质遭到摒弃,他怜悯海丝特。”“难道海丝特如此厌恶他,没有了他会心笑过。他可怜海丝特也憎恶她玷污。他的爱,他最后,留给她们遗产,终于欣赏了他们。” 星期从罗杰的复杂情感里,看到了人性的幽深,像是在黑暗的洞穴里摸索,摸到了一丝带着温度的真相。

他写《牛虻》的读后感,觉着爱这玩意儿,有时候就得带着血色,得有牺牲才行。牛虻为了一个答案,对过去的艰苦绝口不提。蒙塔内利那句 “这是以血为代价”,像重锤一样敲在他心上。他不禁寻思,在这场爱的献祭里,到底都贡献了啥呢?

他开始尝试描述自己眼中的爱,觉着只有因爱生恨,爱与恨就像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爱人的时候幸福,被爱也是幸福的,可这爱里,又常常藏着背叛的暗箭。他想到那些所谓高贵的人,觉着他们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欲望,可一涉及到人性的根本,在爱与性的纠葛里,又总能瞅见霸权的影子。读了《第二性》后,他更觉得这世间的一切,从性别开始,就透着不平等。他从社会的层面去剖析资本,发现利益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人都困在里头。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 “精细”,人与人之间,圈子不同,隔阂也就越来越深。他接着研究霸权,最后得出个无奈的结论:谁都没错,就连学校,也不过是在按照既定的规则同化学生罢了。他心里明白,人口基数大,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事儿看似不合理,实则是无奈之下的最优解,可这过程里产生的苦痛,到底该谁来买单呢?一想到生命中的恶,欲望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坠落,把人拖入深渊,他就满心无力,觉着自己根本无力改变这一切。读《罪与罚》的时候,他更是陷入了对天理的深深思索,这世上,真的存在一个能评判一切的天理吗?

读《平凡的世界》,他像是被一道光照亮,明白了平凡不是平淡无奇、碌碌无为,而是在平实的日子里,坚守自己的本心。他反观自己,觉着自己就像在时代洪流里漂浮的一片叶子,看似稳定,实则孤独,在现实的狂风巨浪里,有多少人的梦想、信念,都粉碎在了道德的战场上,他给不出答案,每次在理想与现实的交锋里,他都显得被动又无力。他记下了许多人,也论下了许多事,像是个孤独的史官,记录着自己内心的历史。

终于,他写下《飘》的读后感,像是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曙光,明白了过去的事儿,就像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可未来,还攥在自己手里,能靠努力去改变。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成长,或许就是要有勇气背弃过去的包袱。

他研究苏轼,看苏轼面对人生起伏的豁达心态,学着苏轼在困境中 “逝者无尽” 的洒脱,告诉自己,岁月就像个调皮的孩子,跑得飞快,既然追不上,那就放松心态,随它去吧。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这一切,就像一场漫长的修行,那些死去的回忆、曾经的迷茫,突然就像被一根线串起来了,让他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

偶尔,星期也会望着夜空发呆,想着在浩瀚的宇宙、漫长的人生面前,自己这点事儿,还真有点微不足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