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妙法莲华经 > 第118章 第118集《妙法莲华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8章 第118集《妙法莲华经》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八十一面。我们这一科讲到如来分别果位的功德。

果位的功德,是说诸菩萨听了前面的<如来寿量品>所得到的功德。在<如来寿量品>,佛陀把他的本地风光,所谓的法身常住、三世益物,这个圆满的佛陀超越无量时空的功德讲出来,讲出来以后对这些久修菩萨有很大的加持力。我们一天到晚在外面攀缘的人,看到佛菩萨的功德就没有那么大的加持力,但是对一个经常深入观照一念心性的人来说,那是很大的加持力。因为一念心性是通于凡夫法界,通于圣法界,也通于佛法界,只是他开显的程度不同。就像一个人不断地在挖金矿,他在挖的当中突然看到,欸,已经成功的人挖到金矿底部的时候,他得到这么好的摩尼宝珠!同一个金矿,同一个位置,他看到他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时候,对他的这种加持力是很大的。

所以,蕅益大师说,“本门得道如此之多,一切诸经皆所不及”。就是说,听闻<如来寿量品>佛陀开近显远讲到本门功德以后,很多人得到激励而成就了,而这么多功德“一切诸经皆所不及”。

但是,蕅益大师又强调一点,虽然成就这么多,但是这是怎么成就的呢?蕅益大师讲一个譬喻,譬如田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他们的成就也不完全就是听闻这一块成就的。就像一个种田的人,他春天要先播种,到了夏天温度比较高了,欸,这个苗就慢慢地成长,到秋天就可以收割,到了冬天才能够真实地收到仓库去。所以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些听闻<如来寿量品>能够马上成就相似位乃至于法身的菩萨,他们是长时间的理观事修的积累。也不是说你一个生死凡听到<如来寿量品>就有这么多功德,不是的。他们基本上已经有长时间的理观事修。

就好像六祖大师一样,六祖大师他一个凡夫,他去送柴火给人家,那一户人家在诵《金刚经》,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当下开悟。但是如果我们把六祖大师过去的本门的因缘打开,那他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他今生示现是一个六祖大师,他的本地风光不可思议,他长时间的积累。就是,他过去已经吃了九碗饭了,我们都没看到,他最后那一碗饭就是听到了<如来寿量品>。

所以,蕅益大师意思就是说,我们也不能执理废事,有一些基本的事修的因缘也是慢慢积累的。所以这个地方讲到,这个圆会三乘入于一乘,前面的三乘的基础打得非常好,所以他一听到本门功德以后,就激发他那种观心的力量而瞬间成就。

己三、瑞表圆益

我们看己三的“瑞表圆益”。佛陀为前面的这些果位的功德菩萨授记以后,空中现出六种瑞相,来赞叹圆教的修学的因果。

佛说是诸菩萨摩诃萨得大法利时,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以散无量百千万亿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并散七宝塔中,师子座上释迦牟尼佛及久灭度多宝如来,亦散一 切诸大菩萨及四部众。

第一个瑞相是空中雨下曼陀罗华,空中散花。这个曼陀罗华翻译成中文叫适意花,就是你看了以后会特别舒适安稳。那么它们散在哪里呢?散在百千万亿宝树下的这些十方分身的诸佛的身上,也散在七宝塔当中释迦牟尼佛跟久灭度的多宝如来——两个共坐法座——的身上。这个曼陀罗华是表法,是什么意思呢?表示我们在因地修学的理观的智慧,就赞叹这个理观的智慧。这理观的智慧,你内观真如以后,你感受到内心真如的加持,所以你感到舒适安稳,这是第一个,因为你摆脱了因缘所生法的业力跟妄想的干扰,暂时摆脱了。

看第二段。

又雨细末栴檀、沉水香等。

前面是雨花,这个地方是雨香,雨香瑞。那么雨下什么呢?细末栴檀,就是栴檀香的粉,或者沉香等等。这个香表示事修法门。前面是理观,这个花是理观,理观的花让一个人安稳舒适。这个香表示大乘的戒定的真香,这个香有离垢清净的意思,它能够排除这种污秽的垢气,所以戒定法门能够调伏烦恼、增加福报。这指的是福德的事修,这个雨香是事修。

这个理观、事修,属于自利法门。这以下看利他。

于虚空中,天鼓自鸣,妙声深远。

利他当中,菩萨最主要的就是说法。这个说法就是用“天鼓自鸣,妙声深远”来表法。在整个《法华经》当中,说法是很重要,说法布施很重要。你不仅仅是信解、观照,一定要透过说法,因为你讲给别人听,你自己更懂了。他就是靠着这个说法来增长自己的观慧。这个说法,是表示法音宣流,破除愚痴。因为这个鼓,它的声音有警觉的功能。凡夫众生一天到晚向外攀缘,他很痛苦,你叫他内观真如,他虽然业障不是马上消掉,至少他内心能够安稳下来。他一内观以后,他摆脱了因缘所生法。所以这个就像鼓,它能够震撼人心,警觉人心。

又雨千种天衣,垂诸璎珞、真珠璎珞、 摩尼珠璎珞、如意珠璎珞,遍于九方。

下化众生,当然第一个是法音宣流的说法,这以下用慈悲跟功德的摄受。这个天衣指的是什么?就是慈悲忍辱衣。你一方面口轮的说法,你还有这种所谓的意业的慈悲,还有身业的璎珞,这四种璎珞。这四种璎珞表法,表示戒、定、慧跟陀罗尼。

所以,菩萨度化众生,以口业的说法、意业的慈悲、忍辱,还有身业的戒、定、慧、陀罗尼的功德来摄受众生。而这些摄受“遍于九方”,就是上方除外,因为它是下化众生,在十方里面扣掉上方。

前面的理观、事修是自利,说法摄受众生是利他。自利利他都是属于因地,前面四个都是因地。

这以下五跟六讲到他的果地功德。

众宝香炉,烧无价香,

自然周至,供养大会。

前面的因地的修学,最后招感的是“众宝香炉,烧无价香,自然周至,供养大会”。透过众宝所成的香炉,从地上而往上烧的时候,能够周遍法界。表示这个菩萨透过前面的自行化他,福慧功德慢慢地广大圆满。这个香表示福、慧两种功德。

一一佛上,有诸菩萨,执持幡盖,次第而上,至于梵天。是诸菩萨,以妙音声,歌无量颂,赞叹诸佛。

这以下讲到幡盖跟赞叹。在诸佛上,突然间在空中有诸大菩萨现前,这诸大菩萨就执持幡盖。这个幡盖表示的是菩萨的菩提愿力,幡盖能够去庇荫众生。这个幡盖它不是一个,它是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辗转相接,一直上至大梵天。这个大梵天表示第一义谛,功德圆满。与此同时也出微妙音声,来歌颂赞叹诸佛成就的法身的功德。

这一段的表法,等于是把整个一佛乘的因地跟果地作了一个说明。

首先我们看一佛乘的因地。它这个因地是这样子,它的因地是从虚空降到大地。你看虚空当中降下的花、香、说法、音声乃至于种种的璎珞等等,那表示我们在因地的时候,修理观的时候是怎么样?万行会归一心。所以我们一开始,从凡夫到法身菩萨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观心法门。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都是开显你自性的功德。你修布施,你不能执着布施的法,因为你一执着布施的法,你就陷进布施的法执当中了。在成长过程当中,你执着哪一个果报,你就被它限住了,就是“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本来布施法是通于十法界的,它是开显你自性的功德,但是你一执着,你真如的功德就没有了。

它是这样子,诸位!你生命当中你只能二选一。你追求因缘所生法的功德,真如的功德就消失掉了;你放弃了外面的功德,真如就会报答你,就这样子。你说我两个都要,没有这回事情,除非你是佛陀。佛陀才能够既有法身,又能够有因缘的应化身,能够总包真如的功德跟因缘的功德,那只有佛陀,“佛为法王,于法自在。”我们凡夫只能够选择一个。你布施的时候,你选择我贪求这个布施的福报,真如的门就关起来了,就跟你没关系了,因为你要的是因缘所生法,你就是变成一种有漏的因缘果报。

诸位!我们要想一个问题:同样的布施,有些人布施变成生天或者人间的福报;有些人布施他是开显法身的功德,成就摩尼宝珠。你就想一想,这个差别在哪里?就是向外攀缘跟内观的差别。这《法华经》讲的就是真如,当你所有的修行都不想回报的时候,真如就要回报你了。就是说,我不追求外在的,我只是透过布施开显我自性的功德,那真如的门就为你打开了。就是说,因地的时候,真正一佛乘的修《法华经》的人是从空性掉到大地,他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开显法身而做的,叫万行回归一心。

从果地来说,大地、烧香、宝盖,也是从大地不断地增长到虚空,所以果地刚好是相反。你成就圆教初住的般若道,到方便道的时候,它开始怎么样?又回到因缘所生法了。就是我们在破无明、证法身之前,我们所有的因缘所生法都不能攀缘,你所做的一切都是要回归真如。等到你圆教初住以后,你就可以从真如再开始从空出假历练。而你历练当中那是不可思议,你在因缘当中历练,同时也增长你的法身,增道损生。所以,因地从虚空回归大地,果地从大地回到虚空,这么一个表法。这讲到前面的般若道,强调万行一心;后面的方便道,果位来说是一心万行。这表法是这么一个情况。

戊三、结申众 领解 分三:己一、颂时众得解;己二、颂如来分别;

己三、颂瑞表圆益

我们看下一段,戊三的“结申众领解”。弥勒菩萨就总结大众的领解。

己一、颂时众得解

尔时,弥勒菩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说偈言:

佛说希有法 昔所未曾闻

世尊有大力 寿命不可量

无数诸佛子 闻世尊分别

说得法利者 欢喜充遍身

弥勒菩萨代表大众来向佛陀白告,说明他内心的理解。他说,“佛说希有法”,佛陀您老人家把您自己的本地风光开显出来,原来您所谓的成佛不只是今生的八相成道,而是真正的背后的法身功德,还有您过去无量无边的示现。这个是其他的阿含、方等、般若经典里面,我们过去没有听闻的,就算有片段,也没有像<如来寿量品>讲得那么详细。这看得出来佛陀有广大的因地,所以招感圆满的无量的寿命。无数诸菩萨佛子,听到世尊广泛分别宣说这个法身常住的功德以后,得大法利——法利就是前面说的成就法身、成就相似位,“欢喜充遍身”。

为什么这些法身菩萨们听到法身常住能够得大法利呢?

蕅益大师解释,他讲一段开示说:“原本垂迹,处处开引。中间相值,数数成熟。今世五味,节节调伏。收罗结撮,归会法华。”五小段,我们解释一下。

第一个,“原本垂迹,处处开引。”圆教的修行是圆妙的,但是它要有一段时间的酝酿。就是佛陀从初证法身以后,最初的垂迹,就开始处处地示现八相成道来开引众生,跟他有缘的众生就种下了一个菩提种子。比方说,如果你无量的生命当中,你今生是第一次听《法华经》,就是你过去都没有听过,这是你第一次,那就是你种下了一个种子。你可能听得一知半解,也没关系,至少这个种子种下去了。

然后呢?然后“中间相值,数数成熟”。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不是一次,他中间,从最初的本门成就法身以后,数数来到娑婆世界,那么前面种下种子的就是慢慢地成熟。如果你第一次听《法华经》有点吃力,你来生再听的话就没那么吃力了,因为你已经有种子了。你今生是把种子勉强地强熏,强熏圆顿妙种,勉强地种下去,完全靠仰信,那也没关系。但是你来生再听第二次就不一样了,它就怎么样?从种子慢慢地慢慢地成熟。

到了今生,释迦牟尼佛这一期应化的时候,“今世五味,节节调伏。”佛陀在前面的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再慢慢地调伏,慢慢地成熟,调伏。

最后在这个法会,最后的<如来寿量品>正式地结果、脱落,“收罗结撮,归会法华”,就把前面的因地的修学,全部透过《法华经》的功德。

所以,前面的功德是有一定的积累的,不是今生了,是生生世世地从种子到成熟到脱落。是这么一个情况。这个叫做“得法利者”。

己二、颂如来分别

我们看下一段,己二的“颂如来分别”。

或住不退地 或得陀罗尼

或无碍乐说 万亿旋总持

或有大千界 微尘数菩萨

各各皆能转 不退之法轮

复有中千界 微尘数菩萨

各各皆能转 清净之法轮

复有小千界 微尘数菩萨

余各八生在 当得成佛道

复有四三二 如此四天下

微尘诸菩萨 随数生成佛

这个地方讲到证道,证道的功德。“或住不退地”,就是无生法忍,圆教初住。“或得陀罗尼”,就是圆十住。“或无碍乐说”,就是十行的假观。“万亿旋总持”,万亿旋陀罗尼,这个是十回向,讲到中道的实相观。或有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各各皆能转”不退法轮,这个是圆教的初地,圆证三不退。复有中千世界微尘数菩萨,“各各皆能转”清净法轮,这个是圆教的二地。复有小千世界微尘数菩萨,“余各八生在”,就是有八品的生相无明,当得成佛。

“复有四三二,如此四天下,微尘诸菩萨,随数生成佛”,可能是七品、六品、五品、四品、三品、二品。这个讲到证道的。

下面看看等觉。

或一四天下 微尘数菩萨

余有一生在 当成一切智

等觉菩萨就是剩下最后一品最微细最微细的生相无明。当然这个时候他也在等待因缘,等待他的因缘成熟。他在成熟众生,庄严净土,他也等待他未来所度化众生的根机成熟。这一生补处。

看下一段的果报。

如是等众生 闻佛寿长远

得无量无漏 清净之果报

如是等以上所说的众生,听闻佛寿长远、功德圆满的时候,得无量无漏的清净果报。这个无量无漏,就是拣别二乘的功德是有量的无漏。其实三乘的果报,权果都是无漏的,因为他没有生死烦恼的问题。但是他们的果报在哪里?有量,因为他有所得。你一旦执着水泡,你就失去了大海了。所以一个人没有会归心性,为什么不能成佛?因为你永远是有量的无漏,不能变成无量的无漏的果报。

看最后一段。

复有八世界 微尘数众生

闻佛说寿命 皆发无上心

这个讲到相似位。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听闻佛寿无量以后,产生了胜义菩提心,相似的胜义菩提心。

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无量无漏”这个内涵。诸位!我们想一个问题:佛陀的功德为什么能够无量?就是他成佛以后为什么能够尽未来际地受用常乐我净而永远不会停止?按说他的因地是有限的,因为就算你现在开始发心,到成佛,你的时间是算得出来的。为什么用有量的因地能够招感无量的果报呢?这是很重要的关键,这表示佛陀的功德不完全是修来的。如果所有的法门都是因缘所生法,那佛陀的果报一定有用完的一天。比方你说,好,你修三大阿僧只劫吧。你的因地三大阿僧只劫,那你果报受用应该也是三大阿僧只劫。那你三大阿僧只劫以后呢?果报受完,你应该回到凡夫位了,因为你的果报被你花光了。

但是,我们看<如来寿量品>不是这样讲。佛陀是说,我成佛以后是法身常住,是三世益物。什么叫三世?过去无量,现在存在,未来也是无量。那这个关键在哪里呢?就表示说佛陀的功德是你内心本具的,本具的东西就没有什么永不永远,就你本来就是具足的。

所以,这就讲到这个“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就是因为你本来就无量。其实我们因地的心就是无量,因为我们攀缘心,我们没有发觉。而佛陀内观以后,把我们无量的这一块开显出来了,这个就是所谓的性具。

《法华经》很重视因果相应。如果你因地不是无量,你不可能成就无量的果报。就好像说我们凡夫是一个金矿,可惜的是我们凡夫只看到沙的这一块。你读了《法华经》,你说,哦,原来沙中有黄金,我这个打妄想的心原来性具无量功德!欸,你开始内观了,你开始把这个金矿的沙给拨开,把黄金提炼出来了。等到你得到黄金以后,我问你黄金怎么来的?你说我提炼的。如果你本身不是金矿,我给你一堆石头,你有办法把这个金开显出来吗?也不可能嘛。所以修德占一半,性德占一半。

就是因为你是金矿,你才有可能变成黄金。如果你本来就是一块石头,就是我们本身没有具足无量的性功德,我所有的功德都是修来的,如果这个道理成立的话,那你成佛以后,你总有一天一定要掉下来,因为你所有的修行都是因缘法。以因缘法去开显你性具的功德,这两个合起来,那就变成“法身常住,三世益物”,既有真如,又有因缘。所以这个道理我们要想清楚。

所以,理观一定要配合事修的因缘,所以这个因缘法就变成了三世益物,这个理观就是开显你的性具的功德,变成法身常住。就是内观真如、外修三乘,所以他的果报能够真如跟因缘两个都具足。

己三、颂瑞表圆益

我们看己三的“颂瑞表圆益”。这个地方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的“总标”。

世尊说无量 不可思议法

多有所饶益 如虚空无边

佛陀在<如来寿量品>赞叹自己所成就的法身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一得永得。这个是不可思议法,法身常住。这样子对我们一个因地的修学的菩萨多有所饶益,对我们一念心性的观照信解有很大的加持力。因为这个功德是性具,我们这一念心虽然一天到晚打妄想,其实它性具无量功德,就像虚空无量无边一样不可限量。这第一段总标。

我们看第二段的“别明”。

雨天曼陀罗 摩诃曼陀罗

释梵如恒沙 无数佛土来

这一段讲到雨花,讲到理观。曼陀罗华,这叫理观。

雨栴檀沉水 缤纷而乱坠

如鸟飞空下 供散于诸佛

从空中降下这个栴檀沉水香,表示事修。前面是理观。戒定真香,表示这种事修能够破除障碍。

天鼓虚空中 自然出妙声

前面的理观跟事修是约自行,这以下约化他。法音宣流,破除众生的愚痴。

天衣千万种 旋转而来下

天衣表示慈悲善巧,璎珞表示戒、定、慧、陀罗尼四种功德,就从虚空降下来。

到此为止都是因地,所有的花、沉香、天鼓跟璎珞都是趋向于大地,目的都是开显自性的功德。就是因地的时候是万行回归一心。

这以下讲果地,从一心而缘生万行。

众宝妙香炉 烧无价之香

自然悉周遍 供养诸世尊

那么果地的时候,就是从沉香,大地里面的沉香,开始周遍到虚空去了,从真如又回到因缘所生法了,就是福慧的功德周遍法界了。

其大菩萨众 执七宝幡盖

高妙万亿种 次第至梵天

一一诸佛前 宝幢悬胜幡

亦以千万偈 歌咏诸如来

前面的烧香是福慧的功德,这以下宝盖表示菩提的愿力。他不但是福慧功德增上,菩提愿力也是增上,一直到大梵天。与此同时,在诸佛前,在空中有菩萨就执持宝盖跟胜幡(宝盖是立体的,幡是平面的),而且以千万种偈颂来赞叹诸佛的法身的功德。这个是果地的功德。

我们看总结。

如是种种事 昔所未曾有

闻佛寿无量 一切皆欢喜

佛名闻十方 广饶益众生

一切具善根 以助无上心

如是种种因位跟果位的这种庄严事相,“昔所未曾有”,在其他的经论所没有的。菩萨听闻佛寿无量,内心皆大欢喜,因为能够加强自己的信解观照,加强自己的理观而增道损生。“佛名闻十方,广饶益众生”,法身的功德,它就能够出现佛陀的名号;听闻名号,就能够使令一切具足大乘善根的菩萨来助发他的菩提心。

法身菩萨成立以后,有一个很重要的状态,就是你就有一个名号了,而你这个名号就有意义了。如果你是法身之前,你叫什么名号意义就不大,就是一个名号而已。但是你成就法身以后,你的身相、你的名号,那叫做名以召德,这个名号就有意义了。你对这个名号去称名、赞叹,你就能够去帮助你的无上心了。因为法身没有形相,没有形相我们就没办法接触,所以,佛陀的法身跟我们众生的心,他必须要构建一个桥梁。而这个桥梁是怎么样?我们的六根能够接触的。

因为我们凡夫靠六根在活动,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而色声香味触法里面,音声是最容易掌控的,就是至简易、至稳当。所以,当一个菩萨成就法身以后,他的名号就不是名号,叫做什么?对,叫名号功德力了。那这个称名就有力量了。所以,佛陀成就法身以后,他同时用名号来摄受众生,这个就是名以召德。

丙三、流通段 分三:丁一、明初品因功德以劝流通;丁二、明初品果功德以劝流通;丁三、引信毁福罪证以劝流通

我们看丙三的“流通段”。

到前面这里都是本门的正宗分,就开显法身菩萨、相似位菩萨的功德;这以下讲到因位的修学,流通段。流通段就是法会结束以后,有些人没有参加法会,但是那些参加法会的菩萨下去以后辗转相传。弟子们辗转听闻以后,他就有两种的修学方法,有四信跟五品两种修学方法,成就因位的功德。

丁一、明初品因功德以劝流通 分二:戊一、现在四信;戊二、灭后五品

这以下讲“明初品因功德以劝流通”,这个初品指的是五品里面的随喜品,从随喜当中的因位修学所成就的功德,因功德。因功德当中有两个差别:第一个,佛世。如果你还是生长在佛世,虽然你没有亲临法华会上,但是你是利根人,你可以修四信。那如果你是佛灭后,就是比较钝根了,那只能修五品。我们解释一下。

初心修学法身有两条路,一个是从信解下手。从信解下手的特点就是这个人理观强,他不需要太多事修,那是指佛世利根。灭后的钝根呢?那必须要有事修,就是五品。他必须怎么样?从随喜,到读诵,到说法,到兼行六度,到正修六度。就有这么一个差别,这理观的强弱。

戊一、现在四信 分四:己一、一念信解;己二、解其言趣;己三、闻持供养;己四、深信观成

己一、一念信解 分二:庚一、长行;庚二、重颂

四信当中我们看第一个,一念信解。

庚一、长行 分三:辛一、出相貌;辛二、示功德;辛三、明位行不退

这地方有长行。长行当中,先说出这个一念信解的相貌。

辛一、出相貌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无有限量。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其有众生”,这个众生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法华会上,但是他退后经过菩萨辗转听闻,他听到“法身常住、三世益物”以后,能够生起一念的坚定的信解,他所成就的功德不可限量。

这里的“一念信解”,蕅益大师的判教是圆教的初信。这到底信解什么,我们说一下。蕅益大师说,他信解一念心性“既是释尊之所久证,亦是众生之所久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解。

我们如果学三乘的权法,就是学因缘所生法,特别是,因缘所生法最有代表的是什么?唯识学。只要是以因缘所生法立教的法门,对我们的内心世界都是批评的多,赞叹的少。比方说你不要相信你的内心,你的内心只会打妄想、造业,所以你应该皈依三宝,只有三宝可以救拔你。所以在因缘所生法当中的一般的权教的法门,都是说你这个心是万恶之源,所以我们不可能对自己的内心有信心。

只有进入了法华思想,讲到不二法门。诸位!不二法门只有圆教才有,就是真妄不二,烦恼即菩提。就是我们内心性具十法界,我们有杂染的一面,所以你会打妄想,因为我们有众生法界,但是这个打妄想的心中也具足了佛菩萨的性功德。所以你读《法华经》以后,知道真妄不二的时候,你相信世尊所久证的法身,就是我们久迷的一念心性,只是我们没有去内观,不断地攀缘,就失去了一念心性而已。

所以你能够在一念信解就开始内观了:原来我这一念心,一念心性,它往后观进去最后就变成佛陀的法身。你能够产生这样的信解,那你就算没有修其他法门,你的功德就无可限量。

辛二、示功德

这以下看辛二的“示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毘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除般若波罗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 喻所不能知。

前面讲到一念信解的相貌,这以下讲到一念信解的功德。说有善男子、善女人,他发了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以后,他理观薄弱,所以他虽然受了菩萨戒,但只能修事相的六度。他花了八十万亿那由他劫(那由他就是千亿)的时间来行五波罗蜜。比方说檀波罗蜜,就是布施;尸罗波罗蜜,持戒;羼提波罗蜜,忍辱;毘梨耶,精进;禅定波罗蜜,乃至于除了般若波罗蜜。这个人很不错,他有大乘的善根,发菩提心以后受了菩萨戒,广修五度。但是他没学《法华经》,所以他缺乏内观的智慧,他也不相信他这一念心本来具足无量的性功德。他只相信佛陀,相信法宝,他不相信自己的心力不可思议。那么他修了八十万亿那由他劫的时间,这么多的事修的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的数目,而赶不上一念信解的功德。

这段我们说明一下。这个地方有两种解释。蕅益大师的解释是约果证的差别来安立。他说这个人虽然修了五度,但是他完全靠愿力在支持,他没有般若波罗蜜,就是靠他的誓愿力,“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所以,他这个缺乏般若波罗蜜,变成一个有漏的果报,“六度无般若,空成有漏因”。所以,你修再多的有漏果报,加起来还是有漏。而他一念的信解,它是一种清净无漏的善根,它是跟你的自性功德相应的。再多的有漏果报,都不可能跟一念的清净的善根相比,因为它是成佛的正因,而你这个还是有漏的果报。所以蕅益大师从这个果报的差别来安立。这第一个,一个有漏,一个无漏,这不能比。

第二个,古德的解释是善根不退。就是说,修行不是说你修了多大的福报就怎么样。一个人成佛能够快,你不能够退转,因为退转是最大的伤害。你不能修、修、修,修得不错又掉下来,回到原地了。一念信解,他因为从内观,他的善根是不退转的。只要不退转,对望未来的功德来说他就超过你了,因为他不断增上。从善根不退,他超越这个前面的五度。

辛三、明位行不退

我们看这个善根不退。看辛三这一段,明位行不退。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退者,无有是处。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成就一念的信解法身常住,而产生内观的智慧,这个对于无上菩提如果有退转的话,是无有是处的。这地方就强调他的功德来自于善根不退。就这个人在修行当中未来只有进步,没有退步这件事情了。

我们的善根为什么容易退?你看这个人,他今生修得不错,他来生的时候却面目全非!因为他的善根建立在因缘所生法。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方说布施。假设你布施的因地是建立在不忍众生苦,你看到众生很痛苦,所以你做义工去布施,这个因地有问题,因为你这个因地是建立在心外的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是会变化的,你这个因地就是不断地变化,当你有一天看到众生不是你想象的样子,你的这个布施心就受到伤害了。

比方说你护持三宝。你为什么护持三宝,这个因地很重要。你要说,欸,三宝功德庄严。好了,你缘三宝的功德相发起你护持三宝的心,但是你因地是建立在心外的三宝,这是因缘所生法。等到你有一天发觉三宝的庄严相不是你想象的这样子,你就退转了,就是你因地不真。

所以,你的因地心不能建立在外境。就是说,当你建立在外境的时候,已经可以说明你这个善根是一定会退转的,因为你没有依大地而住。

在印光大师《文钞》讲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讲到善根不退。有人问印光大师说,您老人家劝我们念佛,说求往生。但是我看到某某人念了一辈子没往生,某某人念了一辈子也没往生。印光大师说,这些人,不管他有没有往生,都不影响我往生的心态。

诸位!你的往生是建立在理观的时候,那别人往不往生跟你没关系,因为佛陀是我心内之佛,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不离我现前一念心性。如果你今天的往生是建立在众生法界,是因为别人往生你才想往生,你这个因地就不真了。

为什么这一念信解如此重要?因为他第一个善根是种在实际理地,永远不退转。就这个人的善根,不管怎么弄,他只会暂时地不起现行,但是他不会退失掉。你以后只要有微小的因缘,就能够触动这一念信解的善根。

诸位!在《楞严经》讲一段话很重要。佛陀跟阿难尊者说,你一个修行者,你要知道你哪些东西是借来的,暂时借来的。就是只要你用攀缘心所修的一切善法,对你来说都是过客,你总有一天要面对考验的。台风来的时候,暴风雨来的时候,你只要是心外求法所成就的暂时的功德假相,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因为你是借来的。就好像这个风是跟树借来的,光明是跟太阳借来的,当太阳下去的时候光明就消失了。

那阿难尊者问佛陀说:那什么不是借来的呢?你透过信解真如,理观所产生的所有的修行,就是你真实的东西了,它建立在不生灭心。就是这个东西,你到三恶道去,到哪里去,你看到什么事情发生,对它都没有影响的,因为它的因地是真实的心。就是我们说的,它是来自于内心的信解观照产生的善根,那是你真正的东西。其他的都是借来的,就是生灭的因缘法。你之所以没有丧失,是时间还没有到而已,时间还没有到。因为它是借来的东西,迟早要还的。

所以诸位!真正的成佛之道,考验来的时候,这个暴风雨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的房子是没有地基的。那你现在为什么感觉不到呢?因为台风还没来,你还没有遇到重大的逆境。所以,为什么今天一念信解能够产生强过这个八十万亿那由他劫的五度的修学?因为他缺乏般若的内观智慧,这些五度的果报都是借来的,生灭法,不能跟你真正来自一念心性的信解观照产生的这种大乘善根相比,因为它是你真实的东西,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不能去干扰它的。这个就是所谓的一念信解,来自于真如的一念信解。

好,我们今天先上到这。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